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理论与方法

来源 :工程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油资源量潜力巨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接替能源,寻求页岩油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利用的途径,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页岩油原位转化/改质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裂解生烃转化的温度时间条件与结构演化特征,根据物质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理论与方法,论证了该方法温度水平、热量供给和固相体积变化等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关键技术可能突破的工艺路径.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前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改质方法主要面临热效率低、污染风险高和储层沉降失稳等瓶颈难题;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开采理论,采用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有机质原位转化提供热量,通过热量平衡与固相物质平衡分析、高压氧化钙水解试验,证明了该理论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建立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方法,提出了氧化钙粉末表面包覆改性、氧化钙微球、氧化钙羟基注入液、高压空气氧化钙粉末注入等核心技术工艺路径.
其他文献
永临结构一体化就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将临时降止水结构和临时支护结构同永久结构结合起来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施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临时结构的作用,或者最大程度地减少临时结构的浪费.作者首次提出了地下工程永临结构一体化的建造理念,并结合作者近年来所做的科研工作,系统梳理了国内在永临结构一体化方面所做的科学尝试和技术实践,提出在双碳背景下应该大力倡导地下工程永临结构一体化,以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快施工速度.
能谱仪作为扫描电镜进行成分分析的重要附件,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在能谱探测器上取得的技术进展令人鼓舞.这些进展包括硅漂移探测器的普及,大面积探测器、平插设置以及对窗口材料的改进等.本文介绍了能谱探测器的基本结构,总结了硅漂移探测器的技术进展和性能优势,以及低加速电压能谱探测技术的进展和算法在能谱技术中的应用.
针对2016年湖北梅雨期3次(“6·19”、“7·5”和“7·19”)暴雨过程,首先对比了汉口站探空数据与汉口、咸宁两个风廓线雷达站水平风速、风向,发现“6·19”和“7·5”过程汉口风廓线雷达站3 km以下水平风速和探空数据较为接近,而3次过程中咸宁风廓线雷达站8 km以下水平风向、风速和汉口站探空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并结合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对3次过程中水平风场、平均垂直速度及其变率、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开始前西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