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改革 为“大城市大养老”开创新路径

来源 :大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200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改革,擦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品牌,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主体、多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为系统破解大城市养老难、实现“养老不离家”开创了新路径。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00多个,包括11个区级、174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4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1036个长者饭堂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社会力量举办和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占比超过85%,超过20.1万名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开展“3+X”试点,
  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
  根据老年人排在前三位的需求,统筹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及全市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3+X”试点。优化提升助餐配餐服务,长者饭堂覆盖全市街镇、村居,成为老年人健康养老、休闲社交的共同家园,满意率超过90%。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将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与基本生活照料密切相关的医療护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覆盖803.12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累计共有22019人享受长护险待遇;聚焦失能、高龄等刚需老年人群的照护需求,广州市率先在全国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填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未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的空白,实现全市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创新“家政+养老”融合发展,全市各街镇均开展了家政养老服务,93.1%由社会力量提供,今年累计服务33.91万人次。
  增加优质供给,
  促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广州着力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2019年建成30间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2020年实施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工作,将街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打造为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增加中心城区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为深化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广州在老龄化程度高、床位紧缺的3个中心城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由养老服务机构为有专业照顾服务需求但不需要或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居家老年人设立床位,进行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提供生活照料、个人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和定期巡访等六大类服务,并进行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目前已建成256张家庭养老床位。
  79岁的姜奶奶六七年前发现患有认知障碍,近些年因为腰椎骨折出行靠轮椅,此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经评估后属于重度失能。“老人还是觉得在家舒服,不想离开家,‘家庭养老床位’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家住海珠区的姜奶奶享受“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已经一年了,她的儿子陈叔说,“能有这样的上门服务,真的很方便!”据了解,姜奶奶购买的“24小时居家护理服务套餐”,由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旗下安耆创坤养老院派驻护理员蒋玉花提供服务,与姜奶奶同吃住,每天,蒋玉花负责老人的清洁、喂饭,按点给老人服药、测血压,为老人换尿布等;晚上,蒋玉花与老人同住,负责床上清洁工作。此外,家里还安装了连接养老服务机构的紧急呼叫器、床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卫生间进行了防滑、防摔倒居家适老化改造。考虑到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病,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每月两次还会派驻护士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情况。姜奶奶享受的服务套餐费用为7980元/月,同时享受居家长护险补贴3105元/月、家庭养老床位护理补贴250元/月,大大减轻了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
  全面放开市场,
  支持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养老服务
  在政府资助和政策推动下,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全市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93%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涌现出一批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品牌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此外,推进“互联网+养老”。开发集“服务+管理+监督+决策”于一体的广州市为老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线运营广州市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启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监测中心,为助餐配餐、上门服务、平安通服务、护理站管理等服务项目及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提供信息化支撑。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7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签约仪式在广东省民政厅举行。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庄侃,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长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翀出席签约仪式。  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是省社会组织总会与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的全省首个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培训项目。该项目的计划实施得到省民政
期刊
摘要 选取中国东部1961—2012年夏季5—9月无缺测429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广义帕雷托分布(GPD)拟合,研究中国东部52 a以及El Nio发展年和衰减年极端降水的统计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降水阈值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且基本为线性增加趋势。2)华南地区尺度参数最大,出现极端降水的概率大。黄河以南地区尺度参数变化趋势正值较多,出现极端降水的概率增加。3)El Nio
期刊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在全球范围堪称典范,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一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因为疫情受到了影响: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会组织遇到了因企业停工停产、行业萎缩疲软而致会员减少、会费难筹、活动难开展困境;慈善组织遇到了慈善筹款难、
期刊
12月8日上午,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广东省书豪李群体育事业公益基金会向萍乡市捐建20个篮球场(投资200万元)签约仪式顺利召开。签约仪式在萍乡甘祖昌干部学院培训楼举行。萍乡市委常委、副市长廖鸿,广東省社会组织总会会长、党委书记王长胜,广东省书豪李群体育事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群,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副书记、总会专职执行会长汤涓,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萍
期刊
12月7日至10日,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在江西萍乡甘祖昌干部学院举办了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的征程——革命老区江西行”红色教育培训班。37名总会党委党员参加培训。  12月8日上午,在甘祖昌干部学院召开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会长、党委书记王长胜同志,萍乡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廖鸿同志,萍乡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海波同志、甘祖昌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林俊江出席了本次开班
期刊
12月2日,由广东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办,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频率承办,惠州市龙门县民政局、龙门县龙华镇人民政府、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中心协办的广东福彩社工热线“大爱有声,决胜脱贫攻坚”活动在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顺利开展。  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营销部副部长赵子力,惠州市龙门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县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谭水添,龙华镇人民政府副
期刊
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创作历程差不多与共和国同龄的菡芳老师10卷本皇皇巨著《菡芳文集》,将陆续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作为责任校对之一,我得以荣幸成为第一个读者,近水楼台的先拜读了其中《散文选》和《散论选》两本。  《散文选》和《散论选》两书所收入的篇章,都是他以往在中央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许多还获过奖的作品。顾名思义,前者所收篇章文学性和可读性要强一些,而后者所录则更具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不过在我
期刊
11月13日,为了进一步提升“银龄安康行动”的普及度,提高群众宣传覆盖面,扩大基层公益品牌形象,佛山市南海区卫生健康局、中国人寿佛山分公司团险南海营业区、佛山传媒集团联合举办“佛山南海古村银龄安康行”活动。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健康局、西樵镇卫生健康办、中国人寿团险南海营业区、佛山传媒集团等有关单位人员一同参加活动。  活动上,主办单位工作人员为参加活动的老人家派发“银龄安康行动”宣传马甲及老人险宣
期刊
今年以来,中山市民政局紧扣构建“大养老”体系,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四个强化、四个着力”,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养老服务根基。中山市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市+镇+村(居)”的三级模式,打造养老服务设施“网格化”布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发挥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等统筹功能。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期刊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广泛应用,同时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  为努力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中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联合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活动,切实保障数字时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倡导老年人“智能e时代,银龄新生活”的新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