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繁殖方式及移栽定植方法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五加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属药膳兼用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灌木林下及林缘。刺五加生存能力强,既喜温暖,也能耐寒;即喜阳光,也能耐轻微荫蔽。刺五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且供不应求趋势日呈明显。兴隆林区原本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刺五加资源,但由于近些年的掠夺采收,野生刺五加资源濒临枯竭。为此,大力推广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刺五加产品数量和质量,是林区人民走上致富路的重要途径。
  
  一、繁殖方式
  
  刺五加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种子繁殖
  
  (1)刺五加种子具有生理后熟的特性
  
  刺五加种子于每年的8月下旬开始成熟。刚采收下来的种子的种胚并没有发育成熟,没有形成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完整的胚,尚处于胚原基的状态。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大约经90~100天左右,才能完成胚的形态后熟,形成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完整的胚。此时种子可以裂口,裂口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播种,也不能出苗,还要经过一个低温条件进行胚的生理后熟。只有打破胚的生理后熟的种子,播种后在适宜条件下才能发芽出苗。
  
  (2)种子的处理
  
  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刺五加果实变为黑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用清水浸泡1~2天,待果肉吸足水后,将其搓掉,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即可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是:种子量不大时,可用木箱或大口径花盆处理;种子量大时,可挖处理窖处理。
  
  箱处。先在箱底或花盆底铺5厘米的湿细河沙,将拌好的种子放入中间,四周用湿细河沙培严,再覆盖5~10厘米湿细河沙,放在较温暖的背阴处即可。
  
  窖处。挖处理窖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挖深40厘米、宽90~100厘米的沟,沟长视处理种子多少而定,沟底用铁锹铲平即可。将准备处理的种子和湿润的河沙以1:3的比例混拌均匀,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然后在处理窖底部铺上5厘米左右厚的湿润细河沙,再将拌好的种子放入处理窖中,四周用湿细河沙培严、摊平,上面再覆盖5~10厘米的湿细河沙,用湿草帘或湿草覆盖保湿。
  
  (3)种子处理期的管理
  
  种子处理期间要注意观察温、湿度变化,适时调节。
  
  前期温度应保持在15~20℃之間,温度过高时可遮荫降温,温度过低时可日晒增温。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翻动时可调节湿度。
  
  后期可将温度降至10℃左右,大约经90天左右种子即可裂口,完成形态后熟。此时,可将温度降至0~5℃,进行低温处理,40天左右可完成生理后熟。
  
  (4)播种育苗
  
  选地整地。育苗地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厘米,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均可,床宽100~120厘米,床高15~20厘米,长视其地块情况而定,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要细碎,床面要平整。
  
  播种。一般于4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可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厘米左右;也可按行株距8厘米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播后覆土2~3厘米,稍压,床面用落叶或无籽草覆盖保湿,注意,出苗后要及时撤掉这些覆盖物。另外,也可采用与刺五加天然繁殖相似的方法播种。即把收取的种子立即播种或第二年6~7月播种,等到第三年5月出苗。
  
  床面除草。主要靠人工用手拔草,立足除早、除小,除了,整个苗期床面要保持无杂草。作业道及床帮上草铲除后要清理出去,保持床间清洁。除草时可用小锄头将行间土壤疏松,注意不要伤及小苗根部。
  
  床面保湿。刺五加苗期需要充足水分,要保持床土湿润。5~7天应浇一次水,直至苗的根系具有吸水能力时,可减少浇水次数。立秋之后基本不用浇水。
  
  追肥。为培养壮苗,生长前期可适当追施一些含氮量高的肥料;生长后期可适当追施一些含磷钾多的肥料。刺五加苗在苗床上培育2年即可移栽定植。
  
  2、无性繁殖
  
  (1)分株繁殖
  
  在早春,将刺五加从根茎萌发出的幼株连一部分根茎切下,挖穴栽植。用这种办法繁殖,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活率高,生长快。当年或第二年即可移栽定植。
  
  (2)扦插繁殖
  
  刺五加扦插繁殖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应在刺五加休眠期进行,于秋末冬初割取枝条,贮于窖中,第二年早春扦插,生长一年,翌年春即可移栽定植,嫩枝扦插应在6月中旬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当即扦插。第二年即可移栽定植。由于刺五加扦插生根困难,管理较复杂,不易掌握,因此,在刺五加繁殖中较少应用。
  
  二、移栽定植
  
  移栽时间应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因野生刺五加多自然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故人工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也可选择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如在园田栽植,可在选好地块后,清除地表杂物,深翻30~50厘米,耙平整细;如在山坡荒地栽植,应做好梯田,以保水保肥。栽植株行距以2米×2米为宜,穴深40~5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5~10公斤。
  
其他文献
观念层面的文化是一种“无网之网”,为科学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并且规定着不同的科学结构的不同参照系的选择。
针对模态逻辑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态逻辑和哲学的关系、模态逻辑的合法性论争、可能世界问题以及模态语境问题等,本文述评了国内学者陈波、张家龙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随
在中国近百年的社会转型中,大学已由引领者的角色渐次落后为追逐者,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的行政化倾向、政府权力的异化、大学之间的非理性竞争和内部的寻租型文化等。中国大学要实
格罗巴切(S.Groblacher)、泽林格尔(A.Zeilinger)及其同事新近完成的一个实验[自然周刊,446,871—875(2007)]检验了莱格特(A.Leggett)于2003年提出的一个只基于实在论而同定域性关系松弛的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管理大学联合主办的2007年社会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1月13日-14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美
移栽苗木的管护是一个长期过程。苗木移栽后,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方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成活。通常说第一年是最关键的时期,但对于生根较难、珍贵稀有以及树龄较大的苗木在第二
本文阐述了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渗透科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结合道德教育的理论成果和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实现科技道德教育。
2003年9月,《人民日报》开辟专栏,讨论“重大装备国产化”问题,连载了二十多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制造工厂、设计院所都有文章发表。其中责怪制造工厂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