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小儿腹部淋巴管瘤少见,分析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CT对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5年来(2007年2月—2012年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小儿腹部淋巴管瘤少见,分析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CT对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5年来(2007年2月—2012年2月)经病理证实为腹部淋巴管瘤的患儿共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14岁,平均6岁),所有患儿均行腹部CT扫描(平扫4例,增强28例),其中4例患者同时行腹部增强M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上32例腹部淋巴管瘤分别起源于肠系膜(n=17)、大网膜(n=9)、腹膜后(n=4)及腹腔内不明来源(n=2)。CT图像上瘤体位于右侧腹部者16例、位于左侧腹部者7例、居中者4例,其余5例患者肿瘤占据全腹部,病理上均起源于大网膜。CT诊断为淋巴管瘤18例、肠系膜或大网膜囊肿4例、肠系膜恶性肿瘤1例、卵巢肿瘤2例、畸胎瘤2例、胰腺囊腺瘤1例、肠重复畸形1例、未确诊2例、漏诊1例。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为较大囊性占位,其中绝大多数肿瘤短径≥5 cm(30/32),呈多囊分叶状并有多发间隔(32/32),多数囊壁及间隔较薄(27/32),具有沿肠间隙"填充式"或"包绕式"生长的特点(30/32),囊内呈澄清低密度(31/32),极少见实性成分(1/32)、极少见出血(2/32)、极少见囊壁及间隔钙化(1/32)。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均有明显强化(28/28)。部分肿瘤内部可见肠管穿行(11/32),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内部可见血管穿行(24/28)。结论:CT对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检出率及确诊率均较高,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是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最佳检查选择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骨折发生便秘的老年患者118例,按住院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予隔姜灸神阙穴治疗,对照组遵医嘱按常规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农业合作社是从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过渡形式,在小农占优势的经济落后国家,农民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形
目的:探讨宫颈癌在放疗中形态和体积变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60例宫颈癌患者给予与3次放疗和4次MRI检查。MRI检查时间点为:①第1次放疗前MRI检查。②第1次放
煤矿基本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一样,都存在着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工序环节复杂等特点,在基本建设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质量问题毫无疑问是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这不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或减轻无创机械通气压迫性损伤的干预措施。方法将80例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呼吸机面罩辅助呼吸;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推进,老龄产业潜力巨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老龄消费需求也开始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转变,产品的质量、附加值、个性等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社区28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
提出了一种配平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新方法——零价法。即将燃料电池的燃料物质看成零价,根据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计算出单位燃料参与负极反应时所失去的净电子数,确
<正> 2001年的9月11日,灾难接踵而至降临美国,先是两架客机撞向世界最高楼——世贸大厦;继而一架客机撞向美国军事指挥机关——五角大楼;再后来一架客机坠毁。美国立马陷入一
根据飞机刹车系统设计要求和系统的特点,提出飞机自动刹车系统总体框架。以自动刹车中止起飞(RTO)为例,对控制逻辑进行设计,利用Stateflow工具建立控制逻辑模型并进行仿真,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