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0例因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中,选取经过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初步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的准确性,随后再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与B超诊断比较,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理诊断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后期的治疗中,宫腔镜的治愈率达到95.3%,并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诊断配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更高效、更准确、治愈率更高,复发性更小,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55-02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炎症或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局灶性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容易引发子宫不规则出血,甚至不孕,多发生于育龄期和围绝经期,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在25%左右[1]。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出血。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传统的方式有B超、诊断性刮宫和病理确诊,但由于它的症状不具备恒定性和典型性,诊断难以明确,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随着宫腔镜诊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技术在临床被广泛的应用,检出率和准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目前诊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的新途径。我院为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对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50例因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先后施行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经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合计15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3±7.4)岁;怀孕次数0-6次,平均次数(2.5±1.5)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2.2±0.5)次。
  1.2 检查仪器
  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型号为VolusonS8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续灌流式硬性宫腔检查镜,检查镜体外鞘4.5-5.5cm;硬性宫腔诊断治疗镜;SLE-600型冷光源;膨宫介质5%葡萄糖;宫腔压力设置为90-120mmHg。
  1.3检查方法
  (1)B超检查: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检查前先进行B超检查。检查前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提前憋尿或排尿,衣着宽松、易脱。(2)宫腔镜检查:检查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d,或是在出血少时进行[2]。手术前至少6h保持禁饮禁食,手术中采用静脉麻醉。使用5%葡萄糖作为膨宫液,膨宫压力设定为90-120mmHg,流速为200-300mL /min。取患者膀胱截石位,进行冲洗、铺巾、消毒、导尿后置镜,随机对宫颈管与宫腔做全面检查。通过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随后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1.4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分为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根据息肉的数目不同、部位不同、大小不同,选择对应的手术方案。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第二个月月经期第5天时,服用由法国 Laboratoires Besins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黄体酮软胶囊(注册证号:H20090062)10mg/次,1次/d,22天作为一个疗程,连服3疗程。手术中切除的息肉和内膜组织应交由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确切诊断,分别与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作比较。手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情况,确定有无复发,必要时行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随访6-12个月的复发情况[3]。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详见表1.
  2.2 宫腔镜治疗情况,术后对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28患者进行随访,122例患者治愈,详见表2.
  3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经期较长伴随淋漓不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因为其他疾病在切除子宫后做大体检查时才被发现。该病可在青春期过后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发病,多发于40-55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相关文献报道[4]提示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近年来宫腔镜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先进的诊疗手段,视野宽阔,可观察到整个宫腔的结构,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部位、数目及大小做出精确地诊断,对于局部的病灶可以在直视下取材,定位准确、出血少,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诊刮所造成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确诊率和治愈率,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5]。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传统的方式以诊断性刮宫为主,诊断性刮宫对于局部病灶漏诊率较高,具有盲目性,还可造成正常子宫内膜的损害[6]。当前,宫腔镜定位后临床常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作为治疗子宫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其优点包括无需开腹、定位准确、手术范围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生育功能的保留、术后住院时间短,能一次性彻底去除子宫内膜息肉,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可能性。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传统的方式是B超,其优点为操作简单、无创伤,本次研究结果发现,B超诊断的敏感性不理想,漏诊率较高;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十分理想,并且在术后6-12个月的随访数据中可发现,治愈率高达95.3%,可以看出宫腔镜诊断配合手术治疗具有高效、准确、经济、安全、治愈率高等优点,由此选择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晓波,张江霖.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5):471-473,477.
  [2]闫彩平,左艳,邝国超等.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0):75-77.
  [3]李红梅,张洁,王秀艳等.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339-341.
  [4]孟丽,赵肖丽,李芳等.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术后复发的预防[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78-80.
  [5]商敏,蔺莉.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0):903-905.
  [6]胡碧洪,黄浩.妈富隆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的应用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2):49-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患者,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治疗一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n=26)和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n=20)。治疗组患者给予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且可单独
期刊
【摘要】在临床医学的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些关键医疗器械的运用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科技的不断更新,在医疗器械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先进医疗工具,而这些先进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不同的不利反应,和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应当进行科学严格的考察和调研,将因医疗器械使用对治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基于临床经验和调研结果分析采用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配合临床上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的优缺点,对临床上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临床抉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54-01  顺应科学技术的反战及医疗设施环境的改善,我国孕龄妇女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人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培训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正确方务。方法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各科室选择一名静脉督导员,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对各科室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结果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 液操作流程,重点科室的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操作熟练。结论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科室指定静脉输液督导员,严把质量关,制定静脉输液流程掌握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是保证患者液体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以及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對照组(8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布拉酵母菌散和赖氨葡锌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48 例患者,其中显效32例,有效 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简单介绍其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年龄小于40岁)和对照组(年龄大于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在全部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治疗组有12例(占9.23%),对照组有118例(占91.7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规范治疗在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剖腹探查穿孔修补术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00%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7.1%)(P<0.05);实验组100%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8.4±10.7m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