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作为教育的首位,历年来一直为社会所重视。学校音乐教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结合音乐教材,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使学生在音乐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把握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下创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2.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3.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4.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解,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愛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热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其他文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不仅合理适用,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还可以灵活多变,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留有广阔的空间。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激发情感的插图  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学中,为增加直观感觉,可以让学生观察画面,把握图意,透过画面领略风光美景,感受人物心境,例如《一個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同时,请学生观察两幅图,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当身边
期刊
识字是小学儿童从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最初环节,是认识事物的中介,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阅读,才能用这些汉字表情达意。因此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学生要牢固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1.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兴趣,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中体
期刊
【摘要】心理教育是实行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在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本人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即构建和谐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教育,和谐课堂    1.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体现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有
期刊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它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人文教育中,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
期刊
【摘要】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程度上保留着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地域特点,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各个民族性格、情感、道德以及审美观点、艺术趣味和生活习惯的集中体现,反映到卵石画美术教学中就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卵石画美术教学,影响    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继承、提高、弘扬、发展中华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美术教育已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之一,无论大中型城市还是在边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本文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背景、原则等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含义,背景,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一定分工、相互合作的学习。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相比,有很多优越性。要指导好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关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就能够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体育教学,尝试,探索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of multimedia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ports attempt   TaoJun   【Abstract
期刊
【摘要】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按着正确有效的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担,要遵循有序、有效、有益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期刊
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  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
期刊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物理课程要求和具体实验教学实践中的矛盾,职业中学物理课实验教学势在必行,本文提出改革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以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突破口,立足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逐渐加大改革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操作能力,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所列的实验,明确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