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锶碱硬锰矿固溶体的制备

来源 :硅酸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碳酸锶(SrCO3)、碳酸钡(BaCO3)、氧化铝(Al2O3)和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通过配方设计,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掺锶(Sr)碱硬锰矿固溶体。借助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波谱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碱硬锰矿固溶体的合成温度、物相组成以及晶粒的化学计量。研究表明:合成单相碱硬锰矿固溶体和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的配方分别为Ba1+xAl2+2xTi6-2xO16,SrxBa1Al2+2xTi6-2xO16。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的最低合成温度为1250℃左右;最佳合成温度为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63-02  政治是一门抽象的知识,其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知识难以突破,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难点一般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难点和动态教学重难点。静态
京沪高速铁路后张法预应力简支双线箱梁钢筋骨架采用整体绑扎和整体吊装工艺,梁场独立设计的箱梁钢筋骨架整体绑扎胎具和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吊具,有利于保证箱梁钢筋骨架的绑扎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当前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上,首要任务就是达到有效教学,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繁杂的知识清楚、明白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听得懂、学得明白。如果做不到,就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内容完不成,学生无法消化课堂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结合教学实践并借鉴众多名师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进行高三地理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摘要 历史是现今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本文中,将就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在初中教学中,对于历史这门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们也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其中,
云南是世界基因宝库,其生态环境对于中国和世界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云南出现碳赤字现象,生态环境出现恶化。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其工业发展进程先于云南,将广东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