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棉花和玉米脂氧合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氧合酶(LOX)是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关键酶,脂氧合酶途径的产物包括茉莉酸、绿叶挥发物等,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脂氧合酶在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植物通信中的作用,以棉花、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处理(包括棉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棉花及其相应挥发物诱导邻近玉米、玉米螟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玉米及其相应挥发物诱导邻近棉花)的诱导防御机制,测定不同方法处理24、48、72 h后棉花、玉米的脂氧合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不仅会诱导棉花、玉米植株的LOX活性升高,还能诱导邻近健康植株的LOX活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究盐胁迫对毛竹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0、12.5、25.0、50.0、100.0、200.0 mmol/L)胁迫条件下毛竹3个月生实生苗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高,毛竹实生苗的叶片卷曲程度增加,叶片黄化现象严重;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0 mmol/L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对养殖水环境和人类安全都存在巨大威胁。免疫增强剂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类型,其主要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选取云南农业大学某试验地为研究区域,一方面利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的多光谱遥感影像,通过对比多光谱单波段反射率以及多光谱影像发现,绿光和红光波段对3类土壤较为敏感,且反射率具有明显差异,对多光谱数据进行8种合成指数计算后发现,红绿比值指数(RG)对3种土壤的区分效果最优;另一方面利用美国ASD公司的FS4 NG地物光谱仪对获取的土壤样本进行多光谱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土壤样本进行区分,
摘要:为探索外源赤霉素(GA)调控稻草饲用品质的分子机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的水稻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研究生育后期外源赤霉素处理后水稻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变化。GA处理后杂交籼稻两优培九与其对照有28个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表达上调的有9个,下调的有19个;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主要属于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的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转换、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淀粉和蔗糖代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和毁灭性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抗性品种培育一直是育种学家追求的目标。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耗时费力等特点,目前分子植
摘要:以水稻品种宜香1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2O)用量0、150、225、300 kg/hm2(K0、K1、K2、K3)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水稻钾肥效应方程,计算水稻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量。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0.1%~16.5%,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对产量构成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
摘要:通过探索玫烟色棒束孢NBL-Z8的最佳培养条件并测定该菌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的侵染力,以期为筛选出对桃蚜具有高毒力的微生物杀虫剂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测定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采用喷雾法测定菌株NBL-Z8对桃蚜的致病力。结果显示,NBL-Z8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 ℃、初始pH值7、转速180 r/min、接种
摘要:为建立秋水仙素诱导人参果多倍体的方法,以人参果品种“圆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用0.1%、0.2%、0.4%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浸泡10、18、26 h,培养30 d观察和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浓度、时间与人参果组培苗成活率成反比。浓度0.1%处理10 h,植株成活率为96.67%;浓度0.2%和0.4%处理26 h死亡率都达到100%。浓度0.2%处理18 h,变异率最高为5
摘要:为了建立水稻耐旱性判定适用且简化的标准,通过对175份水稻资源在水旱2种环境下的种植试验,系统测定地上部与根鲜质量及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以旱、非旱环境性状比值作各性状胁迫系数,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旱胁迫敏感指标,采用3种分类方法试图对所研究资源作耐旱性最优分类。结果发现,以旱处理地上部与根鲜质量为分类变量分为5类,利用轮回选择算法与多元方差分析方法结合,能对耐旱性作最优分类。最终筛选出5份耐旱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