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静脉曲张破裂; 醋酸去氨加压素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在各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溃疡病,大约为20%~25%。本病特点是发病急、出血量多、病情重、死亡率高。我国近年统计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可高达25%~40%,尤其是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70%[1]。本院自近年来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出血,具有呕血和(或)黑便临床表现,且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5~81岁,平均54.5岁;肝硬化病程3~17年,平均8.4年;按照肝功能Child-push分级,其中A级18例,B级26例,C级16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4~80岁,平均53.9岁;肝硬化病程3~15年,平均8.7年;按照肝功能Child-push分级,其中A级15例,B级28例,C级17例。兩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分级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垂体后叶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15 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保持滴速0.25 μg/min,每日静脉滴注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 d,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24 h内呕血和(或)黑便现象消失,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胃管引流物无混浊或血迹,血常规提示无持续性失血;有效:入院后48 h内达到上述标准者;无效:超过48 h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是由门脉高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原发病因以原发性肝癌为多见[2],临床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常转为手术治疗及时止血。醋酸去氨加压素又名安利停、去氨加压素,为去氨加压素的醋酸盐,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抗利尿的作用,其抗利尿作用是加压素的2000~3000倍,作用维持时间也较加压素长(可达6~24小时) [3]。由于该药将原结构中1位上的半胱氨酸脱氨,以及以8-D-精氨酸取代了8-L-精氨酸,从而消除了增压的副反应而单纯发挥良好的抗利尿及止血效果。使用本品后能够使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增加2~6倍,并增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的浓度,还能显著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文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大多数均在24 h之内,止血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间较对照组为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姚应琴,王振东.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0,16(18):124-125.
[2] 李桂明,林秀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健康月刊,2010,13(5):247-248.
[3] 王虹蕾.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咯血的临床对照研究.当代医学,2009,16(32):37-38.
(收稿日期:2011-03-15)
(本文编辑:王春芸)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静脉曲张破裂; 醋酸去氨加压素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在各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溃疡病,大约为20%~25%。本病特点是发病急、出血量多、病情重、死亡率高。我国近年统计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可高达25%~40%,尤其是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70%[1]。本院自近年来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出血,具有呕血和(或)黑便临床表现,且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5~81岁,平均54.5岁;肝硬化病程3~17年,平均8.4年;按照肝功能Child-push分级,其中A级18例,B级26例,C级16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4~80岁,平均53.9岁;肝硬化病程3~15年,平均8.7年;按照肝功能Child-push分级,其中A级15例,B级28例,C级17例。兩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分级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垂体后叶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15 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保持滴速0.25 μg/min,每日静脉滴注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 d,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24 h内呕血和(或)黑便现象消失,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胃管引流物无混浊或血迹,血常规提示无持续性失血;有效:入院后48 h内达到上述标准者;无效:超过48 h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是由门脉高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原发病因以原发性肝癌为多见[2],临床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常转为手术治疗及时止血。醋酸去氨加压素又名安利停、去氨加压素,为去氨加压素的醋酸盐,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抗利尿的作用,其抗利尿作用是加压素的2000~3000倍,作用维持时间也较加压素长(可达6~24小时) [3]。由于该药将原结构中1位上的半胱氨酸脱氨,以及以8-D-精氨酸取代了8-L-精氨酸,从而消除了增压的副反应而单纯发挥良好的抗利尿及止血效果。使用本品后能够使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增加2~6倍,并增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的浓度,还能显著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文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大多数均在24 h之内,止血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间较对照组为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姚应琴,王振东.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0,16(18):124-125.
[2] 李桂明,林秀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健康月刊,2010,13(5):247-248.
[3] 王虹蕾.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咯血的临床对照研究.当代医学,2009,16(32):37-38.
(收稿日期:2011-03-15)
(本文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