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介绍:朱寿桐,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四项;现任职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莫愁》语汇新解———物质时代的心理支持系统:
2009年,许宗衡、乌小青、戴备军、文强等又一批官员落马,随着案情浮出水面的还有各自背后的“红颜知己”。最近又爆出广西某烟草局长“日记门”事件,日记内容涉及该局长的多位情人。由此,有些媒体将近年落马官员与其情人做了一番大盘点。
媒介对贪官案件背后女性的猎奇、渲染和市井风味的谴责、攻击,使得本是严肃的一件事变成了某种全民娱乐,从而也掩盖了其中发人深省的地方,更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社会批判力度。
本刊选择从心理角度进入权与色的追逐圈,期冀能从人性的层面上,透过男权社会,看到女性心理一路疼痛一路生长的追索;看到物质时代,女性心理历经的繁杂和芜乱。你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想在本文开始时问一句:你的心,追求什么?
钱与权,是社会衡量男人成功的主要标准;戴上钱与权光环的男人,仿佛具有了某种磁力,更易吸引一些女色依附;权男从女性身上获得慰藉满足,很必然;弱势的女性,在权色交易中为己谋划似乎也“合情合理”———诚如专家在审读本文时所批示:“……将贪官和自甘攀附的红颜们的某种‘合情合理’的心理方式理解或表述为‘精神’,这是一种学理把握上的岐误,或者是批判视角的偏差。精神与人灵魂的健康、优美、庄严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正面的精神素质与贪官红颜们的灵魂中的弱质与病态毕竟体现着一种对照关系。无论堕落如何‘合理’,都是在滥用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去满足自己某种偏狭、自私的心理。这无论如何不是精神的碑记,而是心理疵点的放大。”
且让我们去看看,在这个物质时代的权色追逐中,种种角色的内在心理支持系统出了什么问题———
她———贪恋钱与权的性感
权力是一种男性的力量,也是一种魄力与魅力。
在某些女性看来,权力与金钱是性感的,这个无关道德评判,而是心理倾向,甚至生理本能。女性的“恋”官心理,即崇拜权力心理,最初,没有对错。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绯闻缠身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有些答非所问:“因为我能!”这其实是心里话。当时,他面对实习生莱温斯基,只是多瞥了一眼她的胸卡,却被对方自作多情地夸大为“他在看我的胸脯”!阴错阳差,造就一段孽缘。在这里,有股神秘的力量在发酵着情欲,那就是权力,它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情色春药。
越来越多的政要人物,如普京、奥巴马被时尚杂志评为“最性感的男性”。我们不得不思考:对权力的“追求”可能正是情色中的一大要素。对女性而言,性更需要“被动”,更喜欢“被征服”。而权力可以带给女性这样的“享受”。
很多女性表白说喜欢“有领袖姿态”的男人。太有亲和力的男人,如果他还没有资历、条件“和蔼可亲”,不妨选择酷酷的表情武装自己。不少女性崇拜自己的上司,是因为其不怒自威的气质:沉潜、内敛、不动声色,却拥有指挥的能量。
以上是从权力本身来分析其情感杀伤力。从女性角度看,在权力面前,女性可以肆意痛快地扮演“无辜角色”,潜台词是:我是被其左右的,我没有办法,那么我也没有责任。这是一种免责心理机制,很有趣。
模特走秀或者明星拍大片,最习惯最喜欢做的表情就是“无辜”。在法制社会里,做“无辜状”是最惬意的,因为意味着“跟我没有关系”、“不是我的错”……最自由的时候,不是裸体,而是从内心认可自己是无辜的。有句江湖流传的话是:“何时才能,去清净之地,做无辜之人。”
“做皇后比做公主好”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欣赏权力的情色之魅,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拥有它的美。“无辜情怀”,带一些女人的性感、奇异女子的暗香。
权力还可以给女性带来安全感。金钱的安全感,比较俗;感情的安全感,比较脆;而权力的安全感,比较贵。
总之,权力就是“强有力”,喜欢它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不坏。
只是用它干坏事,那就坏了。
专家点评:女性的很多魅力常常体现在对于功名利禄的轻蔑。林黛玉之所以被人们看作至情至性的女性,其人格魅力正在这里,而温良恭俭让的薛宝钗屡遭读者的情感冷落,也正是吃了这方面的亏。
说到这里,就有一份俗解红楼的兴致。薛宝钗在旧小说中属于为数不多的贵族女子———很少有贵族女子像她那样同时渴慕男权社会的钱与权———这也许是因为她身在官商之家。她鼓励贾宝玉接近官府,而对经济之道也很在意。虽然她的渴慕之举常掩于温柔敦厚、媚力四射之间,但所有做派仍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羡慕权钱并不是女子的错,无论男女,如果为权钱而狂,一定是世道的不幸。
他———复杂的补偿心态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可一旦学而优则仕,当年的红袖虽风韵犹存,却怎么看都有点人老珠黄的味道。仕人们在一个深夜回家的路上,突然有点落寞:想当年寒窗苦读,如今总算出人头地,惟独那颜如玉却如帘卷西风,早比黄花瘦。
这纠结,怎一个愁字了得?
于是,裹紧长风衣的中年男人猛吸一口烟,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夜色。有了这样的心理积淀,当宋思明遇见海藻,虽然端着官员的范儿,没敢大步流星像登徒子一样去追逐美色,但踩着小碎步的那种急迫,早把官场中人的闷骚诠释得淋漓尽致。
中国官本位文化历史悠久,男人都憋着前列腺,铆着一股劲,希望一飞冲天。《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里对此都有精彩描述,加上最近流行的“官场小说”书系,在哪个国家,这个话题都不会形成如此热点,惟独在中国迎合了民众的心理。
官本位中的权力毒性,一直遗留在男人的血液里,上蹿下跳。从独木桥上好不容易拔得头筹,如果仅仅把理想建立在为人民服务上,还不如学习雷锋好榜样来得直接。官本位文化中的权力利益,是鲤鱼跃龙门的晋升诱惑,是呼风唤雨时的欲望满足。
而电影《阿凡达》告诉我们,谁胯下的鸟大听谁的。贪官包二奶、找情人追逐的是一场生理满足,更是一种精神需求。
陈逸飞画里,那些高竖领、斜对襟、露着玉腕的红袖形象,在历史的灯影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耐人寻味的打磨,最终被贮存在男人的脑海深处。曾经影像式的光影记忆,让海藻们走进了贪官的床帏府邸,帮他们做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
可惜的是,红袖添香的温暖记忆,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翻版。因为这时候的官员们,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才营造了许多成熟多金、无所不能的神话。
最近曹操墓的出土,引出一个段子《曹操出土后答记者问》:“问:你死在洛阳,为何选在安阳建墓穴?答:首都房价太贵,二线城市便宜。问:陪你沉睡千年的女人到底是谁?答:嘘,她是貂蝉,字海藻。问:可否谈谈你对这个新时代的看法?答:孤已用名字回答了。”这个虚拟问答中使用的“操”字,一直以节操、情操出现,常与美好、高尚等形容词搭档,如今却命途多舛,怎一个汉字了得。
红袖添香,海藻添堵。如果红袖曾是中国男人心底的一个胎记,海藻就是欲望表情中的一个刺青。
现实中重庆文强的落马,影视剧中宋思明的结局,都为红袖的升级版———海藻们刺上了难看的烙印。吾友尼采在《权力意志》里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同情———这是一种使我扫兴的情感。”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
所以,尽管宋思明式的心理补偿现象有特定的心理根源,我还是愿意用一句古诗来评价他们:似曾相识燕归来———还是那个鸟样。
专家点评:本节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贪官的“女性补偿心理”。既然他们没有资本、条件像古代读书人那样享受“红袖添香”的赏心乐事,未尝不可以利用手中的权与钱,征得海藻式的陪伴。这不单是“欲望”的满足,还是一个成功男人对于美好女性的深层属望,是一种复杂的补偿心理的体现。
仕人原无需羡慕古代读书人那种虽浪漫却有些促狭的酸相,再“红袖添香”也不过是读书的干活。高官厚禄者干什么不行?即便“裸袖添香”也要多少有多少。但不成,仕人们偏偏就想得到某种风雅的补偿,这情形跟各级官员都追求一个本属于读书人的职称极为相似。
她家人———“成功”意识的泛滥
《蜗居》播出后,人们对海萍的看法起码分成两派。有人说:海萍好样的,海藻活该。也有人对海萍最后那一长串道貌岸然的说教不以为然,她们说:如果不是为了海萍,海藻怎会招惹上宋思明?2009年,海藻那句“人情债,我肉偿”的台词,成为网络票选最红台词,这也表现出在内心里,人们对“小三”有着道不明的同情。
这种同情源于“小三”大部分来自底层市民之家,他们是收入少、机会少、社会资源稀缺的一个阶层。在《蜗居》中,姐妹俩的妈妈对海萍说:你以为宋思明帮了你们,其实他帮你们做的,正是你们该得的……话虽如此,可没有宋思明要钱出钱要面子有面子,到公安局捞人都那么轻松随便,海萍这样的小市民恐怕寸步难行。
在中国社会,特权对百姓来说是一种神话。所以,一味指责“小三”的亲人们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纵容或默认亲人去做“情妇”,也不免有失偏颇。
国家每年都有很多新政策出台。从国家到省市,一会儿圈出来一个开发区,一会儿圈出来一个旅游实验区,然后就听说某明星某消息灵通人士在当地置地买房赚了几十亿,可身为百姓,这样的机会落到身上的几率有多少?
海南房价一夜暴涨,身边很多人都遗憾没早下手,是他们眼光没赵本山好?不是,是他们不认识掌握资源、信息的人。
曾与朋友们讨论贫富不均的话题,都说均贫富是所有穷人的梦,但朋友说“二爷”、“二奶”们替我们均着呢!这一时成为经典笑话。这个笑话之后,其实意味着同是小市民的我们,对“二奶”现象在道德上的放过。
靠资产衡量个人价值的社会里,小市民会有一种善良心态:能放走一个就放走一个。
如果有本事,就出去闯吧!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是拿这句话去鼓励儿女。这里面包含了希望,也包含了某种无奈的纵容。“本事”的底线在很多父母心目中是不惹事,不违反法律。做“小三”算违反法律吗?不算,只有重婚才算。在法律的临界点上钻空子,也算“本事”的一种。
当然,“小三”如果作为一种职业,家长的脸上未必有光。可它就是能迅速改变一个家庭的面貌。在经济社会里,见效慢的赚钱之道,大多不被人认可。
中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权色交易,违规放贷18亿元,但其谈到与情妇林凌(化名)的关系,他说:“像我这样的人,什么样的女人玩不到?我跟她是出于真正的爱。”
然而,与刘金宝的说法不同,法院判决书显示:这个标榜品位的人并没能超越俗套。为弥补初恋的遗憾,刘金宝花费400万港币供情人整容,复制“同桌的她”;他要上海某企业董事长谢某给林凌买房,又先后违规放贷18亿元,回报那些曾为自己帮忙的人……
林凌的丈夫也在该分行工作,得知妻子和刘金宝的事情后,想找刘金宝算账。于是,刘金宝把他调到外地办事处做了个小干部,化解了一场风波。
一个“小干部”的职位就能化解夺妻之恨,这个丈夫的“胸襟”不可谓不大。从古至今,以女人做交易从来都是男性文化里隐晦、龌龊的一笔。
身为官场情妇的亲人们,无论知情还是无意,被裹胁到这场权利与桃色的事件中来,都或多或少有欲求不满的心理。
其实,在家庭中,个体的心态能深刻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心态。如果在一个懂得知足、虚荣心不强的家庭文化里,成员就会相对恬淡安乐;而在一个虚荣心强、欲望爆棚的家庭里,焦躁之气会很重,盲目的“成功”意识很容易泛滥。
什么样的人是榜样?只能说,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在权色交易中占有最多的人,而是懂得为自己谋划的人。
也只能这么说,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拥有权利、享受资源的人不去建立法制底线、道德底线,我们拿什么来要求“一无所有”的人守“道德”?
专家点评:刘金宝的故事很经典,道出了贪官在权色交易中心理的复杂性。这仍然是一种对于女性和情感的补偿心理在起作用。成功的男人如果稍微浅薄一点,总不免希望在喜欢的女性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实力,这跟“衣锦还乡”的俗语颇为相似,初恋女子其实就是他的情感故乡。然而这样的情感还乡运作,依靠的不是自己的能耐和智慧,而是人民的血汗、国家的资源,因此与高尚和浪漫并无渊源。
他家人———利益共沾大过株连风险
两句流传了几千年的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官家子弟不同的前途、命运,一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另一句是“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几千年来,血统论、官本位交织的中国社会,决定了生在贵胄之家的后代,可以享受先辈庇荫。
如果人生是一次投资,在制度不健全的王朝,生在官宦之家,注定是一种风险性很强的赌博。大明帝国,政治昏庸黑暗的年代,每天官员上朝之前,和家人都是一次生离死别,早晨出去的是一个完人,傍晚迎进门的可能就是一具尸体。更不幸的是,如果皇帝大怒,有可能诛灭九族,沾亲带故者都会送命。
虽然有风险,受儒学影响,走仕途,仍然是中国一代代文人才子的梦想。人们习惯把升官、发财紧紧联系,这种习惯带来的后果是,迟迟建立不起完全法制化的国家。
每年年末,司法部门总会公布一批落马贪官,从部级到处级。
说实在的,我非常同情这些身陷囵圄的前高官。他们在没进监狱之前,都做过不少政绩。我们的政府,绝不会让一个坏蛋平步青云。只是,为什么权越重人越坏?当官场成为一架绞肉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气愤。
更值得思考的是官员的家人,以及由此带来的裙带关系。
在缺乏社会监督的环境下,官员手中的权力仿佛有了磁性,沾亲带故者都能被磁化,分享其特权带来的实惠。很多官员倒掉时,往往会牵涉到家人亲戚,倒下就是一片。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截取2000年至2008年底开庭受审、及案发的41名省部级贪官案例,分析显示,41名省部级贪官中,有36名被曝拥有情妇;贪官平均案发年龄为62.58岁,妻子平均年龄约60岁,情妇平均年龄为51.42岁。
贪官与结发妻子大部分相识于发迹之前,一起走过困难年代。当妻子人老珠黄时,丈夫飞黄腾达,养情妇包二奶,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或者有着几十年感情,已经离不开分不掉,很多贪官的妻子“打掉牙往肚里咽”,宁愿承受被冷落的苦果,默认丈夫的不轨。而作为补偿,她们就想尽办法让丈夫成为捞钱机器,用光鲜华丽的衣饰掩盖自己的伤口,用骄横与浮华遮蔽自己的落寞。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奉献着的女人,而一个腐败男人的背后也常常伴随着一个贪婪的女人。山东省供销社主任矫智仁,在法庭上说了句让人深省的名言:“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上海社保案案发之时,一个“夫人俱乐部”映入公众眼帘。这个以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夫人为主要中心的夫人集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圈子,并与腐败力量利益共沾。
与贪官不归家相对应的,还有很多贪官在转移财产之后,把亲属也一块移居海外的风潮,即所谓的“裸官”现象,由此形成了卓有特色的洛杉矶“二奶村”和温哥华“大奶屯”。
在那些昂贵的富人区,贪官夫人们一边独自带着孩子优雅生活,一边背负着对丈夫背叛爱情、或被反贪机构双规的双重担心。不知在她们心里,还有没有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愿景。
而降低风险的方法很简单:固守做人原则,坚守清廉。
专家点评:是的,不少家属受到被惩贪官的牵连,从此可能一蹶不振,但是否应该为他们失去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约而悲叹?没必要!至今并未发现被惩处的贪官事件是一桩影响很大的冤案,更未发现哪一个贪官的家人没有跟着捞到好处,而只是干受牵连的。
即使贪官的妻子没有参与犯案,享受到了贪官给她带来的荣华富贵,再倒霉的家属也不过熬几年牢狱之灾。贪官及其家室的心理承受能力早已增大了,因此,千万别把端正风气的希望放在贪官和其家属的反省顿悟上。
(图片由gettyimages/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赵莹)
《莫愁》语汇新解———物质时代的心理支持系统:
2009年,许宗衡、乌小青、戴备军、文强等又一批官员落马,随着案情浮出水面的还有各自背后的“红颜知己”。最近又爆出广西某烟草局长“日记门”事件,日记内容涉及该局长的多位情人。由此,有些媒体将近年落马官员与其情人做了一番大盘点。
媒介对贪官案件背后女性的猎奇、渲染和市井风味的谴责、攻击,使得本是严肃的一件事变成了某种全民娱乐,从而也掩盖了其中发人深省的地方,更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社会批判力度。
本刊选择从心理角度进入权与色的追逐圈,期冀能从人性的层面上,透过男权社会,看到女性心理一路疼痛一路生长的追索;看到物质时代,女性心理历经的繁杂和芜乱。你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想在本文开始时问一句:你的心,追求什么?
钱与权,是社会衡量男人成功的主要标准;戴上钱与权光环的男人,仿佛具有了某种磁力,更易吸引一些女色依附;权男从女性身上获得慰藉满足,很必然;弱势的女性,在权色交易中为己谋划似乎也“合情合理”———诚如专家在审读本文时所批示:“……将贪官和自甘攀附的红颜们的某种‘合情合理’的心理方式理解或表述为‘精神’,这是一种学理把握上的岐误,或者是批判视角的偏差。精神与人灵魂的健康、优美、庄严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正面的精神素质与贪官红颜们的灵魂中的弱质与病态毕竟体现着一种对照关系。无论堕落如何‘合理’,都是在滥用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去满足自己某种偏狭、自私的心理。这无论如何不是精神的碑记,而是心理疵点的放大。”
且让我们去看看,在这个物质时代的权色追逐中,种种角色的内在心理支持系统出了什么问题———
她———贪恋钱与权的性感
权力是一种男性的力量,也是一种魄力与魅力。
在某些女性看来,权力与金钱是性感的,这个无关道德评判,而是心理倾向,甚至生理本能。女性的“恋”官心理,即崇拜权力心理,最初,没有对错。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绯闻缠身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有些答非所问:“因为我能!”这其实是心里话。当时,他面对实习生莱温斯基,只是多瞥了一眼她的胸卡,却被对方自作多情地夸大为“他在看我的胸脯”!阴错阳差,造就一段孽缘。在这里,有股神秘的力量在发酵着情欲,那就是权力,它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情色春药。
越来越多的政要人物,如普京、奥巴马被时尚杂志评为“最性感的男性”。我们不得不思考:对权力的“追求”可能正是情色中的一大要素。对女性而言,性更需要“被动”,更喜欢“被征服”。而权力可以带给女性这样的“享受”。
很多女性表白说喜欢“有领袖姿态”的男人。太有亲和力的男人,如果他还没有资历、条件“和蔼可亲”,不妨选择酷酷的表情武装自己。不少女性崇拜自己的上司,是因为其不怒自威的气质:沉潜、内敛、不动声色,却拥有指挥的能量。
以上是从权力本身来分析其情感杀伤力。从女性角度看,在权力面前,女性可以肆意痛快地扮演“无辜角色”,潜台词是:我是被其左右的,我没有办法,那么我也没有责任。这是一种免责心理机制,很有趣。
模特走秀或者明星拍大片,最习惯最喜欢做的表情就是“无辜”。在法制社会里,做“无辜状”是最惬意的,因为意味着“跟我没有关系”、“不是我的错”……最自由的时候,不是裸体,而是从内心认可自己是无辜的。有句江湖流传的话是:“何时才能,去清净之地,做无辜之人。”
“做皇后比做公主好”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欣赏权力的情色之魅,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拥有它的美。“无辜情怀”,带一些女人的性感、奇异女子的暗香。
权力还可以给女性带来安全感。金钱的安全感,比较俗;感情的安全感,比较脆;而权力的安全感,比较贵。
总之,权力就是“强有力”,喜欢它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不坏。
只是用它干坏事,那就坏了。
专家点评:女性的很多魅力常常体现在对于功名利禄的轻蔑。林黛玉之所以被人们看作至情至性的女性,其人格魅力正在这里,而温良恭俭让的薛宝钗屡遭读者的情感冷落,也正是吃了这方面的亏。
说到这里,就有一份俗解红楼的兴致。薛宝钗在旧小说中属于为数不多的贵族女子———很少有贵族女子像她那样同时渴慕男权社会的钱与权———这也许是因为她身在官商之家。她鼓励贾宝玉接近官府,而对经济之道也很在意。虽然她的渴慕之举常掩于温柔敦厚、媚力四射之间,但所有做派仍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羡慕权钱并不是女子的错,无论男女,如果为权钱而狂,一定是世道的不幸。
他———复杂的补偿心态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可一旦学而优则仕,当年的红袖虽风韵犹存,却怎么看都有点人老珠黄的味道。仕人们在一个深夜回家的路上,突然有点落寞:想当年寒窗苦读,如今总算出人头地,惟独那颜如玉却如帘卷西风,早比黄花瘦。
这纠结,怎一个愁字了得?
于是,裹紧长风衣的中年男人猛吸一口烟,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夜色。有了这样的心理积淀,当宋思明遇见海藻,虽然端着官员的范儿,没敢大步流星像登徒子一样去追逐美色,但踩着小碎步的那种急迫,早把官场中人的闷骚诠释得淋漓尽致。
中国官本位文化历史悠久,男人都憋着前列腺,铆着一股劲,希望一飞冲天。《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里对此都有精彩描述,加上最近流行的“官场小说”书系,在哪个国家,这个话题都不会形成如此热点,惟独在中国迎合了民众的心理。
官本位中的权力毒性,一直遗留在男人的血液里,上蹿下跳。从独木桥上好不容易拔得头筹,如果仅仅把理想建立在为人民服务上,还不如学习雷锋好榜样来得直接。官本位文化中的权力利益,是鲤鱼跃龙门的晋升诱惑,是呼风唤雨时的欲望满足。
而电影《阿凡达》告诉我们,谁胯下的鸟大听谁的。贪官包二奶、找情人追逐的是一场生理满足,更是一种精神需求。
陈逸飞画里,那些高竖领、斜对襟、露着玉腕的红袖形象,在历史的灯影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耐人寻味的打磨,最终被贮存在男人的脑海深处。曾经影像式的光影记忆,让海藻们走进了贪官的床帏府邸,帮他们做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
可惜的是,红袖添香的温暖记忆,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翻版。因为这时候的官员们,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才营造了许多成熟多金、无所不能的神话。
最近曹操墓的出土,引出一个段子《曹操出土后答记者问》:“问:你死在洛阳,为何选在安阳建墓穴?答:首都房价太贵,二线城市便宜。问:陪你沉睡千年的女人到底是谁?答:嘘,她是貂蝉,字海藻。问:可否谈谈你对这个新时代的看法?答:孤已用名字回答了。”这个虚拟问答中使用的“操”字,一直以节操、情操出现,常与美好、高尚等形容词搭档,如今却命途多舛,怎一个汉字了得。
红袖添香,海藻添堵。如果红袖曾是中国男人心底的一个胎记,海藻就是欲望表情中的一个刺青。
现实中重庆文强的落马,影视剧中宋思明的结局,都为红袖的升级版———海藻们刺上了难看的烙印。吾友尼采在《权力意志》里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同情———这是一种使我扫兴的情感。”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
所以,尽管宋思明式的心理补偿现象有特定的心理根源,我还是愿意用一句古诗来评价他们:似曾相识燕归来———还是那个鸟样。
专家点评:本节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贪官的“女性补偿心理”。既然他们没有资本、条件像古代读书人那样享受“红袖添香”的赏心乐事,未尝不可以利用手中的权与钱,征得海藻式的陪伴。这不单是“欲望”的满足,还是一个成功男人对于美好女性的深层属望,是一种复杂的补偿心理的体现。
仕人原无需羡慕古代读书人那种虽浪漫却有些促狭的酸相,再“红袖添香”也不过是读书的干活。高官厚禄者干什么不行?即便“裸袖添香”也要多少有多少。但不成,仕人们偏偏就想得到某种风雅的补偿,这情形跟各级官员都追求一个本属于读书人的职称极为相似。
她家人———“成功”意识的泛滥
《蜗居》播出后,人们对海萍的看法起码分成两派。有人说:海萍好样的,海藻活该。也有人对海萍最后那一长串道貌岸然的说教不以为然,她们说:如果不是为了海萍,海藻怎会招惹上宋思明?2009年,海藻那句“人情债,我肉偿”的台词,成为网络票选最红台词,这也表现出在内心里,人们对“小三”有着道不明的同情。
这种同情源于“小三”大部分来自底层市民之家,他们是收入少、机会少、社会资源稀缺的一个阶层。在《蜗居》中,姐妹俩的妈妈对海萍说:你以为宋思明帮了你们,其实他帮你们做的,正是你们该得的……话虽如此,可没有宋思明要钱出钱要面子有面子,到公安局捞人都那么轻松随便,海萍这样的小市民恐怕寸步难行。
在中国社会,特权对百姓来说是一种神话。所以,一味指责“小三”的亲人们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纵容或默认亲人去做“情妇”,也不免有失偏颇。
国家每年都有很多新政策出台。从国家到省市,一会儿圈出来一个开发区,一会儿圈出来一个旅游实验区,然后就听说某明星某消息灵通人士在当地置地买房赚了几十亿,可身为百姓,这样的机会落到身上的几率有多少?
海南房价一夜暴涨,身边很多人都遗憾没早下手,是他们眼光没赵本山好?不是,是他们不认识掌握资源、信息的人。
曾与朋友们讨论贫富不均的话题,都说均贫富是所有穷人的梦,但朋友说“二爷”、“二奶”们替我们均着呢!这一时成为经典笑话。这个笑话之后,其实意味着同是小市民的我们,对“二奶”现象在道德上的放过。
靠资产衡量个人价值的社会里,小市民会有一种善良心态:能放走一个就放走一个。
如果有本事,就出去闯吧!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是拿这句话去鼓励儿女。这里面包含了希望,也包含了某种无奈的纵容。“本事”的底线在很多父母心目中是不惹事,不违反法律。做“小三”算违反法律吗?不算,只有重婚才算。在法律的临界点上钻空子,也算“本事”的一种。
当然,“小三”如果作为一种职业,家长的脸上未必有光。可它就是能迅速改变一个家庭的面貌。在经济社会里,见效慢的赚钱之道,大多不被人认可。
中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权色交易,违规放贷18亿元,但其谈到与情妇林凌(化名)的关系,他说:“像我这样的人,什么样的女人玩不到?我跟她是出于真正的爱。”
然而,与刘金宝的说法不同,法院判决书显示:这个标榜品位的人并没能超越俗套。为弥补初恋的遗憾,刘金宝花费400万港币供情人整容,复制“同桌的她”;他要上海某企业董事长谢某给林凌买房,又先后违规放贷18亿元,回报那些曾为自己帮忙的人……
林凌的丈夫也在该分行工作,得知妻子和刘金宝的事情后,想找刘金宝算账。于是,刘金宝把他调到外地办事处做了个小干部,化解了一场风波。
一个“小干部”的职位就能化解夺妻之恨,这个丈夫的“胸襟”不可谓不大。从古至今,以女人做交易从来都是男性文化里隐晦、龌龊的一笔。
身为官场情妇的亲人们,无论知情还是无意,被裹胁到这场权利与桃色的事件中来,都或多或少有欲求不满的心理。
其实,在家庭中,个体的心态能深刻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心态。如果在一个懂得知足、虚荣心不强的家庭文化里,成员就会相对恬淡安乐;而在一个虚荣心强、欲望爆棚的家庭里,焦躁之气会很重,盲目的“成功”意识很容易泛滥。
什么样的人是榜样?只能说,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在权色交易中占有最多的人,而是懂得为自己谋划的人。
也只能这么说,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拥有权利、享受资源的人不去建立法制底线、道德底线,我们拿什么来要求“一无所有”的人守“道德”?
专家点评:刘金宝的故事很经典,道出了贪官在权色交易中心理的复杂性。这仍然是一种对于女性和情感的补偿心理在起作用。成功的男人如果稍微浅薄一点,总不免希望在喜欢的女性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实力,这跟“衣锦还乡”的俗语颇为相似,初恋女子其实就是他的情感故乡。然而这样的情感还乡运作,依靠的不是自己的能耐和智慧,而是人民的血汗、国家的资源,因此与高尚和浪漫并无渊源。
他家人———利益共沾大过株连风险
两句流传了几千年的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官家子弟不同的前途、命运,一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另一句是“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几千年来,血统论、官本位交织的中国社会,决定了生在贵胄之家的后代,可以享受先辈庇荫。
如果人生是一次投资,在制度不健全的王朝,生在官宦之家,注定是一种风险性很强的赌博。大明帝国,政治昏庸黑暗的年代,每天官员上朝之前,和家人都是一次生离死别,早晨出去的是一个完人,傍晚迎进门的可能就是一具尸体。更不幸的是,如果皇帝大怒,有可能诛灭九族,沾亲带故者都会送命。
虽然有风险,受儒学影响,走仕途,仍然是中国一代代文人才子的梦想。人们习惯把升官、发财紧紧联系,这种习惯带来的后果是,迟迟建立不起完全法制化的国家。
每年年末,司法部门总会公布一批落马贪官,从部级到处级。
说实在的,我非常同情这些身陷囵圄的前高官。他们在没进监狱之前,都做过不少政绩。我们的政府,绝不会让一个坏蛋平步青云。只是,为什么权越重人越坏?当官场成为一架绞肉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气愤。
更值得思考的是官员的家人,以及由此带来的裙带关系。
在缺乏社会监督的环境下,官员手中的权力仿佛有了磁性,沾亲带故者都能被磁化,分享其特权带来的实惠。很多官员倒掉时,往往会牵涉到家人亲戚,倒下就是一片。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截取2000年至2008年底开庭受审、及案发的41名省部级贪官案例,分析显示,41名省部级贪官中,有36名被曝拥有情妇;贪官平均案发年龄为62.58岁,妻子平均年龄约60岁,情妇平均年龄为51.42岁。
贪官与结发妻子大部分相识于发迹之前,一起走过困难年代。当妻子人老珠黄时,丈夫飞黄腾达,养情妇包二奶,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或者有着几十年感情,已经离不开分不掉,很多贪官的妻子“打掉牙往肚里咽”,宁愿承受被冷落的苦果,默认丈夫的不轨。而作为补偿,她们就想尽办法让丈夫成为捞钱机器,用光鲜华丽的衣饰掩盖自己的伤口,用骄横与浮华遮蔽自己的落寞。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奉献着的女人,而一个腐败男人的背后也常常伴随着一个贪婪的女人。山东省供销社主任矫智仁,在法庭上说了句让人深省的名言:“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上海社保案案发之时,一个“夫人俱乐部”映入公众眼帘。这个以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夫人为主要中心的夫人集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圈子,并与腐败力量利益共沾。
与贪官不归家相对应的,还有很多贪官在转移财产之后,把亲属也一块移居海外的风潮,即所谓的“裸官”现象,由此形成了卓有特色的洛杉矶“二奶村”和温哥华“大奶屯”。
在那些昂贵的富人区,贪官夫人们一边独自带着孩子优雅生活,一边背负着对丈夫背叛爱情、或被反贪机构双规的双重担心。不知在她们心里,还有没有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愿景。
而降低风险的方法很简单:固守做人原则,坚守清廉。
专家点评:是的,不少家属受到被惩贪官的牵连,从此可能一蹶不振,但是否应该为他们失去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约而悲叹?没必要!至今并未发现被惩处的贪官事件是一桩影响很大的冤案,更未发现哪一个贪官的家人没有跟着捞到好处,而只是干受牵连的。
即使贪官的妻子没有参与犯案,享受到了贪官给她带来的荣华富贵,再倒霉的家属也不过熬几年牢狱之灾。贪官及其家室的心理承受能力早已增大了,因此,千万别把端正风气的希望放在贪官和其家属的反省顿悟上。
(图片由gettyimages/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