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规律和方法,是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学生思维一般比较单一、呆板、不善独立思考的实际情况,我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侧重点放在培养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独立性,创新性,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探索规律,主动发现知识;变封闭式思维为开放式思维,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向外开拓,直到提出自己的创见。
  一、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克服思维的单一
  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想设法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例如:“甲乙两地相距486千米,快车与慢车同时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5:4。求快车、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先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和,再根据条件“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5:4”,启发学生想出:快车速度是慢车的倍,慢车速度是快车的4/5,快车速度是快、慢车速度和的5/4+5,慢车速度是快、慢车速度和的4/4+5。根据这一条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到:快车共行驶的路程与慢车共行驶的路程的比是5:4。启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
  再如:教学了分数意义后,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可以得到分数1/4。有的学生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4。”有的学生说:“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还有的学生说:“把一堆煤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堆煤的1/4。”更有的学生说:“1÷4=1/4。”总之要鼓励学生回答出自己的见解,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呆板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开拓思维。
  一题多变既通过同一条件、不同问题或同一问题、不同条件的不同变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例如:“一份稿件,甲单独要10小时抄完,乙单独要12小时抄完,甲乙合抄几小时抄完?”待学生解答后,可做如下变题训练:
  (1)条件不变,问题可变为①甲先抄2小时,余下的由乙独抄,需用几小时?②乙先抄3小时,余下的甲乙合抄,需用几小时?
  (2)问题不变,条件可变为①甲单独抄2小时能抄完这份稿件的1/5,乙单独抄完的时间是甲的1.2倍。②甲单独抄需10小时抄完,是乙单独抄完所用时间的5/6。
  (3)条件变,问题也变①一份稿件,甲单独要10小时抄完,乙单独要12小时抄完,丙单独要15小时抄完,甲乙丙合抄几小时可以抄完?②一份稿件,甲乙两人合抄需6小时抄完,由甲乙丙三人合抄2小时抄完这份稿件的一半,若由丙一人独抄需几小时抄完?③一份稿件,甲单独要10小时抄完,乙单独要12小时抄完,丙单独要15小时抄完,甲乙先合抄3小时后,由乙丙合抄,需几小时抄完?④一份稿件,甲单独要10小时抄完,乙单独要12小时抄完,丙单独要15小时抄完,由甲乙丙合抄3小时,余下的由丙抄完,这份稿件乙共抄几小时?
  一题多解既同一问题,分析角度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同。例如:“修路队修一条长60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2,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这道题可有如下的解法:(一)60-60×1/4-(60-60×1/4)×1/2;(二)60×[1-1/4-(1-1/4)×1/2];(三)60×(1-1/4)×1/2;(四)60×(1-1/4)÷2;(五)60×[(1-1/4)×1/2];(六)60×1/4×(4-1)÷2。
  这样教学,沟通学生所学知识,开阔解题思路,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克服思维的惰性
  针对有的学生解题时不肯动脑,喜欢模仿例题套方法,我就设计一些套例题不能解决,必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独立寻找解题的途径。例如:“用24个1平方米的木块,摆出长宽不一样的长方体,有几种摆法?”之后,再提问:“怎样才能使各种摆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这样,又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有顺序的思考上。
  再如: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但如果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知识,把图中空白三角形的顶点进行移动,变白三角形的面积仍旧不变,但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刻可求出8×5÷2。
  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利用数学教学这一主渠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设想,可以形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如:教学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时,可启发学生思考:“谁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有几种转化方法?”大部分学生想到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长方形,但还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把圆平均分成16份)(c/16×4×4r÷2=r2),近似的梯形。(把圆平均分成12份)[(c/12×2+c/12×4)×(r×2)÷2=r2]。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功效是很大的。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以求日臻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作为一个艺术科目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他们的心灵打造的,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欣赏能力不是指对作品的直接感受,是能够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内涵,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都有所理解。要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就要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只对他们能够理解的事物感兴趣,他们的这种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学生对美术作品
摘 要: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
摘 要:在小学课堂学习中,语文课程在所有科目中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迅速掌握较多的文学知识,还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其理解能力。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好语文的要求,也是学好语文科目的启蒙过程。因此,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进而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使其写字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写字能力提出几点对策,以期能给小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要想成功教学阅读,教师必须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年龄结构,为学生量身定制科学的时效性强的阅读目标。深入文本,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抓准教学契机让阅读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中见任,学中见智。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为了是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更高效,我做到:使课堂提问具有开放性;在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顺序上下工夫;对提问本身提出要求。就这样,我的课堂提问更高效,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提问  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数学品质,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提问是传统的教学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
摘 要:教学是教与学共同组成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自身和学生两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教学思维才是有效性的,在教学对策的探究上要整合相关因素,实现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教学质量;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为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摒弃以往那些滞后的教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讲课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使课堂气氛融洽,让学生喜欢学数学  学生之间的智力不平等性几乎是绝对的。正如十个指头有长短一样,同一个班里个体间的差异也是存在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而为初级中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 式,在不断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 高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语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巧设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好良好的前奏。本文即对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设置导语,以发挥导语的激趣的作用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导语;悬念;故事;多媒体;生活;观察;激趣  好的新课导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