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修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有人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现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心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
  
  一 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作为人的灵魂的塑造者,更应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记得在一次法制宣讲的会场上,高年级的一位同学公开说某老师违纪,有失教师的身份,弄得在场老师无言以对。作为老师不带头遵纪守法,那么在学生心目中.就很难形成老师的美好形象,因而也很难得到学生的尊重,即便是正确的知识传授也很难被学生接受,相反还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同时,教师不自觉遵纪守法,也易导致部分学生学着做。少年儿童可塑性大,因而教师的这些行为或多或少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因此教师应首先带头遵纪守法。
  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是教师们顺利从事职业活动的必要前提,职业道德是具有职业特色的道德标准和作为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从上课到组织学生课外活动,都必须做到“严格认真”: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情况、思想状况、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研究学生学法与自身教法,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能融为一体,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认真耐心地辅导学生,精心地批改作业。这些都是遵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老师的实际行动,无疑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试想:一位上课经常迟到.一节课往外跑几次的老师,不认真批改作业的老师,而要求学生不迟到,上课不能外出,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生能做到吗?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要起表率作用。
  
  二 关心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人格尊严
  
  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爱护关心学生不仅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时的必要保证。只有爱护关心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受到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接受教师的教育。一个教师若把学生看成学习知识的奴隶,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存在什么问题一概不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淡漠老师,不愿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也找不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怎么能搞好教学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保护学生人格尊严,同样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学生同样具有人格尊严,在教师面前同样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主。在教学活动中,有时老师因学生答不出问题或有调皮行为.就以脏话或粗鲁动作予以训斥,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根本不会集中心思听老师讲,甚至与老师对着干。因此对学生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反复多次,而不是动辄漫骂、体罚学生,伤害学生人格。
  
  三 教师需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有文明的行为习惯、一丝不苟的工作热情、对学生对同事执着友爱、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信任:谈吐文雅、衣着整洁,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和谐。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粗鲁、吸烟、衣冠不整,则要求他的学生做到文明、整洁、不吸烟、不准带零时进校等,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 进一步强化师德价值取向.使其回归本位
  
  当前,对教师的评价大多还停留在分数、升学率上,使得师德部分地扭曲。因此,进一步强化师德,并把师德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师德回归本位,使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作者通联:616250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科学家们求真理,顽强不屈,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化学
期刊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最无私的职业。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为师的标准就更高了。教师必须是全方面的人才,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要提高,靠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出人才,出好人才靠的是教育,而教育水平的提高靠的就是我们人民教师。我们人民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啊!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好教师呢?我以为做一个好教师首先
期刊
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方面人才来建设。要想我国在世界上不落后,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现代素质教育正朝着目标的多元化、教法的艺术化、内容的现代化,过程的个别化方向发展。创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教师,因而,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型教师  在新时期,创新型教师应当准确地把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方法,认真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不断进行研究、实践、反思,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
期刊
什么是课堂?专家学者们这样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应是学生生命涌动与发展的平台。  是的,课堂的涵义应该是师生生命的互动,精神提升的场所,在这个氛围中,各自的心灵是平和的、平等的。  学习的三步曲中,课堂教学是关键的一环,笔者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当然这是应该的,但我们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一个方面——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即使在一些公
期刊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
期刊
有效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一种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也是一种坦诚、包容的学习文化。我校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促进教研活动的经验。    一.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具有群体互动性    不以行政领导为核心,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都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甚至组织、主持教研活动,形成互为主角、互为配角的积极依存关系,推动教研组向互动互惠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强化教研组的教
期刊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乐学,必须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学生喜欢老师,喜欢昕你的课,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数学本身难学难懂,若老师经常板着脸,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甚至不懂装懂,不但学不好数学,更不会对数学感兴趣
期刊
“乐考”是乐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它的宗旨是通过考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进一步增加情绪体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乐考”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操作考查    应用操作是知能转化、学习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手段。操作考查,作为考试形式是对传统的试卷考试的大胆改革。  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期刊
时移世易,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时尚,托言空疏的“人文”取代了基本的语文“训练”。翻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希望在众多新名词、新概念中找到“训练”二字,总算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篇仅此一处提到“训练”,而且还是捎带提及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