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合作再升级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年努力布局,泛珠区域合作将向更深层次拓展。
  10月13日,在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内地九省区(闽、赣、湘、粤、桂、琼、川、滇、黔)和港澳地区行政长官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年-2025年)》,决定打造泛珠合作“升级版”。
  泛珠区域合作囊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中国1/5的国土面积,超过1/3的人口和约1/3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2004年,泛珠合作从广州开始,到2014年,第十届泛珠大会再次回到广州举办。历经整整十年时间,泛珠三角“9 2”经济总量增长3.8倍,区域间的经济、社会、人文交流快速飞跃,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站在新的发展高度,泛珠合作深度将从何处开始?
  争取国家战略
  对于“升级”路径,各方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是,推动泛珠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泛珠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多年来却一直停留在自发自觉的层面,各方人士谋求国家战略的声音一直存在。
  早在2004年,第一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时任暨南大学校长的刘人怀就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对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这一视角看,应将“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提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以更有效地统筹区域内各省区的合作与发展。
  2006年,泛珠合作首个纲领性文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提出,要争取国家支持,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8年版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首次提出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今年10月12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第十届泛珠大会开幕致辞中再提出,要努力使泛珠合作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10月13日签署的第十届泛珠大会签署的行政长官联席会议纪要中提出,今年泛珠合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由广东牵头,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时机,积极主动反映诉求,争取将泛珠合作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或可全方位开放
  目前,泛珠合作相关各省份都参与到不同的国家级区域战略中。其中,东部、南部被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纳入;西部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有云南、四川。北部被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有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中部则有主要由两广共同建设的珠江-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规划于今年8月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尚在编制之中。区域经济格局与10年前泛珠区域合作刚刚发起时大为改观,这同时也意味泛珠的对内对外开放将出现新的变化。
  国家发改委国土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在多个国家战略环绕的前提下,泛珠作为一个区域合作架构,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接轨。
  这使得泛珠的开发开放增加了多种可能性,而不只是向南开放一个方向。
  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认为,泛珠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合作,在众多国家区域战略的环绕下,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比如贵广高铁以及沪昆高铁的建设,将使内陆腹地与出海口更好地联系起来,这样云、贵、川地区发展也有了珠三角这个出海口,这些地区可以更好地向东开放。
  至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因为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成都等地已经开通了发往新疆、欧洲的货运列车,这样未来云南、四川等地也可以向中亚、欧洲开放。
  另外,云南也可以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利用孟中印缅走廊将货物走出去,继而打通广西、云南、贵州往越南、新加坡方向的交通贸易渠道。这样就形成了泛珠地区往欧洲、中亚、美洲、东南亚、南亚全方位开放,形成了一个新的开放趋势。
  完善合作协调机制
  相比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目前泛珠合作仍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各方利益分享和协调机制不健全,跨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多名官员、学者在本届泛珠大会上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为深化泛珠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在合作机制方面,泛珠已经建立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和经贸洽谈会两大平台;设置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政府秘书长协调、日常工作办公室及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合作协调机制,且已在广东设立了泛珠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各方也分别设立了泛珠合作工作机构。
  据了解,接下来泛珠区域还将进一步做实行政首长联席会议,适当延长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会期,结合年度合作重点项目和重点事项清单,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办成研究泛珠区域重大项目、重点事项的“办公会”、“拍板会”。
  各方还将加强泛珠论坛的市场化和品牌化运作,将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学术界领袖等引入泛珠论坛,研究设立泛珠论坛理事会、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域合作与发展交流平台和重要的民间智库。
  同时,各方还将研究成立泛珠合作基金,出台鼓励泛珠各方在固定会址建立办事机构和企业总部的扶持政策。
  (本刊编辑部摘编)
其他文献
2013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10.8%。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示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从构成PMI的各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等反映需求面状况的指数均在下降,产成品库存和采购量等反映库存的指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最大的危险是不确定性。一个模糊的利好信号,可能比一个确定的利空信号更容易引发市场担忧,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经济是一首“冰与火之歌”,减速增质是核心关键词,经济结构凤凰涅槃,经济转型万物生长。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心存忧虑,一部分是因为对增速下滑感到忧虑,更大一部分则是因为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缺乏信心。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是改革,缺乏信心既可能是对改革内容不满意,也可能是对改革
中国有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每天都要与这几样东西打交道,其中食用油的作用不可小窥,它即增加了饭菜的色香味,还提供了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食用油来自多种动植物,类型繁多,成分各异。近年来,随着地沟油、口水油等问题油不断曝光和人们对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食用油安全已经成为日常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渐渐地,选择哪种类型的食用油更加健康、更少风险,也成为让人头痛的问题。  日前,《财
缅怀仲勋大哥(文内诗选)   ◆历尽沧桑国魂在 精忠报国龙子孙,人民万岁史永载,五千年文明中华,历尽沧桑国魂在。  ◆百年国难谁拯救 落后挨打受欺凌,谁拯救百年国难?人民领袖毛主席,马列映红华夏天。直面国难山河碎,天怒龙跃井冈山。三座大山帝官封,炎黄子孙齐奋战。  ◆烽火熔铸新江山 年少峥嵘十三岁,马列引路红陕甘。两党风云聚兵变,红旗汇向陕甘边。中央长征落脚点,领抗战圣地延安。三战三捷胡宗南,十擒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称“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其中,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GDP增速6.7%。从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6.7%,三季度6.7%。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
场外交易市场,异军突起,先后诞生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多达30余个股权交易市场,市场竞争白热化,“暗战”日益升级。目前,我国场外市场发展很不平衡也很不协调,社会对场外市场的认知也是朦朦胧胧,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场外市场,无疑成了资本市场的新宠儿。我国场
2014年10月份,美联储结束了实施6年的资产购买计划,本文整理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和影响。  一、经济危机以来美联储历次量化宽松盘点  (一)2008年11月-2010年3月,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  政策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由于金融机构资产损失严重,主要经济体需求持续下降,美国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货币市场上联邦基金利率升至6%左右,超出美联储原定
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势在必行。  对于各方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目前该会议仍在准备阶段,具体召开时间尚未确定。不过,随着全国推进城镇化工作时间表的确定,预计接下来相关工作会有序展开。另外,对于全国城镇化规划的具体内容,目前多方也已达成共识,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两大方面。  城镇化第一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
政府、社会、公民应该三方面联动,以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  每年全国两会召开时,媒体记者“围攻”代表、委员采访成为了一大亮点,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在两会现场看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正被中外记者“包围着”,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每年的两会期间潘庆林委员就成为了中外记者关注的“两会新闻人物”。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每年的两会期间都会提交多个重要的提案,今年两会期间,潘庆林则提交了给
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中国如果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如何实现整体价值链的升级将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前堵后追”之势。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