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概念的转变与复归

来源 :岭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概念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汉代、两宋时期分别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义"概念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义"在被人们理解和践行的过程中被扭曲,到了清代有了第一次对"义"概念的反思和调整。而近代社会思潮激荡,各种意识形态进行碰撞,"义"概念的重新定位及复归问题到了现代被大家所关注和热议。对"义"概念深入研究可以更好为当下服务,让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践行"义"。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8所大学的信息安全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为国内大学加强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网站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美国大学的信
热成像技术是运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现场网络把温度传感器阵列以及温度变化值转换成直观的彩色图像的一种现代显示技术,用于钢铁连铸生产过程的恶劣环境。该技术利用埋设在结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以2009-2013年石墨烯研究与应用领域近6万篇文献为基础,对石墨烯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从文献计量角度,对石墨烯研究的国家、学科、研
辽宁农业信息化网站平台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结合辽宁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以标准化、统一化、科学化为依据,从网站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本
使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Si O2纳米粒子(SNPs)进行表面改性,获得带有双键的功能化Si O2纳米粒子(F-SNPs),然后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在F-SNPs分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