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境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文本中进行语言训练,早已是司空见惯的教学方式。但如何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英语知识,从而达到触景生情,融情入境的目的,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到表达中去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阅读课中的应用作以下几点研究:
  一、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英语作为一门供人 交流使用的学科更加离不开生活。基于此,身为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师要懂得应用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比如,在生活中,学生对野餐很熟悉。在教授
  《Will you help me?》一课时,学生在学完“What about…?”这个重点句型后,我就创设了一个“我要去野餐”的情境,引导学生使用这个重点句型为“我去野餐可以带哪些东西”提建议。再如,在教授《I’m Sam.》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乘坐公交车的生活情境,我变身公交司机,学生通过使用“Hello”和“Goodbye”这样的句子,摇身一变成为我的乘客……诸如此类的生活情境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情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大大培养了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二、通过直观情境,提升思维能力
  教育家杜威说过:“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能使他们将抽象与直观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如,在英语阅读课中,学生不是很明白 evening和night的区别。我们可以展示时间轴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词。再比如,对于有些冗长的课文,学生通过初读来理清思路是很难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填写调查表等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了解文本结构,而且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梳理英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语言情境,引发深度思考
  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往往可以强化情境、渲染情境氛围,使情境表现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将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主动进入到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学习《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一课时,学生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已经进入到文本情境中,感受到了环境的吵闹。紧接着,教师再通过这样一个问题:If you were Amy, what would you do?就成功地创设了另一个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形成他们与文中角色的情感共鸣。另外,再设置几个有效的问题链进行追问,深挖文本内容,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启发高阶思维。在练习完重点句子后,教师追问:Why does Amy say “half past eleven”? Why is it so noisy? If you were Amy, what wouldyou do?这些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通过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发散性思維、想象力、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四、融入角色情境,强化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扮演角色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这种“有我之境”的角色效应,易于激起学生对角色的喜爱,从而乐于扮演角色。在英语阅读课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分角色朗读、表演文中人物和创编表演对话,都能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活泼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还可以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这也体现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理念中“意境广远”的特点。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让情境之花在课堂中灿烂绽放。
其他文献
每年夏季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那么,你知道“三伏”是怎么来的吗?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被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  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着银子,苦思冥想了半天,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的办法。  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個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教师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Scratch编程因其具有可视化、积木搭建式的特点而成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的理想载体。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思维的概念、与Scratch教学的结合,通过Scratch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让计算思维真正在课堂中可见,并提出教学反思和相应建议。  一、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及Scratch课堂教学
[摘 要] 教师反馈是提升教学效能的核心关键。研究通过梳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要素,辨析评价和反馈的差异,并结合教师反馈素养的最新研究框架,立足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创新教学、引领生态发展的能力素养新要求,编制了教师反馈素养的测评量表,并进行了两阶段数据采集与分析。第一阶段,验证量表的信效度合格性;第二阶段,分析1360位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数据。研究发现:教师反馈素养包括技术提供反
[摘 要] 研究以教育社会学为视角解读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发现来自不同层面的利益裹挟虽为STEM教育赢得迅速完成从教育思潮到课程实体演进的外力支持,却也产生了更隐蔽的工具理性压制与育人价值缺位,使其成为新自由主义下市场操控教育的有力工具;亦使STEM教育本身走向了育人目的市场化、课程价值政治化以及开发技术标准化,偏离“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初衷。这启示我国STEM教育在本土化建设中,应跳脱舶来的
從前,有个财主姓丁。
段落一  江苏扬州个园,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