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教学中的导行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思品教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出现了重知识、轻导行的现象。思品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从依靠课堂、依靠实践、依靠考核等方面阐述思品教学中导行的重要性。
  【关键词】导行;课堂;实践;考核
  思品课教学可分为三部曲:激情——明理——导行。其实激情和明理是导行的前提条件,导行才是思品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自身的行为表现,因此思品教学中的导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思品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重知识、轻导行,导致思品教学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注重思品教学中的导行,来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要利用课堂,搭建“导行”的舞台
  如果把思品课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其中的“怎么做”就是导行部分,一般情况下,教师只看重前两部分的讲解,但对于“怎么做”却不够重视,往往是草草收场。因此要通过对导行的重视。试图在思品课上搭建“导行”舞台。要明确“导行”的分类,教材中所包含的导行,一般是显性导行和隐性导行。对于显而易见的显性导行,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去做。例如,在讲《孝敬父母》这课时,从“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这段的理解,我们发现文中的显性导行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例如讲解《关爱集体》这一章时,由“如何关爱集体”具体到“该如何使我们班成为文明班级呢?”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要针对性地从小引导,以小见大,化大目标为小目标的根本策略。
  其次,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导行”方法,避免空洞说教。
  一要采用情景式导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设计问题、创设情景,再由学生进行解答。如讲解《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时,用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这一段视频,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然后运用幻灯片提出问题“作为一名学生,自己的责任有哪些呢?”以此引出文章主旨:“角色责任”就是学生应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关心帮助他人、进而去关爱社会。
  二要采用游戏训练式导行: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导行,例如,在讲解苏科版课文《自尊自信》时,可以采取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讲授,“山羊和长颈鹿谁的优点多?”分别让同学们扮演山羊和长颈鹿的角色,寓做于乐。以游戏等形式来训练学生导行。
  三要采用辨析式导行:可以分配给学生一些问题或是任务让他们独立解决,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过程,辨别事物的真伪,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德行为。
  此外,还有榜样导行、规范导行等等,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用导行的方式。通过课堂上的“导行”小舞台,使我们在社会这个“导行”训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通过实践,拓宽“导行”的途径
  如果把课堂比喻成“导行”舞台,那么,实践就是“导行”的基本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思品课教师,除了要讲授思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着眼在学生的行为上。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八年级思品《尊敬老师》这一课时,不仅要了解怎样尊敬老师,还要布置行为作业,要求学生做一件尊敬老师的事情,并给予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尊敬他人。再如,讲解九年级思品第三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组织学生充当小摄影家,走出校园,看一看、拍一拍家乡的新面貌。让他们了解正是由于改革的开放,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让学生在摄影中油然迸发出一股自豪之情。
  又如讲解《保护环境》这一课时,让学生调查他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污染环境对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危害,最终让他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爱护环境重要性,并让学生养成从小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习惯。这样,不仅在实践中使“导行”得到了拓宽,而且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定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信念。
  三、要运用考核,调控“导行”的手段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要改变现在的思品考试存在的重知识、轻行为的现象,要对学生行为上进行考核。思品的最终成绩应当包含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行为等第。所谓行为等第是由具体的行为表现来决定。在班级中,有的同学思品考试,分数虽然不是一流,但是思想水平却是一流,他们关爱班级、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从不迟到早退。相反,有的同学考试分数一流,思想行为却差强人意。如果只从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思想品质,显然是不合理的。
  思品考试包括行为表现,无疑是“导行”的调控手段,从而提高思品的教学实效性。由班主任来进行优、良、中、差等第的行为表现划分,教师本人确定实施方式。虽然行为表现的考核主观性较强,但是只要通过努力,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思品的教学不仅是传授思品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思品课堂中实施行而有效“导行”手段,并把“导行”落到实处,通过课堂、实践和考核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优化他们的思想品质,体现出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专题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胡卓群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孟庄中学)
其他文献
1.注重创新。特别欢迎有创新性、突破性的对课程改革有独立思考、精僻见解的文章,字数不限。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探究创新、走进生活的过程。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寻找到一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如何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来有效地优化教学课堂。  一、提问要与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兴趣  如果我们设计的提问与我们创设的语言情境相结合,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