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顺应自然,人人皆可长寿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同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穿衣服、体育锻炼等,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黄帝内经》说到一年四季有变化,人们的作息也要与之相适应。春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萌发,生机盎然。人也应该缓过神来,晚睡晚起,多在户外活动,以舒展一冬没有活动的筋骨,活络气血,排出冬天积郁在体内的浊气。夏季到了,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生物尽力吸收阳光、水分,制造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人们也应随着昼长夜短而晚睡早起,相应调整劳作时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虽然秋风爽人,但也隐含着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杀机。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最好爬山登峰,居高远眺,不仅考验呼吸道,也锻炼心脏功能。严酷的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动物多蛰伏,或减少运动量。人们宜早睡晚起,深居简出,多晒太阳。
  总之,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可以改变,人也应该适应环境。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养生道理。
  
  小贴士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天人”不能合一的表现。比如,北方人过不惯南方的冬天。按理说,北方零下十度二十度都过来了,南方零度倒过不去了?其实,这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潮湿,同样的温度,北方人在南方就会觉得阴冷不爽。而南方人到北方生活,易出鼻血,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这时候,只有进行相应的锻炼,才能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
  
  养心最好的方法,在于培养爱好
  
  中医一贯强调“养生之要,首在养心”,但这个“心”具体怎么养,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实,爱好养生法是不错的选择。即从养心的角度来养生。人要有所依托,有一种健康的爱好,这样才能保持对社会、对生活的兴趣,进而使身心健康。
  
  练习书法
  练习书法讲求姿势正确,即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要求平气凝神、排除杂念。表面看起来挥毫起笔只有手在动,实际上是手指、腕、肘、肩带动全身的运动,将精、气、神全部倾注于端。整个过程酷似打太极拳,又像练气功。意力并用,动静结合,既增强了手、脑的协调能力,又锻炼了四肢的功能。可以说,书法不但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健身活动。
  除了书法之外,绘画、垂钓、养花、下棋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大家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来,从中选择一种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绘画
  绘画既是一种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也是一种运动方式,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要用全身之力,聚精会神。手指、手腕、肘、肩同时运动,协调一致。粗犷之处,一挥而就,大刀阔斧;细腻之处,犹如发丝蝉翼,一丝不苟。当一幅满意的作品完成时,又会产生一种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感,有益身心健康。
  
  垂钓
  垂钓可谓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对于净化人的心境、锻炼人的意志有着神奇的作用。钓鱼者要有很强的耐力,这是一种体能的消耗过程,又是心态的调整过程,也是培养毅力的过程。
  
  养花
  养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劳动。浇水、施肥、修枝、灭虫等,劳动强度虽然不大,但可舒筋活络,解除疲劳,增强体内新陈代谢。特别是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花草,发芽吐绿、花蕾绽放的时候,那种愉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下棋
  棋类是被众多人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斗智的艺术。茶余饭后,两军对垒,杀上几盘,不仅能调节情绪,增长智慧,还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其乐无穷。
  总之,我们要经常参加一些动脑、动嘴、动手、动脚而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技巧,而且能愉悦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小贴士
  人生在世,要懂得培养自己对生活的兴趣,积极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不珍惜生命,生命自然也不会珍惜你。
  
  少吃油腻食品,做个长寿之人
  
  一个人的寿命与饮食有极大关系,凡是长寿的人,在饮食上都非常讲究。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寿命自然不会长久。因此,大家应多吃素食,这对于养生保健有极大的帮助。
  其实,关于素食增寿的言论,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只是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罢了。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关于长寿秘诀问题时,曾特别强调“薄滋味”。所谓“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饮食不宜过咸,另一方面是主张以素食为主。另外,元代养生家朱丹溪也对素食推崇备至,他在《茹淡论》一书中说:“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中医研究证明。饮食过于油腻确实不利人体健康。据专家调查发现,食油量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等相关。合理的油脂摄入量是用其供给的能量来衡量,即占膳食总能量的20%~25%,而我国有的地区已超过25%甚至30%。上海市的资料还说明,随着动物性食品及油脂摄入量增加、谷类减少,居民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小贴士
  我们提倡素食,并不是要大家放弃所有动物性食品,放弃油脂,每天用蔬菜和水果代替所有的食品,而是要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基本的需要。否则,营养不均衡。对健康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于孩子,单纯、过分的素食甚至可能对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2011年元旦前夕,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以避免“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
期刊
说起天津,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的名字和北京联系在一起,的确,在天津的历史和文化里,有很多部分都和北京有关系。如果把这两座城市比作兄弟的话,天津更像是一个顽皮的弟弟,在它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生活的趣味。    把笑声带给世间的老人  天津作家林希曾经写过一本著作,叫做《天津话逗你玩儿》。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林希认为,天津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倍儿逗”,即便是在读音上,天津人都能找出些乐子来。作
期刊
在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谲而不正”,楚庄王在当时中原人眼里算是“非我族类”,宋襄公傻得有些可笑,秦穆公功业偏于一隅,唯独齐桓公才是货真价实的一代霸主,以至孔子称道他“正而不谲”,孟子讴歌他“五霸桓公为盛”。   齐桓公的“正”,说白了也很寻常,就是他的处事从根本上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节制,凡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用最佳的方式实现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用今天的话说,
期刊
前些年,香港的古装戏在大陆特别火。那几年,香港出了多少古装戏?比如《戏说乾隆》,内容完全是乱写的,不是说历史上真正的乾隆,但让他穿上古装,说明香港人内心深处还是有历史情结。同样一个故事,讲一个香港老板有了私生女,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穿上古装,爱看的人就多了,这就是历史情结。虽然是香港,但毕竟还是中国人,文化心理还是有许多接近的地方,比如说,孙隆基写的对中国人的解读,全中国,包括港澳台都适用的。 
期刊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恩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也
期刊
如果要给这个古老帝国的开放历程找到一个象征性起点的话,那么1862年是恰如其分的。这一年的6月11日,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包尔腾,踏进了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49号的总理衙门东院,开始了他给同文馆学生的第一堂英语课。    这是一座“按照北京标准的样式建造,地面用砖砌成,屋内的装饰也很少”,由一层平房围合而成的小院。它的前主人——大学士赛尚阿,曾是一个固执的排外主义者,他在1846年5月8日写给道光皇帝的
期刊
古往今来,在风雷激荡硝烟四起的历史关头,多少英雄豪杰长剑匹马,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百代流芳。然而同时,还有另外一些功败垂成的悲剧英雄,令人扼腕长叹。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便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忽如大厦之倾,死于非命。而更发人深省的是,他们都壮心填
期刊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古人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今人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就连孔夫子也曾站在江河之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提出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历史宏论。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仔细想想,这话所蕴甚丰。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唐人常建诗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的都是山和水的风情灵性,与智者、仁者几有
期刊
自古江南出美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绍,一个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宝地,得江南水乡之灵秀,育千古美女之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里曾经产出过美女西施、孝女曹娥、情女祝英台、才女唐琬、侠女秋瑾。人们把她们统称“五女”。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女才。她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至今还荡气回肠的故事与传说。    美女的沉鱼之姿    世人多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子的美丽,事实上这两句话说的
期刊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道”始见于西周金文,以“首”表音(古音“首”“道”相近)。“道”就是现在的路,其意义引申开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