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切口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鼻腔通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患者鼻腔通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69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研究组35例。研究组行改良切口鼻中隔成形术,对照组予以传统Killian切口单纯鼻中隔黏膜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术中资料(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暴露情况及黏膜完整性)、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通气功能[鼻阻力(NR)及鼻腔最小截面积(NMCA)]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RI、CT、X线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观察患者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对脊柱结核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65%、68.88%、72.33%,MRI对脊柱结核检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9%、79.69%、9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6例双侧NG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VEGF、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脑钠尿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48例RHD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比较手术前后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变化;观察并分析BN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后6个月时R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US-FNAB)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120例US-FNAB细胞病理报告,同时对比分析42例外科手术的组织学病理报告。观察US-FNAB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120例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77例;细胞学与组织学病理结果对比,敏感度为97.06%,特异性为98.70%,诊断符合率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7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37例患儿中515例(95.9%)异物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5例患儿胸外科手术取出异物,12例患儿自行咳出异物,5例(0.9%)患儿行气管切开术取出异物。1例患儿术后死亡。结论气管切开术在异物取出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呼吸困难,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行青光眼手术的1 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结果128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后滤过泡感染例数为118例,感染率为9.22%。患者入院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1~1.0,感染控制后视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