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7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的建筑水平和工艺得到了不断提高, 这就对施工设计、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高层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科技含量高,施工复杂,必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把握重点工序的施工技术,与此同时,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整体的质量控制,应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进行优化施工。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科技的持续更新,高层建筑施工必然要求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对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混凝土会因为时间和天气的问题而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升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技术开始之前,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自身特点来配置和选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等级,并进行有效的强度试验,通过合理的配合比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沙石、水混、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关于混凝土泵送技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流程。因为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泵送。
  2、高层建筑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层建筑的钢筋结构施工中,一般情况下是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安装施工的。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结构的吊装、测控、焊接、安装、拆除等程序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钢结构为框架,通过斜撑、核心墙以及钢梁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的质量稳定,进而再通过楼面钢板的铺设和混凝土的浇筑来加固整体的建筑结构。
  3、高层建筑的地基与测量。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施工中,如果高层建筑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高层建筑预制桩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程,预制桩的质量也很有保证,鉴别承载力方法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有较大的承载力,预制桩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贵、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以应采用现浇桩进行地基的施工,现浇桩适应性强,噪声小、造价低,可以作为发展重点,并努力实现机械化。当基础埋置特别深时,在施工技术上困难大,并且不易保证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7 层的高层建筑,该建筑总高度为85m,建筑面积为45 585.5m2。本高层建筑工程有地下室两层、两层裙房。其中地下室层高为4.2m,用于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裙房层高为4.5m,用于商业用房;3 层~27 层层高为3.0m,用于住宅。本建筑工程的裙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其余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柱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核心筒基础为筏板基础。
  2、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1)脚手架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外架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在基坑边的回填土上开始向上搭设。浇筑砼搭设满堂脚手架,内装修搭设活动架。外架安全防护采用密目安全网,本工程架子工程采用Φ48×3.5 钢管搭设。为了能确保本工程脚手架满足施工要求,搭设脚手架前先熟悉施工图,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形式,如几何尺寸、门窗口、阳台位置及建筑物周围的地基等情况,编制脚手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批准。對脚手架基础要求,脚手架立杆下沿纵向铺设通长50 厚木板;沿脚手架四周设置排水沟;垫板不晃动,底座不滑动、不下沉;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回填土面层铺一层混凝土垫层。回填密实,无下沉、积水等现象。脚手架搭设要点:搭设原则为横平竖直,拉结安全、防护可靠;脚手架搭设允许偏差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斜撑杆的布置密度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双侧对称布置;连接点为垂直方向每隔两步,水平间距3~4 根立杆设一处。
  (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能有效地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及刚度,以及确保混凝土出模后的整体效果,本工程梁板模板体系主要采用18mm 胶合板和ф48 钢管支撑模板体系。模板安装严格按模板设计施工,模板相邻高差不超过3mm,所有节点必须逐个检查是否拧牢卡紧;在使用模板前,均刷隔离剂,使用后及时清理归堆备用;严格控制模板和立柱拆除时间,顶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75%以上方可拆除。
  对于本工程中悬挑结构以及跨度达8m 以上的梁必须确保其达到100% 设计强度方可拆模;模板的装拆和运输应轻放,严禁摔砸,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上料要分散堆放,在支撑过程中必须先按顺序将每个柱网的水平支撑及斜撑逐个安装好,以保证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模板拼缝处要逐个处理,为保证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能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所有模板的拼缝处均用双海绵嵌缝胶粘贴密实,防止梁、柱阳角处因漏浆引起的漏筋和不密实现象;每层楼的梁、柱模板同时支撑好,以免因二次支模造成混凝土漏浆和表面不平正现象。
  (3)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本工程的整个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从材料进场、存放、断料、焊接至现场绑扎施工,将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层层严把质量关的质量保证措施。针对本高层建筑特点,对于钢筋工程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钢筋加工、连接及绑扎施工中应注意: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麻孔斑点、无油污、不得使用带有颗料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2)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的规定执行,同时满足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对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为+10mm,对箍筋边长应不大于+5mm ;钢筋加工后应按规格、品种分开堆放,并在明显处挂牌标色,以防错拿; 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钢筋焊工焊接前,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对于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在同构件上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相互错开;而在冬期、雨天进行钢筋焊接则要按规范要求和钢筋材质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对柱梁节点、墙梁、柱墙节点等部位的钢筋绑扎,施工前应详细明确绑扎顺序,钢筋工长和质量员应层层把关,以防出现钢筋规格错项和钢筋根数错漏;另外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垫块;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设专职钢筋工看护,对偏移钢筋及时修正。
  (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本工程所采用混凝土,其骨料级配、水灰比以及其塌落度、和易性等,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配和试块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 2)混凝土的拌制,必须注意原材料、外加剂的投料顺序,严格控制配料量,正确执行搅拌制度,特别是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搅拌车现场停留时间不能太长,以防砼搅拌时间过长和砼坍落度损失而影响砼质量; 3)本工程严格实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经过技术、质量和安全负责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如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技术与安全交底、机具和劳动力准备、柱墙基底处理、钢筋模板工程交接预应力筋铺放、水电、照明以及气象信息和相应技术措施准备等等,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签发混凝土浇捣令进行混凝土的浇捣; 4)本工程浇注柱、墙砼高度进行严格控制,以防砼离析。柱、墙混凝土的浇捣严格分层进行,并严格控制沉实时间。钢筋密实处,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确保混凝土的浇捣密实;对于出现冬季、雨天浇注混凝土施工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质量与安全。浇捣时的振动采取插入式振动器,局部采取插入式和附壁式共同振动的方式解决。在浇捣时,电梯门洞两侧混凝土同时浇注,以防侧模单侧受压造成位移、漏浆及炸模等事故的发生。预留洞口两侧适当加长振捣时间,以使模板底面混凝土浇注密实; 5)在混凝土浇捣后由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技术负责人和质量员负责监督其养护质量;混凝土在浇注12h 后即行浇水养护。对柱墙竖向混凝土,拆模后必要时用麻袋进行外包浇水养护;对梁、板等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同时在梁板底面用喷管向上喷水养护; 6)同时在混凝土施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参考文献:
  [1] 郑建国,潘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经营管理者. 2010(08)
  [2] 宋鹏飞.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内涵,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内涵;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and analysis of the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建议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
摘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软件”(包括:操作程序,数据处理,及结果的产生)进行开发和利用,提高检定员的工作效率,为法定计量检测机构广泛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起到推动的作用,有利于计量事业的全面的更快的向前发展,同时更好的服务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计量标准;软件;开发;经济建设  Abstract: Software using computer techno
摘要:桩基钻芯法检测是一种能够反应桩基整体质量的一种检测方法,属局部破损检测法,它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桩基质量检测工作中。本方法能够较客观地判断桩身的完整性、混凝土强度、桩长、桩底沉渣厚度及持力层性状能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对基桩钻芯法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是客观反应桩基整体质量的前提。本文针对钻芯法检测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桩钻芯法检测质量控制   Abstra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信用户数量也出现持续增多的现象。电信用户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光传输网络范围及规模的扩大,由于光传输网络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管理工作繁多,因此采用传统的网络管理手段,已经无法应对诸多的管理问题。集成维护系统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网络管理手段无法解决的事情,而且可以更好的维护整个光传输网络体系,提高光传输网络体系的管理水平,使光传输网络的管理达到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生物性行为中的意义,以期对宫颈癌的预后评估和指导临床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bF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别研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微血管密度及bF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有关;bFGF阳性组微血管密
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几种方法。主要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和评价。目前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主要有实验性(药物性)模型、自发性(遗传性)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于局麻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切割吸引器切除瘤体,开放病变鼻窦,清除窦内瘤体及分泌物,肿瘤基底部及可疑病变处辅以射频治疗,病变部分累及上颌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