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教学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画是儿童以绘画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的七彩画。它是儿童思维的呈现,具有直观性。在儿童绘画中,表达能力主要指的是儿童绘画上的艺术表达能力,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面对活泼生动的教学对象和近年来日益繁荣的儿童画创作,如何有效开展儿童画的课堂教学?
  1 爱护童心,游戏绘画
  儿童的心是单纯的,儿童的画是朴素的,是靠直觉的。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当他们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就会充满喜悦和自信。充分尊重学生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大胆进行表现,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了。将儿童的本真表现出来,这是儿童画教学的第一目标。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在游戏的状态下,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事物,以他们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在教学中,顺应童心,去除教与学的概念,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游戏氛围,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最大限度地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夸大他们的异想天开,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以增强他们对造型和色彩的理解。
  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缺少绘画的方法与经验,虽然创意很好,想象很丰富,但几笔下去破坏了整个画面,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而自我丧失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不断换纸重画,搞得一团糟。这时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勇敢画下去,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画重在内容的创意表现,重在画画的过程,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因此,只有鼓励他们将心中所想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自我理解表达出来,将绘画过程当做游戏来完成,学生才会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作动力,学生的绘画潜能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才能为持久地学习绘画奠定基础。
  2 启发想象,创作绘画
  想象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时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分为重复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重复性思维只是将已有的资讯在头脑中重复的过程,而创造性思维是将已有的资讯经过加工、筛选,重新进行组合,产生新的资讯的过程。因此,儿童画教学中不只求其“形准”,而把教学重点放在鼓励儿童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创新过程上,“重其意而不扬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力求使学生能画出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象及自己的色彩。
  2.1 通过观察,开发思维
  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尤为重要。通过观察,学生能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形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教师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
  2.2 投其所好,启发联想
  大多数儿童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利用这一特点,课堂上为他们多准备带插图的故事书、画报,让他们听听、读读、看看。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让他们画出故事的结果,或是其中讲述的情节。虽然有些难度,但学生很喜欢挑战。这样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创作的欲望。
  2.3 选好命题,激发想象
  郑板桥说:“作诗非难,难为题。”好的命题能让人有“未饮先醉”的感觉。儿童喜欢想象,好表现自己,在进行命题绘画教学中应认真琢磨,仔细推敲,选择一些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个性,有想象空间的伸缩性题目,力求新颖生动,给儿童以美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创作欲望。适当的命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
  2.4 创设情境,激励创新
  情境教学是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创作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才能异常活跃和丰富;给学生创设一个天高海阔的创作情境,学生才能引发自己的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般认为创设游戏情境仅仅是激趣,但同时潜在的与所描绘事物内容有关的动作将会传递给学生,这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表演、欣赏、交流体验他们所要创作的内容,体验越深,经验越强,表现的欲望就越大。情境教学法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积累经验,功于绘画
  此“功”有两层含意。
  3.1 绘画基本功
  将儿童绘画作为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一种享受,同时将所掌握的各种绘画技术作为艺术表达的最有力的表现工具,应该是教师给学生从小灌输的一个学习目标。如果一味强调自由,强调想象创作,没有绘画的基本功,没有丰富的绘画体验及素材的积累,再好的想象创意也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的作品会像空中楼阁一样,也许会有几幅好作品,但是不会长久。因此,怎样将绘画知识与技能融于游戏绘画中,帮助儿童提高绘画水平,是教师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3.2 绘画成功
  虽然不提倡学生学画画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但不能没有目标。学画的天分是重要的,但还要靠后天的培养与努力。先让学生感受绘画的快乐,体验到绘画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变成永久的兴趣,并为了满足兴趣需要,树立起系统学习绘画艺术的远大目标。让学生从小享受绘画快乐的同时,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为他们艺术的人生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绘画的成功呢?首先是自我成功。儿童创作画的评价往往是成人眼里好的绘画作品,不代表儿童眼中好的作品。例如,教学计划中安排几次装饰画临摹与创作的学习,因为装饰画色彩对比强烈,夸张的几何形体,画面好看,容易出效果。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成功感。通过不同绘画形式,让学生在绘画体验中不断地释放逐渐成熟的力量,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培养他们多维的、多角度表达事物的能力。通过对以往没有尝试过的美术创作形式进行全新的体验和感知,让学生明白用美术来表现世界的多种可能性和丰富性。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绘画展览、比赛,通过外界评价让他们拥有成就感。再就是每个学期都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是创作之源,画家搞创作要收集素材,儿童创作画亦是如此。掌握的视觉元素越丰富,可供选择的素材就越多,创作就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儿童在创作时往往还不懂得怎样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不断积累经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儿童绘画素材的数量和质量,给创作提供丰富的源泉。
  儿童画创作指导是一门学问。指导儿童画创作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指导者应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特点加以恰当的启发而少定框框。儿童画不能速成,不能拔苗助长,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应该保护无定性,注意对儿童画创作的自由发挥,这样将会使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大大提高。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儿童每天都在感受时代的脉搏。指导者应从这些变化中找出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东西,努力指导儿童从中感受,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画作品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
推行素质教育,乃是完善人格、促进智能、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已为社会各界所共识。但素质教育的实施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除却传统惯性外,思想深处是对社会发展外部环境
英语阅读课内容丰富,包括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因此,英语阅读课无论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是德育能力都是尤
摘要 课后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然而有限的教师资源使得学生不能随时随地获得教师的帮助,从而制约教学的发展。在对移动答疑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移动答疑平台的硬件体系结构,并详细描述基于这一结构的移动答疑工作流程,以实现教师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答疑服务的功能。  关键词 移动平台;答疑;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针对高职高专教育验证性实验的局限,结合实例研究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和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