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心理暗示对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负性心理暗示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角度分析探讨高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为精准开展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平凉市1 200名高中1~3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SCL-90相关因子得分情况的变化分析负性心理暗示对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高一学生躯体化(t=4.663)、人际关系敏感(t=3.791)、焦虑(t=5.880)3个因子的得分情况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高二学生躯体化(t=4.894)、焦虑(t=5.350)2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高三学生躯体化(t=7.414)、精神病性(t=5.332)、抑郁(t=6.245)、焦虑(t=7.639)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高一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高二(q=4.545)和高三年级学生(q=6.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二学生与高三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034,P>0.05);高三学生躯体化(q=4.973,4.109)、精神病性(q=5.380,3.868)、抑郁(q=4.145,5.292)、焦虑(q=6.632,8.739)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P<0.05).结论 负性心理暗示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可能是导致其产生消极认知及行为应对,最终形成心理问题且长时间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高中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给与正向积极心理支持和引导.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当代教育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和深入,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也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就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知道思想
目的 掌握甘肃省高台县中小学生近视、龋齿、肥胖等重点常见病发病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9年高台县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