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辽宁省交通类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发展途径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体能对学生的健康、就业与发展意义重大。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简要介绍了职业体能概念,重点阐述了促进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的途径,并提出促进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注意事项,以为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类 高职 职业体能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81-02
  高职专业[1]是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上岗,学生的专业就业率高,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确定。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中海、陆、空各学校既有相类似的专业也有特色专业,怎样针对该类院校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满足学生职业体能发展,服务就业岗位素质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1 职业体能概念
  职业体能是指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技能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职业体能具有其明显的运动针对性、实用性和终身性等特点。
  2 促进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的途径
  2.1 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与就业”的新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教与权威,教师是体育课堂主角,忽略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少,学生被动接受多。构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与就业”的新模式,主要是一改以往教师“教”多,学生“学”少,不分专业统一授课,不管就业只管成绩的现象,转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专业”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体能发展”为目标的“四为”教学模式。据此,辽宁省交通类海、陆、空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所开设专业进行分析,详细划分各专业与学生就业的体能倾向,然后针对性进行改革。
  2.2 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
  “健康第一”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工作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体育课程还应该承载着“育人”重要使命,要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踏实做事的本领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高职院校[2]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交通类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就业岗位以一线工人居榜首,大多属于体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兼备。因而,该类院校的人才在体能方面的需求要严格一些、特殊一些。除了具备基本身体素质之外,职业所需身体素质更能服务学生的就业、发展与生活。比如,铁道工程系的线路工从事工作为检修、抬枕木、测轨距(轨道长度为其测量劳动量)等,需要的运动能力是走和搬运,身体素质为力量素质(臂力、腰腹力量)、耐力素质等。铁道运输的调车工作需要的运动能力为走、跑、跳、攀爬、平衡,身体素质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可见,交通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完成课程的统一教学任务同时,不可忽略学生专业差异所需的体能培养。调查中发现,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主要集中在三大球、三小球、武术、健美操、田径等项目上,依据学生发展、专业差异、就业需求完全重新设置课程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在现有课程上进行一定的改革确有必要。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课程有效性提高辽宁省海、陆、空三类交通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是改革的重要途径。发挥体育课程有效性[3]就是体育课程以实际效果为主,以提高效率、收到效益为辅。同时,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要体现针对性、职业性特征。
  2.3 根据职业特点,以“少投入多回报”的形式增设职业体育课程或开展体育内容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可见,体育能发挥重要作用。高玉莲[4]指出“学校需将一般运动能力和职业运动能力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服务作用,科学有效地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体育课程开展与学生职业能力结合情况不是很乐观,这与体育课程是公共课,各专业一同上课有一定的关系。按照学校职业特点开设体育课程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催化剂。但是完全依据学校职业特点,忽略学生自身特点与规律、不考虑学校实际情况来开展体育课程也会成为无稽之谈。以“少投入多回报”的形式增设职业体育课程或开展体育内容却属于比较实用而且有效的一种方法。比如:铁道工程的测量工主要从事观测仪器、立棱镜、提重物等工作,工作时间长一般为一整天(早6点到晚10点),野外作业,行走大约10 km。需要吃苦耐劳精神,运动能力主要体现在走和搬运,身体素质要求有较强的耐力素质、手臂力量素质。针对该职业,增设的体育课程或体育课程的身体素质环节可以依据其职业所需进行相应内容的训练与能力培养。如果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可以依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查,统计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针对共同点进行统一教学,针对不同点进行差异教学,做到区别对待。
  2.4 巧用体育社团与体育课程结合,促进学生职业体能发展
  体育社团是推动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是正规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体育社团则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开展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参与的学生群体覆盖面广,同时具备较强的凝聚力。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服务学生专业就业时所需体能的发展需要,课内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环节的设计、体育能力的锻炼不单一局限在学会上,还针对的是学生会学与会用。在体育社团中,学生可以将学会的、会做的运用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中。因而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相结合能共同促进学生职业体能发展。具体为:首先,体育社团的组织与建立除了体现出时代性、兴趣性、个性化之外,还应该融入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其次,体育部应加强对体育社团开展的与职业体能相关的体育活动与竞赛的指导。最后,在体育部教师参与指导的体育社团竞赛活动中,取得比赛成绩的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表现环节给予加分,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   2.5 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运动实践性[5]。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学会的不仅仅是这个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运动的能力,这是受用一生的技能。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特色鲜明,对职业体能发展需求针对性强。比如铁道运输类的供用电专业,可以开展攀爬类比赛;航空与铁道运输类专业可以开展礼仪、站姿类比赛;海、陆、空三类的检测与维修专业可以开展小肌肉群活动类或耐力性、克服困难性的体育比赛等。
  2.6 提高重视程度,开展职业体能特色汇报演出
  学生职业体能发展的好与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领导、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各自专业特点,开展职业体能比赛,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无形中提高学生对职业体能的认识。领导、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设计本专业体育活动方案,进行职业体能特色表演,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参与群体,对学生职业体能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按照专业特点,开展礼仪比赛、太极拳比赛、健美操与活动关节比赛、体能锻炼方法比赛、反应时体育活动比赛等。
  3 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注意事项
  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发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单一只注重职业体能发展,而忽略其他目标。所以,在促进其职业体能发展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育课程设置避免本末倒置。体育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特点、成长规律、兴趣爱好、身体健康效果、心理健康影响、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育人效果、学校实际条件、专业特点等综合考量,不能为了职业发展而忽略本质的健康。
  第二,倡导改变体育课程教法和考核方法。体育课程的教法要灵活多变,围绕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各自专业特点进行改革设计。考核方法不能单一,多途径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并将学生职业体能发展纳入考核内容。
  第三,注重双主体的均衡体现。根据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均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比重。新授课时教师主导比重多一些,学生主体比重少一些;复习课时教师主导比重少一些,学生主体比重多一些。
  第四,多途径多方式优化师资结构。倡导[6]专业结构倾向多样化、学缘结构最好远缘杂交、年龄结构均衡化、职称结构合理化,这样更有利于依据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各自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4 结语
  辽宁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各专业特色鲜明,对学生职业体能的需求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性。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服务职业体能发展,满足就业需求等可借助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有效性与实用性改革、与体育社团相结合、提高重视程度等多种途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 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6):43-47.
  [2] 程燕.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6-257.
  [3] 伞洪光.发挥体育课程有效性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15(6):58-60.
  [4] 高玉莲,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J]. 教育与职业,2012(2):43-44.
  [5] 陶克祥,杨国庆.体育课程的文化使命透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364-369.
  [6] 伞洪光.服务于学生专业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研究——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149-150.
其他文献
文章推导了简支梁桥在移动荷载、移动刚体和弹簧质量块三种简化车辆模型作用下的车辆-桥梁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编制了基于龙格-库塔法的车桥耦合分析程序,并结合算例比较分析了
为实时、精确获得空空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针对GPS和遥测原理,设计了GPS/遥测组合的空空导弹飞行轨迹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空空导弹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姿态信息,显示了导弹的飞行轨迹,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试验效率。系统成本低、工作可靠、飞行轨迹实时显示,解决了空空导弹在中长飞行距离时轨迹测量这一技术问题。
基于开源搜索引擎Nutch,通过修改、调整和创新研制了文中介绍的6搜——一个专门搜索支持IPv6协议网站的专用IPv6搜索引擎。6搜的特点和创新点有:采集IPv6网页的速度在每秒100
河都高速公路顺安至高岭段项目地形复杂、工程量艰巨,路线布设困难,如何选择最优的路线方案,是河都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工程概况拟定了两种路线方
文章基于广西与东盟十国在交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际,分析了广西交通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视阀下整体构建广西交通外宣翻译体系的相关策略.
文章针对铁路客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及月度比例系数法的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预测误差小、精度高、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可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每个粒子根据自己和周围粒子的“信息共享”寻优,达到全空间搜索最优解的目的。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寻优精度较低,结果易
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其强度高、原材料来源广、修建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的主导路面基层类型。但现行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组成设计指标、材料结构单一,致使所设计的基层抗
基于综合控制系统的测试需求,提出一种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可以实现对于综合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硬件部分以高性能的ARM芯片LPC2378FBD144为核心.通过1553B总线对各功能模板及
摘 要: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体育教学中,知识与技能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在体验和感悟过程中获得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都与学生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 教学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