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物理技术获得飞速发展,物理教学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初中物理作为物理教学的起始阶段,其教学质量与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初中学校以及老师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理技术与方法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初中物理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与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初中学校与老师积极探索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多,教学谍时少,二肴矛盾突出。一般而言,学校的物理溧时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来制定。而省教育厅颁布的物理课时标准普遍存和课时偏少的问题。省教茸厅颁布的谋时标准并不~定适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但是很多学校盲LI执行也是造成物理课时过少的原因之一。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很多学校反映,初中物理教学九年级至少有70个课时才能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掌计划和教学任务。此外,物理每周的课时少,但是,人均教学班数数量却增大,因此,造成物理老师在每个班进行辅导的时间短,作业批改和游解的工作量加大。等致r老师和学生交流机会的减少,这样也就为教师根据学乍的,相同情况进行课外辅导的机会减少。
  其次,错误理解新课标,新课标要求物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开拓学生视野。这本是好事。可有的教师依据这一点,整天让学生去观察,去调查,去查资料,去自制教具学具等,并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严重课业负担。有的教师则把课标理念和探究方法当作知识点来考查学生。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编得不严密,不合理,教材环节处置不好而有抵触情绪。新教材老教法许多教师只用新课标装点门面,实际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中那些精心设计的许多亮点,如“家庭实验室”“物理在线”“走向社会”等成r摆设。许多教师热衷于搞“双基”过关,对“题海”乐此不疲。应试教育唱着:E角,旗帜巍然不动。
  最后,对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实验内容教学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创新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在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初中教学中对物理实验和实践方面的内容也更加重视,认可了将物理理论与实验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普遍缺乏物理实验的教学经验,无法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其次,在我国许多的中学里,物理实验器材的配置往往不健全,相关的配套工作也很不完善,在偏远地区的学校这些情况更为严重。此外部分地区的中学仍旧采用老版的物理教材,对于实验方面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尽管部分学校按照新教材标准进行物理教学工作,但与实验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却完全不能达到物理新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对演示实验方面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其一,假设物理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刚刚接触初中物理知识的学生,他们对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了解是不全面的,甚至还会有着一些错误的理解。比方说,老师在给学生讲述光的各种现象时,经常会做这样的一个试验:准备一个小玻璃缸,然后在玻璃缸里盛满了水,在水中放人几颗橡皮,橡皮沉入水底,然后让几个学生分别用一根竹签来插水中的橡皮,这个时候,因为学生总觉得肉眼看到的橡皮的位置是准确(其实是错位的,不准确的),便轻松的将竹签插橡皮了,发现按照之前的位置判断.是不能准确的插中橡皮的。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发信号,如果按照错误的直觉的判断,是会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形成错误的判断的。接着,老师再将玻璃岗的水倒掉,再让学生按照直觉的判断,用竹签插橡皮.这种情况下。反而就成功了。通过这个试验.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光的一个特性——折射现象。老师通过这样的假设,将光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老师要努力假设物理情景,使物理教学内容变生动。学生就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达到教学的效果。
  其二,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相对滞后的问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学校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实验没备的投入.增强实验设备的配置要求。提高实骀设施的配置标准,完善实验设施。第二,采用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改进实验审,增加实验课程,切实完成“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等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第乏,加强对实验经验的总结归纳,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组织物理方面的促进师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实验.设计出符含本校学隹的实验方案。第四,加强教师实验观念培养和实验技能的培训。才能贯彻落实实验教学,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良好效果。
  其三,通过运用范例法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教材中关键问题的实例对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普遍性的东西至关重要,一些能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课题,可选择范例法教学。运用范例法教学应注意:一是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二是应注意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他们的基本经验,切合实际;三是要精选教学内容。选择可引起示范作用的最基础的知识,通过范例教学可达到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在讲授“并联电路的计算”中,可通过范例分析“串联电路分压,并联电路分流”的特点,并以此分析同类问题,对此特点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其间的普遍性,从个性转入到整体。用此法分析课题,范例应是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要求下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决不能只当“教书匠”,照本宜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物理教学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01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01
  [3]郭芬茹.浅谈初中物理教学[J].华章,2012(3)
  [4]张本卫.浅谈初中物理教学遇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2(6)
其他文献
摘要: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言文大意和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出现在试卷上的常见的实词,需要考生根据积累联系语境确认其具体词义;非常见的实词则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推断能力。推断能力的养成,除了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以外,也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  关键词:文言文 技巧 推断  一、借助字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
摘要: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刑诉法背景下,如何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在具体适用方面的出现的种种弊端,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取保候审 适用 问题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英美法系中的保释制度一样,都是一种审前非羁押制度,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保证人或保证金
摘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为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指引了正确的路子。本文简述了小学作文的写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 内容入手 心理规律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用发展性评价去激励学生成长、将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统一。  一、设计教学“多元智能”评价方案等方法多层面、多维度地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用发展性评价去激励学生成长;发展性评价是通过考查学生发展水平,去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既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又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正常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在讲世
期刊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经叫嚣:“钱学森无论放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正规的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会让这家伙离开美国。”但是,钱学森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突破层层阻碍,毅然从 美国回到了祖国的身边。试想一下,如果钱学森没有高尚的品德,没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他能回来吗?由此,想起最近一些新闻媒体的报到,当今一些学生想进一切办法要出国留学,其目的是将来好在国外找工作,原因是国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存在着“学困生”这类学生。如何来分析“学困生”存在的原因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成了各级体育教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怎样关爱、转化、改进、体育“学困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学困生 原因 教学 改进策略 探讨 教育  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未来造就人才。体育科目的学困生,可能难以成为全才,但不妨碍他们成才。目前
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目光盯在课堂教学上,也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 ,使阅读成为“悦读”,阅读是一种享受  “情趣”教学的内涵是:以情感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的轨道。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初中阶段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处于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们,自身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好奇心并不等于兴趣,要想学好自身不了解的事物,仅有好奇心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动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