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文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对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不断创新水文地质的勘察手段,提高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证,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本文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1;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187-01
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于项目工程的实施可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有利于提前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因此,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及掌握水文地质因素对岩土层的影响程度及危害,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控制工作,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项目工程的有效实施,为降低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1.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一定水平上促进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然而,水文地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若想顺利开展工程勘察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明确掌握水文地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措施给予有效解决。相对而言,地下水活动是影响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工程勘察过程中要明确掌握地下水位条件及其升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后续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是季节性变化,在雨季随着雨水的增多水位上升,反之下降。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具有区域性、渐变性特点,变化幅度较小,与天然因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相比,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幅度较大,造成的岩土工程危害也更加明显、严重。主要表现如下:
1.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受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多种因素交叉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何种原因,潜水位上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危害,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增强,岩土体发生滑移、崩塌等恶性地质现象,严重危害着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不同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随着工业化、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对地质条件的破坏尤为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会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如地裂、地面下沉、塌陷等等,同时,还会引起地下水源枯竭、水质变差等问题,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2 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岩土的屋里力学性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升降变化会导致岩土变形,使得岩土产生不均匀胀缩的现象,甚至会导致地裂,进而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不但会使得岩土体反复变形,更重要的是还会引起岩土膨胀收缩幅度变大,从而危害着工程地质条件,无法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妨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继续进行。在此情况下,相关勘察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对膨胀性岩土地进行勘察,加大研究力度,其中要格外注意对建筑现场的水文地質的研究和分析,完善勘察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岩土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此,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在对岩土的物理力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有着关键影响的地下水位这一因素,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充分研究。
1.3 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除了地下水位升降会对岩土工程产生危害以外,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其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动水压力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在经过人为因素改变后,由于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被外力破坏,同时在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在经过相应的反应和变化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岩土工程危害,严重制约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从而也会导致建设项目的施工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
2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处理措施
2.1 做好勘察的准备工作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具体开展监测之前,要充分勘察监测地点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不同的条件,同时重点关注施工地点的地下水位的相关状况。对监测地周围的状况及时又准确的了解,并且制定相应的勘察计划与应急措施,保证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2 规范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我国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需要规范有严格的标准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完善地质勘查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为有效的监督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规范的勘察体系对于地质勘察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完善的标准,是我国在地质勘查方面工作的规范标准。面对许多勘查工作随意性较强的情况,这种规范的标准体系,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标准,提高了勘察技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勘察人员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保证水文地质的勘察结果真实可靠。
2.3 严格勘察的技术指标
我国的水文勘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发展不断的得到完善。但是,依然要加强监测人员在勘察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熟知勘察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在进行具体的勘察工作时,严格按照国家的勘察标准,以及具体的施工计划进行工作,严格勘察的技术指标,不断完善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顺利的完成水文勘察的工作。
2.4 加强地下水状况的检测
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地下水位的勘察,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应的检测方法,充分监测地下水的变动、升降、性能等不同的指标,保证检测数据的合理性。进而选择适应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案。结合施工地点地下水的变动情况与变动规律,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预防地下水的异常变动产生的喷发的可能性,对于进行合理的预防与控制。一旦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便要根据基坑施工的深度,使施工的隔水层与地下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尽量较少喷发的发生的可能性。
2.5 做好水文地质的调查、实验与记录工作
为了保证勘察数据的可靠,一定要做好水文地质的调查、实验与测量。在进行具体的勘察时,根据不同施工地点的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指标以及监测仪器。对检测所得出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实验与核实,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记录,为后期的勘察与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数据保证。
总之,随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得蓬勃发展,水文地质勘察已经成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核心部分,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孙贵平.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6(20).
[2] 牟成志.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研讨[J].城市地理.2017(08).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1;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187-01
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于项目工程的实施可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有利于提前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因此,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及掌握水文地质因素对岩土层的影响程度及危害,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控制工作,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项目工程的有效实施,为降低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1.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一定水平上促进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然而,水文地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若想顺利开展工程勘察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明确掌握水文地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措施给予有效解决。相对而言,地下水活动是影响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工程勘察过程中要明确掌握地下水位条件及其升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后续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是季节性变化,在雨季随着雨水的增多水位上升,反之下降。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具有区域性、渐变性特点,变化幅度较小,与天然因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相比,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幅度较大,造成的岩土工程危害也更加明显、严重。主要表现如下:
1.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受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多种因素交叉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何种原因,潜水位上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危害,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增强,岩土体发生滑移、崩塌等恶性地质现象,严重危害着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不同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随着工业化、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对地质条件的破坏尤为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会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如地裂、地面下沉、塌陷等等,同时,还会引起地下水源枯竭、水质变差等问题,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2 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岩土的屋里力学性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升降变化会导致岩土变形,使得岩土产生不均匀胀缩的现象,甚至会导致地裂,进而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不但会使得岩土体反复变形,更重要的是还会引起岩土膨胀收缩幅度变大,从而危害着工程地质条件,无法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妨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继续进行。在此情况下,相关勘察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对膨胀性岩土地进行勘察,加大研究力度,其中要格外注意对建筑现场的水文地質的研究和分析,完善勘察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岩土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此,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在对岩土的物理力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有着关键影响的地下水位这一因素,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充分研究。
1.3 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除了地下水位升降会对岩土工程产生危害以外,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其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动水压力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在经过人为因素改变后,由于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被外力破坏,同时在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在经过相应的反应和变化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岩土工程危害,严重制约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从而也会导致建设项目的施工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
2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处理措施
2.1 做好勘察的准备工作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具体开展监测之前,要充分勘察监测地点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不同的条件,同时重点关注施工地点的地下水位的相关状况。对监测地周围的状况及时又准确的了解,并且制定相应的勘察计划与应急措施,保证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2 规范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我国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需要规范有严格的标准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完善地质勘查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为有效的监督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规范的勘察体系对于地质勘察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完善的标准,是我国在地质勘查方面工作的规范标准。面对许多勘查工作随意性较强的情况,这种规范的标准体系,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标准,提高了勘察技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勘察人员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保证水文地质的勘察结果真实可靠。
2.3 严格勘察的技术指标
我国的水文勘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发展不断的得到完善。但是,依然要加强监测人员在勘察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熟知勘察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在进行具体的勘察工作时,严格按照国家的勘察标准,以及具体的施工计划进行工作,严格勘察的技术指标,不断完善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顺利的完成水文勘察的工作。
2.4 加强地下水状况的检测
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地下水位的勘察,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应的检测方法,充分监测地下水的变动、升降、性能等不同的指标,保证检测数据的合理性。进而选择适应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案。结合施工地点地下水的变动情况与变动规律,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预防地下水的异常变动产生的喷发的可能性,对于进行合理的预防与控制。一旦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便要根据基坑施工的深度,使施工的隔水层与地下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尽量较少喷发的发生的可能性。
2.5 做好水文地质的调查、实验与记录工作
为了保证勘察数据的可靠,一定要做好水文地质的调查、实验与测量。在进行具体的勘察时,根据不同施工地点的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指标以及监测仪器。对检测所得出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实验与核实,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记录,为后期的勘察与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数据保证。
总之,随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得蓬勃发展,水文地质勘察已经成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核心部分,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孙贵平.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6(20).
[2] 牟成志.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研讨[J].城市地理.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