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类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附四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膀胱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54~7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无面色潮红、心悸、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膀胱镜检查均发现息肉样新生物,5 mm×5 mm~25 mm×30 mm.结果4例患者中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辅以放疗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2例.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嗜银性染色,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染色:嗜铬粒蛋白A(+)、角质素(+).2例分别于术后5年和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19年、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类癌临床少见,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范围取决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眼部血管瘤的临床及其病理学分类.方法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1958~2000年经本院确诊及手术治疗的516例眼部血管瘤标本进行HE和组织化学染色,并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绵状血管瘤237例(45.9%),静脉性血管瘤113例(21.9%),毛细血管瘤60例(11.6%),血管平滑肌瘤42例(8.1%),血管平滑肌肉瘤1例(0.2%),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