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探讨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要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职院校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要全面分析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把会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教学内容。本文就是围绕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现状,在教学中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的操作问题。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注重专业素质,还注重操作能力。为了给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为了加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是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考虑到就业的因素,为了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高职院校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方面,要采取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具有实用性的会计人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学生要学会自主把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在要求,只有对会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但在会计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比如注重理论教育忽略实际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需求。
  教师在会计实验课上的讲解,有些学生觉得课堂比较枯燥没有兴趣去听,有些学生想要去听,但是缺少一定的指导。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的时候,应该根据每个同学的个性进行教学。在会计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讲的实验操作步骤,基本在教材中都有,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固定教学使学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忽略了学生在会计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会计教学资料陈旧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料比较陈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财会方面的数据也会不断的更新。会计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人们去验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其中,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缺少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对会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财会专业在教材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材的内容不符合当前我国财会制度的变革。根据传统的会计条例进行财会书籍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跟不上实际的会计环境。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会产生误解,对于财会发展的现状了解的不够全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一些实验步骤。
  (三)缺少实践教学的训练
  会计专业的教学,除了学会相应的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会给学生制定一些实习的项目,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实习的岗位,使学生的实习得不到落实,影响实践的教学。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培养方面,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整理纳税的能力。在核算方面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下,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与会计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而在教学中如果缺少实践教学的训练,学生在对账目的整理和分析上就会缺少实际操作的支撑,不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分析财会资料的技巧。缺少实践训练,会使学生缺少对自己岗位的了解,不利于与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
  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方面时,如果没有在相应的企业进行过实习,会导致学生不能够了解如何制作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在财会资料的收集上也容易出现状况,通过相应的训练学生才能够学会快速的获取企业财会资料的数据。只有对财会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才能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会计能力。
  学校在财会人才能力的培养上要注意很多方面,在实际训练中如果缺少一个步骤,就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缺少。财会管理方面除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学生要根据企业的不同业务,制定不同的纳税业务。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纳税能力的培养上,还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当学生面对企业财会内部存在的一些作假、漏點现象的时候,没有相应的培训会让他们变得慌乱不知所措,对于这些财会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处理。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主要还是依靠财会的理论,对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不够明确,教师不能够准确的定位学生在会计学习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能够完成考试即可,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财会知识的时候,不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学校的方针政策与教师的指导没有达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教学计划都不能够很好的实施。除了相应的教学环节,还应该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应遵循的实践教学原则
  (一)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教学的原则
  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该要以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考虑到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分析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巩固学过的知识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技能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制定符合学生的实践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原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渗透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能,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原则
  在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会计专业必修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时候,教师要认清该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财会专业能力的培养上,要让学生通过相关的职业活动来获得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会计专业的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才能够慢慢适应自己的岗位,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财会教学中,需要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要求教师要开展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把实践教学应用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制定符合实践操作活动的步骤。
  (三)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性人才。学校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是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前提的,该前提的实质也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就会计专业来说,教师在培养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分析学生在财会专业方面的能力,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建设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会计的岗位技能,把在校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岗位上。紧紧跟随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策略
  (一)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
  目前,在会计业务的教学计划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学时不足,教师无法完成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挤占了实验学时;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与技能模块总课时较少,所以在教学计划中,会计实验课设置不足。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分设,对会计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等,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而对会计实务部分,因其操作性强,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在会计实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的业务流程在多媒体上演示。每讲解一部分业务处理,就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这部分业务,所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最好与目前会计实际工作中所用的相同。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零距离”,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也不会感到陌生。
  (二)教材内容要与实践紧密相连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教材。教师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讲解传递知识给学生,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上要符合学校课程。会计教材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关乎高职人才的培养,教材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规律。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不同,所以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应该存在差异,为了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人才,在教材的运用上就要符合实用性。正确处理会计教材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会计专业理论与教材的实用性都是在实践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对运用的教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建立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来弥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登录到教学平台中,自主的获取会计知识,把在课堂中不会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中设定的会计岗位,选择自己要实习的项目,根据系统的评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身的能力。
  (四)改革考评体系
  每个专业都需要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主要手段。在会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了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习丧失了原有的乐趣。高职院校在会计考试机制上应该有所变革,除了书面的考试还应该加入实际操作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抽题的形式,进入到教室进行实际操作。根据抽签的内容来完成相应的操作,比如抽到一份企业的财会报表,学生要在相应的时间内找到该企业财会方面的漏洞,对其进行合理的完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对其进行打分评价,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的同时熟练的运用会计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与技能。
  (五)建立实操基地
  为了使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把与相应的企业进行联系,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通过会计岗位的要求,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立一个实操基地,让学生可以处于大的环境中,充分了解会计岗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双重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高职院校必须准确的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吸收财会知识。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会计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促进财会专业学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1:98-99.
  [2]吕敏,覃宇环,曾富全.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11:118-120.
  [3]吴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5,01:95-97 116.
  [4]杨琴.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2,02:153-154.
  [5]陳汉龙.完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新思路[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01:97-100.
  作者简介:吴高凤(1965-),男,江西九江人,学校名字: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民族:汉,研究方向:应用统计,职称:副教授,学历:大学本科。
其他文献
《走吧,兄弟》这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在时代的巨轮面前,“工人”成为改革、变革的牺牲品,有的人坚持初心挣扎着努力向上,有的人放纵自己不断向下坠,有的人活下来,有的
我坐在公司所在的大厦靠窗的位置捏一只我嚼过的,包在锡纸里的口香糖。窗外阳光斜射进来,使得人昏昏欲睡,夏天显然是要过去的光景了。 I sat in the window of the building
荆门作家金成海的小说创作,大都是以“小江湖”这个地名为背景展开,故而他的中篇小说集干脆命名为《小江湖轶事》(2016年武汉崇文书局出版发行)。金成海以“精神还乡”为思想
北京的侃爷是一种危险.rn作为旅行者在北京参与聚会的时候,我便遇到过一些侃爷.这是一种极易被误归于大师行列的人.他们在客厅里或在餐桌上谈论某一领域,旁征博引,才华横溢,
头疼或胃疼时自己吃点止疼药是很多人缓解症状的方法.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与1999年相比,因过量使用处方止疼药物致死的
期刊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出之路,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等严重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中国
初读菡萏的散文,我很快就联想到了章怡和的《往事并非如烟》。对于这种想法,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无厘头,菡萏与章怡和所表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章先生笔下都是名流鸿儒,他们在庄
“文学生产”这一概念由马克思提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只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这一概念是工业革命
在产业转型升级及创意产业全球崛起的背景下,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研究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上海13个行政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