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活动中孩子自主探索与操作的重要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只需我们珍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并加以积极引导,这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探索与操作的内容要表现出层次性
  确定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们选择内容的宗旨是:内容为实现目标服务,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的内容,并在要求上体现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使各年龄段的幼儿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让幼儿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个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
  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有趣的鸡蛋”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允许幼儿模仿,鼓励幼儿创新。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益,同时全体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多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探索与操作的能力
  第一,我们对幼儿的观察技能进行了训练,使他们学会了用各种感官去考察事物。老师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活动机会,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特别注重了这一方面的材料投放和内容选择。选择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作为一个有心的老师就要善于在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
  通过参观、种植、饲养、小实验,培养孩子的观察技能。观察的目的在于使幼儿获得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观察技能的形成可以为其他技能的获得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安排每周五为全园参观日,让幼儿广泛接触、了解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与现象,培养他们运用感官主动探索事物的习惯。同时,带领幼儿种萝卜、蚕豆、油菜、葱、蒜,饲养河蚌、螺蛳、金鱼、春蚕、小蝌蚪等。除要求幼儿爱护和精心照料这些动植物外,还特别指导幼儿观察动植物变化的关键期,做好观察记录,画出相应的图。我们还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蚕宝宝一生的变化录了像,作为资料保存,在电教室随时播放给幼儿看。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观察的持久性、系统性。我们还通过“变色的韭菜花”、“烟雾中的小白鼠”、“彩色喷泉”等小实验,让幼儿获得具体事物变化过程的有关知识及相互关系,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第二,提供多种物品,训练孩子的分类技能。通过对物品进行分类,幼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我们发动师生和家长共同收集了许多物品,如各种各样的钮扣、小石子、文蛤壳、种子、树叶、果核、小图片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
  第三,对原始的记录资料进行概括,学习表述的技能。为了使探索与操作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我们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绘图,自己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第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但是,低估孩子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虽然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很强烈,但还是需要我们善加引导才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第五,我们重视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让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幼儿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唤起每个幼儿以往的经验,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使幼儿按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力的经验,而且发展了独立性和扩散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结合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我们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因此孩子们十分喜欢绘画活动。趁此机会,我们及时鼓励幼儿大胆使用颜色,鼓励幼儿把绘画使用的颜色与人们所穿衣服的颜色和周围环境中的颜色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幼儿不仅对颜色有了较精细的区分,而且学习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幼儿注意食物的变化,青菜炒熟之后变小了,大米煮熟之后变大了,螃蟹、大蝦煮熟之后会变颜色等等,这都是孩子们重要的科学经验。
  探索与操作活动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注意观察,珍视孩子们的探索观点与操作过程,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作者单位:常州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活动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焊接专业是拥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它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及相关操作技能,本文主要结合现代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实际状况来对具体的改革方法进行阐述,从根本上提升焊接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方法分析  现代高职院校大都以就业导向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更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从课堂中想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素质已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在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效创新教育。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     一、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富兰克林)作为教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占据全球先列,公路建设交通事业正在迅猛发展。道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运输业带来生机的同时,也为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纺织机械的各种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推广。在纺织机械制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生产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其信息化技术水平与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自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纺织机械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促进纺织机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纺织技术进行了两次重大变革,手工机械和大工业化。纵观纺织技术
常常听到小学英语教师说“学生怎么教都教不会”,也有学生说“英语学不会”。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会,一下课就忘了大半呢?这往往是由于学生在课后得不到有效巩固而造成的。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老师们把“听磁带、抄单词、背课文”作为主要的课外作业。但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就会令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如何设计和布置有效的课
SQ6型双层车是运输小汽车的铁路专用货车,其中铺设于车内上下层的称为地板。本文重点对地板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模具设计和应用方面进行重点介绍,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重点和难点,
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可见“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更是如此,“疑”可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一、学生质疑  (一)课题质疑。课题质疑指在上课伊始,利用课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能产生许多疑
燃气轮机作为重要的旋转叶轮式动力机械,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热力学的双向耦合,极易产生多种故障问题而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燃气轮机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探
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交叉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幼儿主动地、活泼地选择、吸收新知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摒弃了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选择,我喜欢”。  一、有利于增强直观感受,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多媒体直接将学习内容信息传递给学生。主题活动《美丽的金鱼》把形态奇特,色泽鲜艳,体态活泼,各种不同种类的漂亮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