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课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小组实验课的实施一度让很多家长和学生产生质疑。物理是一门“动手”学科,如何凸显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有效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该研究以苏教为例,从物理小组的组建到具体分工、设计优化、规范操作等方面展开详尽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课 小组合作
  物理学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动手操作。那么如何使实验课更有效生动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创新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课,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更重要。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成员结构框架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不同,对此,在课堂中教师组建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各种因素,做到科学合理分组。
  合作互动学习强调的是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一种常见现象,只有在各个学习实验小组人员总体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每一个小组内具体存在多种差异,有年龄和性别、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同的差异,也有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差异,就会表现出一种“组内异质”的总体特征。但这种差异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扬长避短,形成优劣势互补的局面。除此之外,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目标,融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合作能力水平,都会成为课堂实验小组构建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几大关键因素。
  二、各小组成员明确责任,以共同目标为出发点
  小组内一般以4至6名学生作为探讨研究样本,就可以让不同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与实验情况,并且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使其承担课堂实验中的不同角色。务必使每一项责任落实到个人,争取做到人人都是课堂的主角,通过有效互动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小组内的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不仅仅是做课堂的观光者,从而积极履行应尽的每一项职责。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小组的实际表现进行表扬嘉奖,力争把互动合作性作为衡量学生的首要标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以精神鼓励为标准,必要时进行物质奖励的奖惩机制,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优化课堂学习任务
  初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性在于课堂实验,根据著名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得出相应结论,那就是课堂知识的获取并不是单向性的老师教授,而是双向性的互动合作交流,以此获得共同进步。
  (一)针对有合作学习价值的实验项目进行探讨性研究。
  古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也是如此。物理教学要争取在课堂45分钟的有效学习时间段之内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并非不分主次、不分重点地开展课堂实验,相反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实验项目进行探究,摒弃那些陈旧复杂的物理理论与实验课题。
  以《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课堂实验为例,对于电路本身来讲,其对空间思维想象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刚开始就接触到一些复杂的电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电学知识难免会由新奇到陌生再到反感甚至直接放弃学习,所以可通过实验理论和实践让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二)明确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小组合作任务。
  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不同于课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没有太多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因此合作相对较容易,对此学生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目标达成有明确责任的小组间分工,这显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助性学习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简单的讨论或者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实验操作,真正达到1 1大于2的学习效果。此外,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智慧和引导也不容忽视。根据调查美国的教学学习模式显示,美国学生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会根据具体的实验学习内容设定许多不同的真实场景,并通过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合作形式,充分让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获取上各有所长,各有所获,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具体表现为:(1)通过不同真实场景的设置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平时所接触到的灯管与那些节日彩灯的不同之处,通过自主设问、自主探究、自主回答的模式引导学生感知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把物理就在身边。(2)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必须进行有效细化,真正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带着任务参与,通过自己的探索落实结论。学习任务要在相互学习中适当保持独立自主性,并将责任落实到位。具体来讲,在分工上:负责插电人员要做到不出纰漏,少出差错,不出大错,同时负责连线、实验器材的发放回收;具体到人员之间的合作上,比如一个电路的连接与测试,每一项进度结果数据都要详细做笔录,以免前功尽弃。
  (三)推行课堂小组测验,实施奖励机制。
  初中课堂实验探究讲究实验效果,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课堂小测。只有通过及时的课堂小测评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能脱离教学评测这一终极考核标准。例如,通过对学生实验结论的考查使其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
  四、规范操作,有效监督实施实验全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学习中,互动并非完全自主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章,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按照实验说明操作步骤展开实践,以免发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教师要按实验具体操作规程讲解并事先示范演实验,这样就不会造成物理实验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学生和老师要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争取做到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在学生的小组设置上尽量做到科学性与差异性的平衡,以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能空谈理论,要注重实践的过程,使得学生和老师同时受益,在学好书本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实践研究,确保初中物理学习在高效中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胡荣才.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J].重仄市奉江区三会中学,2014(02)60:213-215.
  [2]李景鑫.物理实验课的功能及功能的实现[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3(05)40:25-26.
  [3]宋红美.怎样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J].西藏教育,2010(08)24:201-202.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是将培育具有高级技术能力的应用性学生为核心任务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教育运行改革理念的核心内容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在分析超宽带(UWB)雷达旋转目标回波信号频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目标回波成像和利用目标冲激响应成像两种成像方法,导出了成像公式与点扩展函数。通过计算,给出了点扩展函数的数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现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基础和依托,是创设物理情境,分析物理问题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为此,加强对物理现象教学的研究是物理教学的需要。  一、物理现象的呈现方法  (一)语言、体态法  首先,用语言呈现的物理
期刊
系统综述了岩石爆破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其基本思想。对岩石爆破模型作了简要评述,就岩石爆破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初步看法。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rock
摘 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深刻的感悟,分别自定了材料作文立意,拟题方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立意的内涵和在文章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立意、拟题的要求。并且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论点的正确性,突破了材料作文立意,拟题这一难点,使中职学生走出了面对材料作文无从动笔的困窘。  关键词:材料作文;立意;拟题;想象力;创造力;方法  中职的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于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不断地提高应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否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
房地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相关税收也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厘清房地产收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平衡财政收支都显得至关重要
1    微笑的眼睛、冷漠的眼睛、好奇的眼睛、茫然的眼睛……我的周围,全都是眼睛。  炫目的阳光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似乎全都照耀着我的脸。  我一个人站在硕大的舞台上,像穿着美丽衣裳的木偶。眼睛该看哪里呢?手放在前面还是后面呢?我的脑袋里空白如沉寂的山谷,怦怦跳动的心却像最热烈的鼓点。一句也唱不出来,一句也唱不出来呀。那些熟悉的歌子,都像树上受惊的鸟儿,呼啦啦地飞走了。我的手止不住地发抖,我的汗一
期刊
本文就高职电子技术技能实训过程控制主要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包括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过程控制方法、过程分解等方面。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in measures
本文从食品安全执法领域出现的问题作为引子,首先阐述了“行政执法”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其表现形式,再次试图对我国行政执法的现状予以剖析,最后针对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