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育者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侧重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中展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可行性怎样?如何将整体教学理论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笔者作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课文 整体教学 程序 效果
  
  所谓课文整体教学,就是每堂课把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不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是对语言结构的学习与运用,还是对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的理解都涉及到课文的整体,即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交际性,要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不是靠背一些语法条条,而是靠养成语言习惯。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教与学来完成的。开始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
  课文整体教学法突破了教学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传统英语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动参与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是从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升到以语篇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体现“应用能力”的途径之一。课文整体教学遵循了语言教学的规律,真正地把语言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教,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 课文整体教学的一般程序
  
  1. 从课文整体入手,让学生全面感知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常按以下程序设计教学。先用英语简单述课文大意,并适时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当学习《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的课文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时,首先用英语讨论下列问题:
  1 Discuss the Triathlon
  2 Discuss the Track and Field
  3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Decathlon
  然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What kind of sports is the triathlon?
  ②Why does the Author use “want to push their bodies so much” to describe the triathletes?
  ③What does Melanie Sears thinks of the hardship in the triathlon?
  ④What upset Melanie during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⑤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Melanie?
  这样安排既能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的概况,又能通过提问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此外还可以听课文录音,并有True or False、Wh-提问或选择题等多种形式操练,检验学生对课文主旨大意的理解。
  
  2. 浏览全文(Skimming)
  一般说来,我们在看报纸、杂志时通常不会逐项从头看到尾。而是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快速浏览全文(英文简称Skimming)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掌握篇章结构而抓住文中的Central idea, 尤其注意首尾两段和每段首尾两句。
  
  3. 查读(Scanning)
  查读也是快速阅读的一种方法,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课文的大意,而是为了从中查找所需要的具体内容或信息,找出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数据。例如:学《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的课I Am a Bit About My English教师可以给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去阅读课文:
  1. Robert Lee is _____________.
  a. an American student studying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b. an American student planning to study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c. a Chinese student admitted to Miami University
  d. a Chinese student planning to study at Miami University
  2. Robert Lee feels embarrassed for _________.
  a. his poor English pronunciation
  b. spending a lot of time learning English
  c. not being able to find people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d. failing to follow people in a conversation
  3. The phrase “to kill time” (Line 1, para. 2) means __________-.
  a. to spend a lot of time
  b. to save time by every means
  c. to pass time by doing useless things
  d. to study for fun
  4. Robert Lee thinks his tutor sounds like a professor because _________.
  a. she holds a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b. she assigns a lot of homework
  c. her view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quite academic
  d. she uses English to express her thoughts and feeling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 Too much language practicing is useless.
  c.Cultural background can be ignored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d. Extensive reading should be discouraged in learning a language.
  6. According to Lee’s friend, listening to CDs and tapes___________.
  a. is a relaxing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b. only helps to improve he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 is good only for training one’s speaking ability
  d. is the only way to imitate the native voices
  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充分调动大脑中的每一份资源,把想到的与看到的相互印证加深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4. 精读(Intensive reading)
  以前教课文时,往往把课文分成块块细嚼慢咽,进行语法分析,机械操作。其实精读要把重点转移到语言内容的理解上,注意学生内容的改组、推理性理解、评价性的判断等能力培养。精读是对语言知识的细化吸收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美感、整体感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听录音,细读课文。
  
  5. 猜词(Word guessing)
  首先快速读完一篇文章,抓住大意,也可再慢读一遍,必要时可以查字典,但在阅读文章时,不要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而是试着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前后的内容去猜其词义。例如:当读到这个句子:The house was beginning to get cold, Daisy pulled her red woolen cardigan out of her bag and put it on.如果不认识cardigan这个词的意思,可以根据语境猜测,这东西是羊毛做的,穿在身上可以保暖,那么它的意思也很明显——一件“羊毛衫”的意思。
  
  6. 运用“归纳法”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书面信息。课堂中可根据材料不同的体裁、题材采取归纳法。例如,学习《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把城市、天气状况和气温串成一个整体,让人一目了然。
  
  以时间为线索归纳全文,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非常清晰,比逐句去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篇章预测
  在阅读时,应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看看课文的结尾,看看课文的第一段,翻阅一下图片,根据图片预测一下课文的内容,并了解其结构、编排,做好阅读的思想准备,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的速度。
  
  8. 注意段落结构
  开始阅读时,先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第一段往往是全文中心思想的表示,为问题的讨论和阐述作指引,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概括和结论。同时还需注意每个段落的每一句,它们往往是段落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大意,即所谓的“主题句”。据观察,尽管段落中间和结尾也有主题句,但60%以上的主题句都是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因此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用wh- 疑问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出主题句,并逐步养成习惯。
  
  二、注重实际运用
  
  运用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不应该把“运用”仅仅看作教学过程最终阶段的任务,听、说、读、写、译的全面训练应该贯穿于课文整体教学的始终。从整体阅读理解,到语言知识操练,都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但这种运用,大多是机械式的模仿,未能达到活用的程度。因而,在完成这几个程序后,集中进行一些口、笔头练习和综合性训练是必要的。
  这种训练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上:
  1. 指导学生写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的摘要,或对其缩写、改写,以培养理解能力。
  2. 精选课外读物,计时速读答题,以培养阅读能力。
  3. 给主题句和关键词,要求连词(句)成篇,或根据范例模仿作文,或给条件作文,以培养写作能力。
  4.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评价性的话题,让学生讨论;或让学生自己设问互答,以培养交际能力。
  5. 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组织开展上述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梯度,几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分课交叉实施。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间对课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知──能──熟──用都贯穿于课文的整体教学中。每个教学环节都涉及到课文的整体,达到了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的目的。此法能使学生对英语课文的学习,既见“木”又见“林”,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真正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学课文仅限于记单词、抠语法、练句型、做作业的传统模式。当学生学会了课文并能运用于语言交际时,他们才会看到外语的实际用处;尝到学习外语的甜头,他们才会真正产生对外语的浓厚兴趣,才能树立起克服种种困难和学好外语的信心。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教学时间中曾多次实验。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必须鼓励学生,使他们坚信,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他们的阅读能力会发生不可想象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孔庆炎.新编实用英语.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验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
  [3]谢登斌.新课程事业中的英语教学法改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华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科的教学当中.现阶段,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来有效地展开.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江苏省教育厅为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从2003年起实施了“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其下属事业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与英国时珍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合作成立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省份在海外合作建立的教师培训基地。省厅专门制定了《2005~2007年江苏省教师国际合作培训规划》,计划在2005~200
有人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   而事实上艺术教育在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更显得举步维艰。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我想就怎样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谈一点认识。  自2003年底《普通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出台以后,
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全球化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与世界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在经济化发展过程当中,由于语言存在着差别,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阻
所谓优等生,本指学习成绩好,思想表现好,身体健康的学生。但这里所指的,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受到老师的青睐,家长的赞许,同学的羡慕,众人的夸奖,这种特殊的待遇极易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滋生优越感,形成只爱受表扬,不愿接受批评的习气,产生高傲、蛮横无理、虚荣、爱出风头等不良品质;有些优等生由于学习和生活太一帆风顺,依赖性强,缺乏适应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曲折,就易感到难以承受而气馁颓废;有
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教学外,政治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积极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立德树人的
摘要:通顺流畅、韵味十足的译作必定是单词的词典意义与语境结合的产物。离开语境谈词义,译者得到的必然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在翻译中,语境对于词义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是词典所无法替代的:语境告诉你什么时候查词典,求词义;语境帮助确定词义;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关键词:词义 语境 翻译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词的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其中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但当一个词语进入到语义系统时,由于受语境的制约,
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有的教师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应当进行教育改革,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途径提升自己的个人教学素养,打造高效、有趣的学习课堂.不过,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