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D2介导的信号转导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来源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脂酶D2(phospholipaseD2,PLD2)是一较为年轻的PLD家族成员,它可将磷脂酰胆碱裂解为磷脂酸及胆碱。它在细胞功能的诸多方面,如信号转导、膜组分交换、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增殖及分化等过程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PLD2可通过相应功能的变化参与某些疾病(如肿瘤、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Phospholipase D2 (PLD2), a younger member of the PLD family, cleaves phosphatidylcholine into phosphatidic acid and cholin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spects of cellular functions such as signal transduction, exchange of membrane components, rearrangement of cytoskelet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athological state, PLD2 can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tain diseases (such as tumor and asthma)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changes.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2种不同复苏液体救治创伤性休克(HTS)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66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复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心率、血压、呼吸、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收住专科后的并发症及转归进行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组液体输入量为(3000±500)mL,高渗液组为(2000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拓扑替康单独或联合其它化疗药物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的新的有效方案.本文对拓扑替康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评价留置注药管防治手屈指肌腱术后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38例儿童屈指肌腱断伤缝接术后鞘内留置注药管,并间隔定时注入利多卡因局麻药镇痛和
共激活因子是包括核受体在内的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转录过程中所需要的.它们通常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能介导核受体和基础转录机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修饰组蛋白,导致染色质
本综述系统地描述了K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并讨论了KD与SLE的关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非常重要的生长信号调节蛋白,是细胞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通过底物的特异性分为酪氨酸特异性磷酸酶、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磷酸酶、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