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初果期香榧林施用浓度为25%、50%、75%、100%沼液和不施沼液5种处理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后的香榧树高、根径、冠幅、新梢生长量指标与不施肥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且施50%沼液稀释液的效果最好,说明浓度太高对香榧树正常生长存在抑制作用,而浓度太低又不能满足香榧树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关键词: 香榧; 沼液; 生长
中图分类号: S 791. 52, S 753. 53 + 2 文献标识码: A
香榧(Torreya grandis)为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一个品种,浙江省的诸暨、绍兴、嵊州、东阳和磐安 5 县(市) [ 1 - 2 ] 是主要产区 ,其果实产品自2007年供出口以来,价格暴涨至340~400元·kg-1。因施肥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故专业人士开展了各种施肥试验[ 3 - 8 ],特别是周智峰等研究了施用菜饼肥和沼液(沼渣)成本适中且效果好[ 9 ]。但沼液(沼渣)浓度是否会影响香榧林的正常生长尚未涉及。故本研究对初果期的香榧幼林施用浓度为100%、75%、50%、25%和0%的沼液进行试验, 以期探索出初果期的香榧幼林适用的沼液(沼渣)浓度和易于广大农户容易接受的施肥技术, 为香榧林丰产栽培及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西南部地区的遂昌县应村乡竹溪村(28°35′~28°37′N,119°13′~119°15′E)香榧基地内。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7.1 ℃,最高气温为 40.1 ℃,最低气温为-9.7 ℃,年降水量为1 212.5 mm,大于 10 ℃年积温 5 273.3 ℃,无霜期 223天,相对湿度 79%。香榧基地海拔高度为810~850 m,坡度多在20°~30°。土壤为黄壤,土层深度均在 60 cm 以上,pH值5.3~6.0,0~40 cm土壤平均有机质67.4 g/kg、全氮 0.678 g/kg、全磷 0.31 g/kg、全钾 7.7 g/kg、水解性氮 152 mg/kg、速效钾 136 mg/kg、有效磷 1.4mg/kg,林下地被植物为蕨类、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
1. 2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 香榧基地是2013年新建,周围无老榧树栽培,苗木从诸暨林科所调入,苗龄为2年生砧木,嫁接后培育4a(2+4),平均基径2.0~3.0 cm,平均树高50.0~60.0 cm。。
供试肥料 利用试验基地中养猪场的猪肥料作为原料生产沼气,然后将剩余的沼液(含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酶素、生长素、糖类、核酸等成份)作为试验肥料。
1.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10 ] ,选择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块,设施用25%(A)、50%(B)、75%(C)稀释液、100%(D)原液和不施沼液(CK)5种处理,每种处理5 次重复,共 25个小区,每个小区 15 株香榧,共有 375株香榧参与试验,两个处理间保留 5 m 作为隔离带,施肥前逐株编号。
施肥时间 香榧从开花至成熟跨2个年度,历时 17~18 个月[ 11 ] ,与油茶秋花秋实、抱籽怀胎、一年到头花果不断的习性相接近,故参照易延琼等 [ 12 ] 对油茶施肥的时间,2014年开始,每年的 3 月和 10 月,1 年2次施肥,每次施沼液(沼渣)5 kg·株-1·a-1,连续施肥。
施肥方法 采用沟施法,在树冠外围(沿滴水线)4 个不同方向挖沟施用,开沟 20 cm 深,肥料与表土混合,上面再覆土。
1. 4 测定指标及方法
本文仅对香榧树树高、根径、新梢、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树高、新梢生长量、冠幅用 300 cm 的钢卷尺测定;根径用游标卡尺测定,新梢生长量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11月 5~6 日各测一次;树高、根径、冠幅在施肥实施2年后(2016年的11月5~6日)每株进行实测,采用 DPS 软件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香榧树生长量
通过对2016年(实施施肥2年后)的香榧树树高、根径、冠幅生长量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表1、表2)可知:施沼液肥对香榧树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5种处理中,CK生长量均比其它处理的低,其树高、地径、冠径生长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B>C>A>D>CK。通过方差分析与 LSD多重比较,树高生长F=23.965>F0.01(19)4.431,且P- value值<0.01;根径生长F=9.954>F0.01(19)4.431,且P-value值<0.01;冠幅生长F=1.0810.01。这说明施沼液肥与不施沼液肥之间对香榧树的树高、根径生长效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与周智峰等[ 9 ]研究的结果相同。然而,施沼液肥与不施沼液肥之间对香榧树的冠幅生长量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可能是香榧幼林期的生长, 主要表现在主梢向上生长和根径增粗生长方面, 树枝横向生长表现尚不明显。 施放沼液浓度为50%时,香榧树高、根径、冠幅生长量最高,这说明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树生长是有影响的,濃度太高在某些方面有副作用,对香榧树正常生长存在抑制作用,浓度太低又不能满足香榧树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因此,从本试验的结果可知:沼液浓度为50%是最适合的,75%和25%次之。
2. 2 新梢生长量
由施用不同浓度沼液肥(2015年、 2016年)后香榧新梢生长量(表3)可知: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新梢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无论是施肥当年,还是连续施肥2年,其生长量大小依次为:B>C>A>D >CK。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4)可知:F值分别为2015年13.538和2016年31.700>F0.014.431,且 P值<0.01,说明施沼液与CK之间差异极显著。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新梢生长量也有极显著的影响。但从2015年与2016年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平均新梢生长量的数据可以发现A>D,究其原因,可能是100%原液,浓度偏高,对香榧林新梢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连续施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香榧林新梢的生长量影响,将2015年与2016年2年新梢的生长量作比较可知,A、B、C连续施用2年,其新梢的生长量均有增加,增幅在10%以上,而100%的纯沼液却减少1.43%,不施肥减少更多,减幅达41.2%。这里首先说明了施用沼液对平均新梢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但浓度不宜过高,必须经过稀释之后再用;其次,本试验区域土壤中原有的养分虽然能维持香榧树高生长需要,但生长逐年放慢,因此,应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增加外来养分的补给,促使生长速度加快。
3 结果与讨论
3. 1 施用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但浓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50%的浓度是最适合的,75%和25%次之。
3. 2 沼液综合利用,使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真正达到“零排放”,从而美化并净化了生态环境。这种在香榧林地建猪场,用养猪场产生的沼液、沼渣为培育香榧林肥料的生态经济循环种养模式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 3 100%的沼液纯液连续施用2年后,其新梢生长量第1年>第2年的原因,是否因为浓度太高(纯液)而产生的副作用所造成的,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章矩, 程晓建, 戴文圣. 浙江香榧生产历史、 现状与发展[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21(4): 471 - 473.
[2] 郭维华. 香榧落果机理与保果技术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19(4): 395 - 398.
[3]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 等.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2): 140 - 144.
[4] 韩宁林, 王东辉. 香榧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等. 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25(4): 89-92.
[6] 王珍, 王东辉, 历杏花. 香榧林有机化施肥生长效果比较[J]. 林业实用技术, 2007(5): 30 - 31.
[7] 韩宁林, 王东辉, 韦金辉, 等. 香榧早实丰产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5): 567-573.
[8] 翁永发, 康志雄, 陈友吾, 等. 菌肥对香榧等控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1,31(3): 25 - 27.
[9] 周智峰, 黄文斌, 钟子龙, 等. 不同施肥措施对初果期香榧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5, 35(3): 83 - 86.
[10] 贾乃光. 数理统计[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11] 任欽良. 香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 1989, 7(2): 56 - 60.
[12] 易延琼, 黄青春. 油茶低产林分结实与外界因子的技术探讨[J]. 湖南林业科技, 2000, 27(4): 81 - 84.
第1作者简介: 王炳华 (1964-)男, 林业工程师, 从事林业技术推广。
收稿日期: 2016 - 12 - 05
(责任编辑: 李 丹)
关键词: 香榧; 沼液; 生长
中图分类号: S 791. 52, S 753. 53 + 2 文献标识码: A
香榧(Torreya grandis)为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一个品种,浙江省的诸暨、绍兴、嵊州、东阳和磐安 5 县(市) [ 1 - 2 ] 是主要产区 ,其果实产品自2007年供出口以来,价格暴涨至340~400元·kg-1。因施肥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故专业人士开展了各种施肥试验[ 3 - 8 ],特别是周智峰等研究了施用菜饼肥和沼液(沼渣)成本适中且效果好[ 9 ]。但沼液(沼渣)浓度是否会影响香榧林的正常生长尚未涉及。故本研究对初果期的香榧幼林施用浓度为100%、75%、50%、25%和0%的沼液进行试验, 以期探索出初果期的香榧幼林适用的沼液(沼渣)浓度和易于广大农户容易接受的施肥技术, 为香榧林丰产栽培及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西南部地区的遂昌县应村乡竹溪村(28°35′~28°37′N,119°13′~119°15′E)香榧基地内。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7.1 ℃,最高气温为 40.1 ℃,最低气温为-9.7 ℃,年降水量为1 212.5 mm,大于 10 ℃年积温 5 273.3 ℃,无霜期 223天,相对湿度 79%。香榧基地海拔高度为810~850 m,坡度多在20°~30°。土壤为黄壤,土层深度均在 60 cm 以上,pH值5.3~6.0,0~40 cm土壤平均有机质67.4 g/kg、全氮 0.678 g/kg、全磷 0.31 g/kg、全钾 7.7 g/kg、水解性氮 152 mg/kg、速效钾 136 mg/kg、有效磷 1.4mg/kg,林下地被植物为蕨类、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
1. 2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 香榧基地是2013年新建,周围无老榧树栽培,苗木从诸暨林科所调入,苗龄为2年生砧木,嫁接后培育4a(2+4),平均基径2.0~3.0 cm,平均树高50.0~60.0 cm。。
供试肥料 利用试验基地中养猪场的猪肥料作为原料生产沼气,然后将剩余的沼液(含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酶素、生长素、糖类、核酸等成份)作为试验肥料。
1.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10 ] ,选择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块,设施用25%(A)、50%(B)、75%(C)稀释液、100%(D)原液和不施沼液(CK)5种处理,每种处理5 次重复,共 25个小区,每个小区 15 株香榧,共有 375株香榧参与试验,两个处理间保留 5 m 作为隔离带,施肥前逐株编号。
施肥时间 香榧从开花至成熟跨2个年度,历时 17~18 个月[ 11 ] ,与油茶秋花秋实、抱籽怀胎、一年到头花果不断的习性相接近,故参照易延琼等 [ 12 ] 对油茶施肥的时间,2014年开始,每年的 3 月和 10 月,1 年2次施肥,每次施沼液(沼渣)5 kg·株-1·a-1,连续施肥。
施肥方法 采用沟施法,在树冠外围(沿滴水线)4 个不同方向挖沟施用,开沟 20 cm 深,肥料与表土混合,上面再覆土。
1. 4 测定指标及方法
本文仅对香榧树树高、根径、新梢、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树高、新梢生长量、冠幅用 300 cm 的钢卷尺测定;根径用游标卡尺测定,新梢生长量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11月 5~6 日各测一次;树高、根径、冠幅在施肥实施2年后(2016年的11月5~6日)每株进行实测,采用 DPS 软件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香榧树生长量
通过对2016年(实施施肥2年后)的香榧树树高、根径、冠幅生长量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表1、表2)可知:施沼液肥对香榧树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5种处理中,CK生长量均比其它处理的低,其树高、地径、冠径生长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B>C>A>D>CK。通过方差分析与 LSD多重比较,树高生长F=23.965>F0.01(19)4.431,且P- value值<0.01;根径生长F=9.954>F0.01(19)4.431,且P-value值<0.01;冠幅生长F=1.081
2. 2 新梢生长量
由施用不同浓度沼液肥(2015年、 2016年)后香榧新梢生长量(表3)可知: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新梢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无论是施肥当年,还是连续施肥2年,其生长量大小依次为:B>C>A>D >CK。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4)可知:F值分别为2015年13.538和2016年31.700>F0.014.431,且 P值<0.01,说明施沼液与CK之间差异极显著。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新梢生长量也有极显著的影响。但从2015年与2016年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香榧林平均新梢生长量的数据可以发现A>D,究其原因,可能是100%原液,浓度偏高,对香榧林新梢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连续施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香榧林新梢的生长量影响,将2015年与2016年2年新梢的生长量作比较可知,A、B、C连续施用2年,其新梢的生长量均有增加,增幅在10%以上,而100%的纯沼液却减少1.43%,不施肥减少更多,减幅达41.2%。这里首先说明了施用沼液对平均新梢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但浓度不宜过高,必须经过稀释之后再用;其次,本试验区域土壤中原有的养分虽然能维持香榧树高生长需要,但生长逐年放慢,因此,应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增加外来养分的补给,促使生长速度加快。
3 结果与讨论
3. 1 施用沼液对香榧林的平均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但浓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50%的浓度是最适合的,75%和25%次之。
3. 2 沼液综合利用,使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真正达到“零排放”,从而美化并净化了生态环境。这种在香榧林地建猪场,用养猪场产生的沼液、沼渣为培育香榧林肥料的生态经济循环种养模式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 3 100%的沼液纯液连续施用2年后,其新梢生长量第1年>第2年的原因,是否因为浓度太高(纯液)而产生的副作用所造成的,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章矩, 程晓建, 戴文圣. 浙江香榧生产历史、 现状与发展[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21(4): 471 - 473.
[2] 郭维华. 香榧落果机理与保果技术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19(4): 395 - 398.
[3]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 等.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2): 140 - 144.
[4] 韩宁林, 王东辉. 香榧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等. 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25(4): 89-92.
[6] 王珍, 王东辉, 历杏花. 香榧林有机化施肥生长效果比较[J]. 林业实用技术, 2007(5): 30 - 31.
[7] 韩宁林, 王东辉, 韦金辉, 等. 香榧早实丰产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5): 567-573.
[8] 翁永发, 康志雄, 陈友吾, 等. 菌肥对香榧等控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1,31(3): 25 - 27.
[9] 周智峰, 黄文斌, 钟子龙, 等. 不同施肥措施对初果期香榧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5, 35(3): 83 - 86.
[10] 贾乃光. 数理统计[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11] 任欽良. 香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 1989, 7(2): 56 - 60.
[12] 易延琼, 黄青春. 油茶低产林分结实与外界因子的技术探讨[J]. 湖南林业科技, 2000, 27(4): 81 - 84.
第1作者简介: 王炳华 (1964-)男, 林业工程师, 从事林业技术推广。
收稿日期: 2016 - 12 - 05
(责任编辑: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