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及其方法。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大环境,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大不同语系,而且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译者跨越文化的鸿沟,避免误译。针对英汉词语翻译,本文提出了英汉文化意义及概念意义的跨文化差异和及其主要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增译等,并举例说明了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词语翻译中的影响。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 翻译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密切,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频繁。许多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由此而产生,怎样借助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克服这些误解及文化差异从而实施有效的交流及沟通?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汉译英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要了解它们在文字体系、词语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还要了解它们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增加对原文和译文文本的深入理解,从而减少翻译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首先,我们着重了解英汉词语概念意义,以及文化意义上的跨文化差异。在概念意义方面,词的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所表达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对事物作出的反应始终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干扰,因此,这种反应或概括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了差异。在汉语中,有着其自身的独特词,我们知道汉语言文化具有深厚的史学积淀,把这些丰富的人文知识介绍给世界也是一项浩大的文明传播工程。有许多华夏独一无二的文化积累,在翻译过程中是很难达到完美的。例如:“六亲不认”是哪六亲?“东施效颦”中东施是谁?“三教九流”我们可以译为“people of all sorts,people of different social origins or background”等,但何为“九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然而,在英语中也有其自身的独特词。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它拥有世界上语言中最大的词汇表。在丰富的语言词汇中有着大量的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词语。例如:a wet blanket指一件扫兴的事或人;backwards and forwards指了如指掌;doggy bags指美国餐馆里备有的用来装剩饭剩菜的袋子或盒子,等等;在文化意义方面,翻译中最难传译的不是文本的语言,而是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其根源在于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属不言而喻的词语到了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常令人难以理解。文化意义它包括内涵与外延、风格与感情、联想与民族文化含义等。在英语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其词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汉语的词有某种文化含义,而英语的对应词却没有。例如,dragon“龙”是中华及中国人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的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猫头鹰(owl)在汉语中有夜猫子的含义,在英语中是智慧之鸟。二是英语的词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却没有对应词。例如,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house-husband——妇男(女子运动的产物)。
  其次,针对这些跨文化差异,我们需要了解跨文化的词语翻译方法。在词语的翻译过程中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增词法等。在音译法中,当源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应语或对等语时,只能按该词的发音形式音译过来。如英语中的clone(克隆),disco(迪斯科)等。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词语在翻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的方法,如,“气功”(qigong)、“粽子”(zongzi)等。在直译法中,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的翻译方法的翻译方式。在英语中有些词语与汉语中的对应词的隐喻意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这时我们采用直译法。例如,英语中和汉语中的“鸽子”都象征和平,汉语和英语都以羊比喻温顺,以狐狸比喻狡诈,以狼比喻凶恶贪婪。采用直译法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词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需注意,直译词语应该是在跨越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以不至于误传原文意思和不至于引起读者的误解为前提。在意译法中,舍弃原文中比喻形象,只译出其本质涵义,或作解释性的翻译。意译的特征就在于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容并使译文通畅。例如,white elephant(昂贵的无用的东西)。在作意译时,有时可以通过转换或舍弃汉语词语中的比喻形象而译出原文意思,例如,“畏首畏尾”(over-cautious),hole-and-corner(鬼鬼祟祟)。大量英语词语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特有的,汉语读者无法从喻体形象联想其寓意,因此翻译时只能译出其寓意,以利于汉语读者理解,并力求译文语言的流畅。例如,There is a shadow of a smile in his face译成:“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而不是微笑的影子。再如,She was,to be sure,a girl who excited the emotions,but I was not the one t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她确实是个令人动情的姑娘,但我不是一个让感情支配理智的人),英语中heart被认为是用来表达感情的,而head则指的头脑,是控制人体动作和人的思维的身体器官。在增词法中,一般来说,翻译时不应对原文的内容随意增减。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所存在的悬殊差异,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词字上的完全对应。一般情况是为意义完整而增译,以便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使得译文在语法和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语言习惯。在翻译中译者可以增添原文语法所省略的词语,增加完善性或概括性的词语等。例如:
  1)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物质可以转化为能,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2)Air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altitude.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综上所述,翻译问题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它与文化息息相关,还受着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英汉民族在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有些差异是宏观的、显而易见的,有些差异是微观的、细微的、隐含的,这些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制约。要忠实恰当地做好翻译,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充分理解原文,灵活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译文语域性问题,应遵循语言表达习惯,防止两种语言中貌合神离的说法。只要我们在翻译语言的过程中多研究与该语言相关联的文化,找到恰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障隘以此来提高可译度,就可使跨国文化交际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徽.汉英翻译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1.
  [2]屠国元.翻译中的文化移植.中国翻译,1996.
  [3]戎林海.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西安:外语教学,1990.
  [4]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一、“序幕”设计类型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如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设计,是以学生为“演员”的一场“话剧”,作为“导演”的老师,如何拉开课堂的“序幕”对上好“话剧”的精彩上映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状态、个性体验等。我认为好的“序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第二,启发思维,诱发思考,使学生思维围绕着本课的学习目标展开;第三,画
摘 要: 新时期的诗歌探索是诗人在二十余年间不同的社会语境下不断处理艺术创新和经验承传矛盾运动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对“五四”以来诗歌中“人”的线索一次链接和回归。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诗美理念的变异是诗歌流变新的根本原因。新时期诗歌在流变中既存在多种可能性,又处于地位失衡之中。  关键词: 新时期诗歌 人的回归 个人化 口语化    中国新文学从肇始至今已将近百年的历史了。中国新诗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也
摘 要: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环境下,影视作为视觉媒体,追求直观形象,具有感性色彩,可以为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提供感性的视听觉体验。它的思维方式形象、浅显,主、客体沟通距离近,有助于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培养发散性思
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使自己的文章成为一只出墙红杏,锁住阅卷老师的双眼,从而玉笔一挥写上理想的分数是每位考生梦寐以a求的心愿。本文帮学生支几招。  一、打造美目,闪现亮丽风景  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心灵之门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打造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可以先声夺人,为文章闪现第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读者阅读作文的第一感觉时段中,一道别具才情的风景能愉悦他们的眼睛,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创新当作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准来倡导,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创新浪潮。对于作文教学与写作而言,创新更有其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学生完美人格的建立,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手随心愿,心随手移”,作文就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学生自主写作的、没有任何限制的快乐作文,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作文  1.“手随心愿,心随手移”作文的实现途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日本历史上曾受过欢迎追捧的一群男装女性,以及其所代表的特定历史时代。穿男装、唱歌谣、跳男舞而大受欢迎的一种女性艺人,也指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他们从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受到追捧。此为白拍子的一般定义。本文将沿此定义讲述白拍子男装。  关键词: 白拍子 造型 女性男装  1.白拍子的时代  白拍子出现的时代粗略地讲是日本中世。据《日本中世史入门》所讲述的中世所指的时间范围,从平安末期开
Visual Basic(简称VB)是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VB提供的是可视化的开发环境,我们可以用鼠标像画图一样构建出程序的界面。而且VB提供了丰富的控件组,省去了我们自己写代码实现这些效果的麻烦,与传统的非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QBASIC相比,VB虽然内容扩充了很多,但学起来却更简单,用起来也更方便。  我从事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有几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VB教材,通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渗透德育教育。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理念,立足教材,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融入德育教育,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转变理念 立足教材 各个教学环节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成员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有效地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我现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体会,剖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形势和现状,并对
摘 要: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透彻分析数学概念,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准确到位地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中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另辟蹊径,借用语文的方法分析数学概念。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中学数学概念 语文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大厦的基石,是数学肌体不可或缺的细胞。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而解题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