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近侧指骨间关节水平断指再植八例临床分析
【机 构】
: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
【出 处】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4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桡动脉蒂联体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跨节长条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对于6例手指跨节长条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以桡动脉的体表走行线为轴线设计皮瓣,皮瓣包含2条桡动脉穿支,增加了皮瓣的切取范围。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6.0 cm~3.5 cm× 7.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3~8个月,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感觉、活动功能及供区情
目的探讨经眶外侧锁孔入路夹闭低分级后交通动脉瘤(Hunt-Hess分级0~Ⅲ级)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经眶外侧锁孔入路治疗的低分级后交通动脉瘤而发生术中破裂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Hunt-Hess分级0级3例,I级6例,Ⅱ级10例,Ⅲ级5例。所有患者均术后4~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随访内容主要为:影像学检查、Glasgow预后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皮瓣覆盖治疗下肢GustiloⅢB-ⅢC型损伤创面的愈合及功能效果。方法2011年11至2015年10月,通过对25例,其中GustiloⅢC型14例,GustiloⅢB型11例;小腿中段5例,小腿下段20例,其中包括足踝部损伤3例。皮肤缺损最大面积40.0 cm×20.0 cm,最小面积15.0 cm×8.0 cm,局部骨缺损6例。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21例;其中游离股前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5例两种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其中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组24例(创面面积1.8 cm×1.5 cm~4.0 cm×2.5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1.7 cm~4.2 cm×2.6 cm),趾背动脉皮瓣组21例(创面面积2.0 cm×1.5 cm~3.8 cm×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结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膜诱导技术结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8~45岁,平均35岁。车祸1例、压砸伤4例,机器挤压伤7例。一期手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同时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应用外固定支架或钢板固定,皮瓣切取范围9.0 cm×15.0 cm~15.0
目的探讨对多指完全离断再植的手术的必要性及方法。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58例各种原因导致手部多指完全离断的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观察手指外观,指端感觉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53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94.8%。结论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远离断的指体尚完整,有可供吻合的血管和神经,我们都应力争对其进行再植,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小腿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10例小腿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蒂部血管运用端-侧吻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胫前血管损伤6例,胫后血管损伤4例。股前外侧皮瓣切取后血管蒂部动脉行端-侧吻合、静脉行端-端吻合,皮瓣通血后血运良好,缝合覆盖创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本组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病例共28例。皮肤坏死缺损面积3.0 cm×5.0 cm~ 17.0 cm×30.0 cm。创面骨质、肌腱外露19例,钢板外露9例。切除坏死皮肤软组织,彻底清创后用VSD处理,分别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4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