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IMS(IP多媒体系统)是当代移动核心网普遍引进的一项技术系统,在该系统的加入下,移动网络实现了质的飞跃。除了能够实现移动媒体服务的一体化改革之外,还能够加强网络通信的安全保障,提高通信的实效性。本文针对IMS及移动核心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结合时代元素给予相关的移动核心网建设建议。以此确保IMS与移动网络的稳定融合发展。
关键词 IMS;移动核心网;现状及问题;方向;方案;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39-0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旨在建立一个与接入无关、基于开放的SIP/IP协议及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类型的平台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它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传统固定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未来的基于全IP网络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智能平台,也为未来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IMS的诸多特点使得其一经提出就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是业界普遍认同的解决未来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和发展方向,但对于IMS将来如何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全业务运营,IMS的标准化及安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IMS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它可以满足终端客户对多媒体业务所提出的更加多样、更加新颖的需求。IMS被公认为网络的一种核心技术,它是解决固网与移动互相融合,引入数据、视频、语音三重融合以及其他一些差异化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IMS大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其应用的方式方法也还处于探索当中,所以在IMS技术中仍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IMS技术的发展还不够稳定,不够成熟;②各种网络与IMS的互相融合,必然会使其功能变得更加复杂;③IMS的安全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的完善;④到目前为止,IMS技术大多是属于实验阶段,其综合用途尚待开发;⑤IMS技术的开发速度还可以加快,以满足网建规模日渐扩大的需求。只有有效解决了以上的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明确IMS的发展方向,找准IMS的建设方案,使IMS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由于该项技术的这一系列特点,直接影响着当代移动网,要想实现TMS与移动核心网两者的融合共赢,就必须把该方面的建设纳入战略地位,实现有机突破。
2 移动核心网建设方向及建议
2.1 安全建设
安全建设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是两个方面:①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②网络稳定性问题。即对客户在网络上保存或者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予以加密或者其他保护,包括客户的人身信息、账户信息、个人隐私、财务状况等,以及其他一些客户不愿意透露的信息。同时,确保网络在既定时间能够稳定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努力确保这种服务状态的持续性。可以通过优化软硬件设施引入,或者是通过自主研发程序等,扩大防火墙功能(万兆防火墙、超万兆防火墙),加强隔离设施和保密服务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能够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或者自主保护。此外,要落实客户的实名制认证机制,确保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方面,应当加强日常维护及运行监管力度,及时参考防火墙、移动核心网等的承载能力、性能等,对异常状况采取及时隔离维护措施。此外,加强研发力度,争取在网络接入和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安全性能。
2.2 客户服务平台建设
客户服务平台,是指移动核心网下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或者指导的虚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必须考虑如下方面:①努力使移动核心网与IMS融合,参照IMS的综合功能,科学地对平台功能和效果进行完善,实现网络多媒体服务。②为客户预留自主管理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期望在成为受众的时候,有同时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为满足客户的此等愿望,同实现个性化的移动核心网络建设,因此必须为客户预留一定的自主管理空间,构建类似于QQ空间、博客等一类的终端平台。③创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平台。当代网络的特点之一便是资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拓展核心网的存储、转换等功能,构建一个核心资源库存中心,并建立相关的检索功能,确保资源的有效放送,此外还可以建立以客户端为资源站点的辐射式资源库,确保资源共享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2.3 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当树立起对移动通信相关的责任心,努力思考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除了上述提及的实名制问题之外,还可以与国家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例如公安机关,实现公安部分与企业联防监管,深入、及时地打击网络不良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管理数据反馈、客户、信息量的自动量化统计分析等,科学计算出网络当前的负载数,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预测,自动采取相应的风险或故障规避措施。
3 保障机制的构建
3.1 人才及技术保障
人才和技术的保障是各种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IMS技术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保障,因此,培养和锻炼IMS技术人才是发展IMS技术的当务之急,有关的各界人士必须加以关注与重视。国家应该加大对移动网络技术的投资力度,重视高校的信息技术专业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IMS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关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技术人才,IMS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3.2 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也是IMS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资源的投入,IM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无法进行,把IMS作为移动的核心网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对IMS的研究和实验投入更多的相关资源。在前面所提到的校企合作就是扩大资源的一种可行方式,在学校资金和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与各大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就能给IMS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信息和资源,然后在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之下,就会有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诞生,在无形当中对IMS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4 总结
以IMS为基准的移动核心网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代通信行业人员应当站在科学、求实的立场,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以技术为依托,寻求内部突破。IMS的融入,使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获得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样亟需人们考量,重点主要在于安全保障相关以及核心服务体系的构建。整体看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仍旧相当乐观。
参考文献
[1]彭明亮.关于移动核心网的发展与演进的探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
[2]李冶文,李威.移动核心网引入IMS后的维护管理探讨[J].电信技术,2009(08).
[3]魏武,IMS业务平台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于明,解锦明.固网NGN向IMS平滑演进分析[J].电信技术,2011(01).
[5]马金兰,等.IMS全业务融合核心网演进思路与过渡方案[J].广东通信技术,2012(12).
关键词 IMS;移动核心网;现状及问题;方向;方案;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39-0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旨在建立一个与接入无关、基于开放的SIP/IP协议及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类型的平台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它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传统固定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未来的基于全IP网络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智能平台,也为未来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IMS的诸多特点使得其一经提出就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是业界普遍认同的解决未来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和发展方向,但对于IMS将来如何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全业务运营,IMS的标准化及安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IMS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它可以满足终端客户对多媒体业务所提出的更加多样、更加新颖的需求。IMS被公认为网络的一种核心技术,它是解决固网与移动互相融合,引入数据、视频、语音三重融合以及其他一些差异化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IMS大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其应用的方式方法也还处于探索当中,所以在IMS技术中仍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IMS技术的发展还不够稳定,不够成熟;②各种网络与IMS的互相融合,必然会使其功能变得更加复杂;③IMS的安全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的完善;④到目前为止,IMS技术大多是属于实验阶段,其综合用途尚待开发;⑤IMS技术的开发速度还可以加快,以满足网建规模日渐扩大的需求。只有有效解决了以上的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明确IMS的发展方向,找准IMS的建设方案,使IMS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由于该项技术的这一系列特点,直接影响着当代移动网,要想实现TMS与移动核心网两者的融合共赢,就必须把该方面的建设纳入战略地位,实现有机突破。
2 移动核心网建设方向及建议
2.1 安全建设
安全建设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是两个方面:①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②网络稳定性问题。即对客户在网络上保存或者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予以加密或者其他保护,包括客户的人身信息、账户信息、个人隐私、财务状况等,以及其他一些客户不愿意透露的信息。同时,确保网络在既定时间能够稳定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努力确保这种服务状态的持续性。可以通过优化软硬件设施引入,或者是通过自主研发程序等,扩大防火墙功能(万兆防火墙、超万兆防火墙),加强隔离设施和保密服务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能够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或者自主保护。此外,要落实客户的实名制认证机制,确保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方面,应当加强日常维护及运行监管力度,及时参考防火墙、移动核心网等的承载能力、性能等,对异常状况采取及时隔离维护措施。此外,加强研发力度,争取在网络接入和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安全性能。
2.2 客户服务平台建设
客户服务平台,是指移动核心网下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或者指导的虚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必须考虑如下方面:①努力使移动核心网与IMS融合,参照IMS的综合功能,科学地对平台功能和效果进行完善,实现网络多媒体服务。②为客户预留自主管理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期望在成为受众的时候,有同时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为满足客户的此等愿望,同实现个性化的移动核心网络建设,因此必须为客户预留一定的自主管理空间,构建类似于QQ空间、博客等一类的终端平台。③创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平台。当代网络的特点之一便是资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拓展核心网的存储、转换等功能,构建一个核心资源库存中心,并建立相关的检索功能,确保资源的有效放送,此外还可以建立以客户端为资源站点的辐射式资源库,确保资源共享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2.3 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当树立起对移动通信相关的责任心,努力思考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除了上述提及的实名制问题之外,还可以与国家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例如公安机关,实现公安部分与企业联防监管,深入、及时地打击网络不良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管理数据反馈、客户、信息量的自动量化统计分析等,科学计算出网络当前的负载数,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预测,自动采取相应的风险或故障规避措施。
3 保障机制的构建
3.1 人才及技术保障
人才和技术的保障是各种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IMS技术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保障,因此,培养和锻炼IMS技术人才是发展IMS技术的当务之急,有关的各界人士必须加以关注与重视。国家应该加大对移动网络技术的投资力度,重视高校的信息技术专业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IMS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关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技术人才,IMS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3.2 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也是IMS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资源的投入,IM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无法进行,把IMS作为移动的核心网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对IMS的研究和实验投入更多的相关资源。在前面所提到的校企合作就是扩大资源的一种可行方式,在学校资金和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与各大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就能给IMS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信息和资源,然后在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之下,就会有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诞生,在无形当中对IMS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4 总结
以IMS为基准的移动核心网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代通信行业人员应当站在科学、求实的立场,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以技术为依托,寻求内部突破。IMS的融入,使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获得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样亟需人们考量,重点主要在于安全保障相关以及核心服务体系的构建。整体看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仍旧相当乐观。
参考文献
[1]彭明亮.关于移动核心网的发展与演进的探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
[2]李冶文,李威.移动核心网引入IMS后的维护管理探讨[J].电信技术,2009(08).
[3]魏武,IMS业务平台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于明,解锦明.固网NGN向IMS平滑演进分析[J].电信技术,2011(01).
[5]马金兰,等.IMS全业务融合核心网演进思路与过渡方案[J].广东通信技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