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往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情景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 I come 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s my exercise 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
  二、运用体态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简洁、明了的肢体动作,便可使学生恍然大悟。语言讲解辅以动作会使教师的授课变得更形象,更易于理解,如在教有关动物的单词时,可以学动物的叫声来进行教学,如dog—woof,cat—miao,bird—tweet等。当然,有时也可做一些动物特有的动作来进行教学,如:在教monkey时,学生就可以边做动作边说“monkey”。
  三、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例如:在教“Happy birthday to you!”时,设计公鸡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
  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四、运用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和更为直观的事物形象。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声音、图象、动画及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呈现自然界中的声、色、形,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下面教学片段为例:
  T:Boys and girls,I have a friend David.He’s 11 years old.He’s a student.He studies at Duqiao School.He likes traveling.Do you like traveling?
  Ss:Yes,we do.
  T:Let’s go Hengshuihu.
  Ss:OK.
  T:What is David’s first stop?Let’s watch.
  (课件衡水湖。)
  T:What is it?Is it beautiful?
  (教师引导学生说:How beautiful!)
  T:Let’s go to Hengshui,OK?
  Ss:Great!
  由此情境引出对话涉及的句型:Shall we go to…?But how?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斯多惠也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张教师要努力以整个人格来使教学有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在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
期刊
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学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一、宣讲我国数学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开学初集中讲。学生刚入中学,对什么都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第一堂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
期刊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以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
期刊
要求学生用估算,就需要有必要估算的情景和适宜估算的题目。教材中的情景,有关估算的含量少、份量轻,并且脱离实际,有些学生可以直接口算,确实没有必要估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教材,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估算优势,消除其抵触心理,提高其估算能力。  一、调整教学顺序  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是在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此时,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都达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正确表达对促进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这样评价教师:“我们的数学老师解题厉害,就是说出来我们听不懂,肚子里有货倒不出。”这充分说明了语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有讲究的。  一、语言要通俗易懂  数学教学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刚进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而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去年,经过在杜郎口中学几天的观摩与学习,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而作业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題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題:  1、教师花费在
期刊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必须对父母有感恩之情。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设定了如下教学环节:  护蛋比赛——感受父母的爱  一、活动目的  1、从活动中感受亲情的能力,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从而培养爱父母的情感。2、付诸行动,在生活中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布置有关事宜。⑴42名学生每人准备一枚生鸡蛋,作为保护对象,下周一带来,参加比赛。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重视基础知识  我们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指现在就要求学生都搞发明创造。我们现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国内外研究表明:有创新能力必定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力,智力太低会阻碍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只有重视基础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