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的穴居生活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年前,普莱斯还是一名职业摄影师,拥有一本黑白摄影杂志,有妻有子,岁月静好,他却感到,为房贷和房租打拼的日子已经让他远离生活,吸干了他的创造力。他决定换种活法。
  他离了婚,回到故乡俄勒冈,找到一块荒弃的土地,又弄了个二手印第安圆帐篷,一住三年。若不是冬天太冷,生活倒也舒适。他又尝试了树屋和山地帐篷。10年后,他想到一个长久之计:地洞。
  小土丘里,藏着他的“霍比特人世界”———爬过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门,就进入由木板搭起的地下居室。台灯照亮长毛绒地毯和方形天窗。这个高度只能坐着、长宽只够伸直腿的地洞,就是普莱斯过去13年的家。
  穴居生活是现代化的,有烤箱、炒锅、书架、CD播放器、电话和木棍支起的衣架,按普莱斯的说法,坐着的时候,“一切都在手臂范围内”,这叫“人体尺寸”。人坐着就能看见所有东西,不用找,无压力。
  他的穴居世界不止于此。屋外,有装修成西部牛仔风格的厕所、木板搭起的桑拿房和淋浴间。他还引来附近的溪流,把沼泽变成草地和池塘。
  地下电路支撑着他的现代“霍比特人世界”,但普莱斯计划明年尝试用丙烷发电,这样,他就可以彻底摆脱现代线路了。
  拥有一块秘密领地是每个人的梦想,普莱斯说,小时候,当你找到了这么个地方,你就可以逃离。长大后,逃离的梦想失落了。在他看来,建造地洞,是重新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世界。
  画画也曾是他的童年梦想。10年前,他发现四岁的儿子画画远比自己有想象力。“每个人生来都是艺术家,长大后却遗忘了”,他决定重新像孩子看世界那样照着真实世界画画。现在,他每天用质朴的儿童画记录看到的世界:树林里死去的鸟、某个看房子的角度和被世界忽视的人。
  普莱斯回忆从前的日子:“生活如此有规律,以至于你成了它的奴隶。”现在,他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散步,爬到最高的树上看天,“你可以过自由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节奏、你的节奏和谐共处”。
  这样的生活不贵,一年5000美元就已足够。租下这块地每年只需100美元,喝小溪里的水,付点电费。赚这点钱不难,普莱斯兼职帮一块坟场照管草地,虽然收入不高,倒也怡然自得,因为“做这样的户外工作,不用忍受办公室政治”。
  独特的生活方式本身也带来收益。大约一百名粉丝,愿意花五美元买他的手绘日记;有公司送来帐篷,有人送来夹克,还有皮鞋商为他供应鞋子。几年前,三轮车商Wizwheels送了他一辆价值2000美元的三轮车,资助他去旅行,画下旅途见闻。当然,普莱斯也顺便给三轮车做了广告。
  “从前,我拼命工作,只为赚一点钱活下去。”普莱斯说。现在,他只花一点时间工作就够了,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做他喜欢的事———画画和旅行。
  这位“21世纪的梭罗”梦想其实只有一个:简单地生活。“一点点钱就能让我们活下去了。因为,我就是这样活的,可以画给你看。”在新书《彻底的简单》中,普莱斯这样说。
其他文献
我们的老师Mr Ramage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他当侍酒师时的故事。那是一个宽大的桌子,一男一女,貌似一对情侣。坐稳不久,便指向酒单,说要一瓶1934年的拉菲。Mr Ramage非常谨慎地拿着酒单,手指不留痕迹地指向1934年拉菲旁边的价目———17000欧元———再问客人,您确定要点这瓶吗?客人点头。  不同于一些美国的侍酒师,法国侍酒师永远不能直接问你,您今天大约想喝什么价位的?他们总是会绕来绕去
在美国的大小城市里,都办有老年工厂。  老年工厂大都设在居民比较密集的地区,因地制宜,环境很受老年人欢迎,85%的老年人都愿意参加此项工作,甚至乐此不疲。  起初,我不太理解老年人的这种做法,心想,辛苦了一辈子,就应该在家里好好休养,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何苦要上什么班,而且还没有工资。但听了社区一位主管老年人福利的官员的一席话,方才明白美国职能部门的一片良苦用心。  美国人之所以要花财力物力办
鲜花车站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每天只有三趟火车停靠。我们坐的是那天的最后一趟,只能在这里过上一宿。  扎卡是鲜花车站的站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光杆司令一个,员工也是他。我们那晚借住在了扎卡家里。在缅甸,扎卡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不仅在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接受过正规教育,还被公派至云南民族大学留过学。  扎卡的太太叫莫佳莎,虽然他们才三十出头,但婚龄已有十来年,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是最传统的早婚早育
两千多个坟墓,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最攫人眼目的,是那一个个设计新颖的墓碑。木质的,每个都髹上了缤纷的色彩,绘上了生动的图画,写上了有趣的墓志铭。  此刻,正好有几位教员带领一群小学生前来参观。只见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坟墓前面,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趣味盎然的墓志铭,一边毫无顾忌地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这些笑声,不但把坟场原该有的那种肃穆阴森的气氛驱赶殆尽,而且还把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息带了进来。  被这些由
Ryland Goldman从三岁起,就梦想着开个自己的餐馆,等七岁时搬了新家后,他眼前突然一亮:他家离小学仅一个街区,每天早晨孩子家长络绎不绝地从家门前走过。于是,他开始在家门口“练摊”,烤些简单的面食甜点,外加咖啡、牛奶、果汁,一张桌子、一台收款机,墙上写上餐馆的名字和菜单。另外,他还设想赢利对半分,一半归自己,一半捐给学校的科技课程。结果,餐馆一炮打响。三个月下来,他已经给学校捐了几百美元。
法国文化部在1990年发起了一个“唤醒味觉运动”,法国教育部也批准向小学生开设烹饪艺术的系列讲座,教师则需要接受高水准的烹饪专家的培训。这架势,无疑是要把传统的美食文化,推到主流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普及,在别的国家并不多见。  书店里,法国厨师的个人文集排列得如经典著作,随手一翻,居然也有大量图表、引文、注释、实例、归纳。这些厨师的著作比很多学者的书籍更合乎国际通例,他们不是只考证前辈遗产,而是以自己
比利时最年长的田径运动员、95岁的鲍威尔斯选择在2014年1月7日安乐死。  在安乐死的前一天,鲍威尔斯邀请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齐聚他的寓所。病榻上的他手举香槟,面带微笑,安详地与他们告别。2013年3月,鲍威尔斯参加欧洲老年人室内运动会并获得60米短跑金牌,被称为比利时最年长田径运动员。之后,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而入院治疗。  鲍威尔斯对媒体说,选择这样的离开方式,没有一丝遗憾,自己对于死亡毫无畏惧
前些天在凤凰卫视参加了一个关于日本政局的节目,其间,主持人胡一虎忽然向嘉宾———日本某大媒体北海道支局的主编佐藤女士发问,请她说出过去十年日本到底有多少人当过首相。佐藤扳着手指头数来数去,依然没能把人数够。  把日本首相比作走马灯未免过分了些,但比起“超女”来他们肯定更新换代得更快。十年换了九个首相,其中还有一个真正干满了连任的小泉纯一郎。除了他,每位首相平均在位只有半年多一点,普通的日本人数不清
表哥在日本工作,我曾在他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有一次,我从国内带来的香烟都抽完了,不得不出去买。表哥对我说:“你最好带上能证明年龄的证件,否则很难买到烟。”  日本的便利店很多,没走几步就有一家便利店。在香烟专区,我挑选了一条七星香烟。走到收银台前,收银小姐接过香烟开始扫描价格。我正要付钱,只见她用日语与手势向我比画着什么。我明白了,她是让我出示身份证。我故意装不懂,一脸茫然的样子。这时,店老板过来了
从2007年起,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1947年~1949年)开始步入退休年龄。  早先,他们是支撑日本经济的“企业战士”,是社会的中坚和脊梁。外表看去,一副大丈夫不威不重的样子,其实内里早已空空如也。能怪谁呢?都快累到麻木,闲愁既无份,又何况清欢。所以回到家中,通常只会对太太喊“老三句”———“吃饭”“洗澡”“睡觉”,然后连孩子的头都不摸一下就躺倒睡死。一旦有机会放松,则发疯似的团坐狂歌,其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