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人在搬运东西时,不小心将一块手表掉在了仓库里,大家翻遍了仓库都没能找到。这时,一个小男孩叫大家都出去,他一个人趴在地上静静地听,很快就找到了手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要使一块空地不长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改去孩子的不良品行,那就不妨在孩子心灵的土地上插满“庄稼”。
一、在平日的点滴里播下“庄稼”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懂得“文明”的人才能授人“文明”。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生活中我会主动、真诚地问一声:“同学们好!同学们早!。”
闲谈时,我们常会谈起孩子在犯错后自己找到的一些可笑的理由。其实,我们每个人总会出现一些失误,有些时候我们老师不也是为了“面子”拒不认错,还一味地自圆其说。有一次,我无心错怪了一位同学,事后我公开向她道歉。意想不到的是,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这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向我道歉了,我太意外了,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二、多一份耐心,换一个角度,留给“庄稼”发芽的机会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龄尚小的,不如给他(她)一次机会。在一次生词听写中,有位非常贪玩的同学十个生词只对两个,我没有严厉斥责,只是写了:“你已经迈出了两步,我等着你的另外八步”。结果,课间他没有休息……
三、寻找闪光点,欣赏孩子,让孩子心灵上的“庄稼”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就应懂得,不应总把精力集中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专门批评学生的缺点上。毛病只会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的“庄稼”(真、善、美的闪光点)上,欣赏孩子,“庄稼”就会越来越多,孩子就会越来越美。
刘家兴是我班刚刚转来的一名的学生,缺点一大堆。我几次批评,毫无效果。那天,刘家兴一反常态安静地坐在教室等候我的到来。我朝他笑了笑,点了点头。在教学中,他比平时积极了许多,不仅大声读文,而且还举手发言,我忍不住地说道:“今天这节课表扬名单上我要最先写的是‘刘家兴’,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进步?”值日生站起来说:“他今天能够做好课前准备,等老师来上课。”同桌说:“今天他举手发言了。”“没错,刘家兴今天很有进步,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加油呦!”刘家兴纯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四、赞扬孩子,让孩子的心灵插满“庄稼”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你把黑板报出得太棒了!”“你的画真漂亮!”“你把作业做得太好了!”这些肯定与鼓励的话语,会使学生从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学会独立地生活。
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就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调皮捣蛋……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时时关注他们,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补救,每堂课都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毫不吝惜地给予表扬。同时适当“放宽要求”,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我班的季权同学,曾经一段时间不爱完成作业,但他上课时反应特别好。我除了经常表扬他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外,只要发现他做了作业,我都及时、不断地表扬他,终于他改去了不爱写作业的毛病。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庄稼”便会一点一点插遍孩子的心灵。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让我们在平日里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美的眼神……在孩子心灵的土地上插满“庄稼”,当“庄稼”绿遍孩子心灵的时候,我们就再不必担心“杂草”会生根发芽。
一、在平日的点滴里播下“庄稼”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懂得“文明”的人才能授人“文明”。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生活中我会主动、真诚地问一声:“同学们好!同学们早!。”
闲谈时,我们常会谈起孩子在犯错后自己找到的一些可笑的理由。其实,我们每个人总会出现一些失误,有些时候我们老师不也是为了“面子”拒不认错,还一味地自圆其说。有一次,我无心错怪了一位同学,事后我公开向她道歉。意想不到的是,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这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向我道歉了,我太意外了,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二、多一份耐心,换一个角度,留给“庄稼”发芽的机会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龄尚小的,不如给他(她)一次机会。在一次生词听写中,有位非常贪玩的同学十个生词只对两个,我没有严厉斥责,只是写了:“你已经迈出了两步,我等着你的另外八步”。结果,课间他没有休息……
三、寻找闪光点,欣赏孩子,让孩子心灵上的“庄稼”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就应懂得,不应总把精力集中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专门批评学生的缺点上。毛病只会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的“庄稼”(真、善、美的闪光点)上,欣赏孩子,“庄稼”就会越来越多,孩子就会越来越美。
刘家兴是我班刚刚转来的一名的学生,缺点一大堆。我几次批评,毫无效果。那天,刘家兴一反常态安静地坐在教室等候我的到来。我朝他笑了笑,点了点头。在教学中,他比平时积极了许多,不仅大声读文,而且还举手发言,我忍不住地说道:“今天这节课表扬名单上我要最先写的是‘刘家兴’,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进步?”值日生站起来说:“他今天能够做好课前准备,等老师来上课。”同桌说:“今天他举手发言了。”“没错,刘家兴今天很有进步,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加油呦!”刘家兴纯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四、赞扬孩子,让孩子的心灵插满“庄稼”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你把黑板报出得太棒了!”“你的画真漂亮!”“你把作业做得太好了!”这些肯定与鼓励的话语,会使学生从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学会独立地生活。
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就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调皮捣蛋……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时时关注他们,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补救,每堂课都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毫不吝惜地给予表扬。同时适当“放宽要求”,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我班的季权同学,曾经一段时间不爱完成作业,但他上课时反应特别好。我除了经常表扬他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外,只要发现他做了作业,我都及时、不断地表扬他,终于他改去了不爱写作业的毛病。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庄稼”便会一点一点插遍孩子的心灵。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让我们在平日里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美的眼神……在孩子心灵的土地上插满“庄稼”,当“庄稼”绿遍孩子心灵的时候,我们就再不必担心“杂草”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