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别碰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宏与宋伟玉曾经是同事、爱人,两人同在某市一家报社工作,都是报社的业务骨干。宋伟玉初进报社时,方宏是带她的师兄,两个人的感情就是在那些“出生入死”的体验式采访中建立起来的。
  有一次暗访地下黑彩站时,他俩的身份暴露了,对方迅速叫来一批人,将他俩团团围住,方宏为了保护宋伟玉,被打得很惨,在医院住了20天。但他没有将这件事情报告领导,他觉得一个老记者在这样的采访中暴露身份很丢脸,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自己的事打消年轻记者揭黑的积极性和新闻追求。
  在那20天里,宋伟玉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方宏。感情就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培养起来的,在方宏出院那天,宋伟玉便向方宏告白了:“师兄,咱都是做新闻的,没那么多时间花前月下,如果你也喜欢我,打今天起,咱就算开始谈恋爱了。”
  这样的示爱方式,让方宏笑出声来,两人的关系从此比同事更近了一步。这对黄金搭档在短短四五个月内共采写了50余篇特稿,其中39篇暗访得到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报社为此专门以两个人的姓氏缩写成立了FS暗访组,他俩合作的深度报道栏目成为该社最受读者欢迎的新闻品牌,为报纸发行量上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人走进婚礼殿堂时,报社总编为他们证婚,评價他们的结合是“新闻战友,同事爱人”。
  但是婚后的生活却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合拍。方宏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加生活上的白痴,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家务一点都不管。
  两人对婚姻的要求大相径庭,方宏希望宋伟玉依然是自己的新闻战友,但宋伟玉更希望方宏是一个把家庭和事业同等看待的负责任的丈夫。宋伟玉常常与方宏辩论,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方宏则坚持,干了新闻这一行,就是把一种社会责任背在了身上,就得牺牲个人的那点小情小趣。
  分歧在结婚三个多月后悄然浮出水面,渐渐影响到他们的感情。报社为了突出差异化竞争,决定成立财经新闻部。宋伟玉很动心,毕竟做特稿既危险又忙碌,同时,她也希望做了将近五年特稿的方宏可以转到财经新闻部,拓展能够为己所用的人脉。方宏却很坚决地表示,他不会离开特稿部。通过竞聘,宋伟玉做了财经新闻部的编辑。
  从特稿部的记者到财经部的编辑,宋伟玉的工作节奏松弛多了,但收入增加不少,明显高于方宏的收入。而方宏为了维护与线人的关系,时常请他们吃饭应酬,甚至还出现过一个月下来收不抵支的状况。尽管婚前他就经常这么做,宋伟玉这时却心理失衡了。
  而且半夜三更,宋伟玉常被方宏的新闻热线电话吵醒。然后,他便风雨无阻地出门采访,留下本来就睡眠不好的她辗转反侧。宋伟玉最为绝望的是:春节前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给方宏升职,让他做特稿部的主任,带领十人团队把特稿做强做大。他却不识时务,也不跟她商量就拒绝了。
  方宏的理由是:“我天生就是在一线跑动的料。做管理,我的经验为零,把我放在那个位置上,不是重用我,而是废了我,我也会很不开心。”
  宋伟玉放眼周遭,就连自己这个比方宏晚来报社的师妹都已经做了首席编辑,而同行里老大哥级的方宏还满足于没出息地做个普通记者。有一次,有同行竟然跟宋伟玉打听:“你们报社那个方宏是不是为人特别差呀,怎么干了这么多年,还只是个首席记者?以他的资历和成绩,现在应该至少做到总编助理了呀!”一席话让宋伟玉难受了好一阵子。
  而导致他们婚姻最终破裂的,是宋伟玉意外流产。宋伟玉怀孕后,方宏认为以他们的工作强度很不适合有孩子。宋伟玉觉得,一个根本不想要孩子的男人,往轻了说是有事业心,往重了说就是没有人性。
  就在两人都在犹豫是否留下这个孩子时,意外发生了。 一天晚上,两人刚出报社大门,就被一帮人团团围住拳打脚踢,宋伟玉腹中的胎儿因此夭折了。出院后,宋伟玉向方宏提出了离婚,方宏无奈同意了。
  此后,两人依然同在一家报社,为了避免尴尬,他们总是尽量减少见面的机会。 报社要从年轻的后备队伍里选聘一位总编助理。编委会提名的五人中,大家认为最有竞争力的就是方宏与宋伟玉。就在宋伟玉认为方宏还会像从前那样主动放弃时,方宏却做足了竞聘的准备。最后,方宏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总编助理这个职位。这件事,让宋伟玉怀恨在心。
  方宏自从做了总编助理,便将特稿部带得风生水起。那些新来的记者,尤其是姑娘们,丝毫不掩饰对这个新闻老前辈的崇拜。看着她们鞍前马后地围着方宏转,宋伟玉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既心酸又妒忌。
  宋伟玉内心还有一个最伤心的难言之隐无处发泄,可能是做流产手术时有感染,她患上了慢性子宫炎,医生警告她,如果不抓紧治愈,可能对生育有影响。每去一次医院,宋伟玉对方宏的记恨也就深了一层。尤其是看到方宏身边莺歌燕舞的样子,她的报复心理日益升级。
  宋伟玉想到了一种打击方宏的方式。方宏的许多线人都是通过邮箱和手机短信向他报料的,方宏会把有价值的报料短信保存在手机邮箱里。宋伟玉觉得意外的是,离婚后,邮箱及QQ密码方宏都没有换。
  通过查询这些记录,宋伟玉记下了方宏线人的联络方式。接着,线人被打的事件,在那个月接二连三发生了五起。一个报复者竟明明白白地对线人说:“就是那个方宏把你的电话告诉我的,为那么几十块钱线索费被打一顿,值得吗?”
  方宏被卷入了纠纷的旋涡中,很多线人家属拿着药费单找上门来。尽管方宏百般解释,但人家说得很在理:“我们是给你报料被打的,除了你,没人知道我们的联系方式。所以,我们的医药费你得赔。”
  出于人道,方宏对每个被打的线人都自掏腰包给予一定的赔偿。但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方宏在线人那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他辛苦建立起来的新闻人脉几乎全部断了,这对于特稿部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方宏感觉一定是有人想整自己,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宋伟玉,他怀疑最多的就是同行间的恶意竞争。看着方宏那段时间焦头烂额,宋伟玉心里掠过一丝得意。
  离婚后,宋伟玉连着几次相亲都失败了。尽管她年纪不算大,可是对于她有过婚史的经历,很多男人相当在意,以致朋友再帮她物色,基本都在离异的人群里寻寻觅觅。这对于心高气傲且长相还算出众、工作也相当体面的宋伟玉来说,实在是一种伤害。她把这种伤害,记在了方宏头上。
  离婚一年后,方宏也觉得自己该成一个家了。一天,方宏经人介绍认识了做会计的唐昕,两人相处得很好,双方父母也对他们的交往很认同。方宏恋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宋伟玉耳朵里,想到自己依然孤家寡人,方宏却很快就要谈婚论嫁,宋伟玉心理十分不平衡。
  这时,她再次采取偷看邮箱、QQ的方式,知道了唐昕的电话号码、邮箱以及QQ号。宋伟玉到离家不远的网吧,重新申请了一个邮箱,给唐昕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揭露”了方宏的一些绝对隐私……
  唐昕看了邮件,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个信息:方宏是一个私生活不检点的人。就这样,一份一直进行得顺风顺水的感情倏然而止。
  之后,宋伟玉更是想利用方宏的邮箱,狠狠地挫败他的事业!她竟将方宏邮箱里一些重量级的大稿悄然删除了!
  连续一周,特稿部频频漏稿,包括两件在市里影响极大的命案,损失严重。这让报社上上下下极为恼火,方宏受到严重警告的处分。调查之下,方宏知道,原因可能出在邮箱里。就在认为可能是网络的问题时,他居然在已删除一栏里看到了那些漏报的通稿,原来宋伟玉忘记了永久删除。
  这个发现让方宏怀疑到了宋伟玉,因为只有她知道自己的邮箱密码。为了进一步证实,方宏更改了邮箱密码,打那天起,通讯员的来稿再未被删除过。
  这件事勾起了方宏的记忆,包括线人被打、女友突然分手等事件。为了解开疑团,方宏拿出了特稿记者暗访的手段,决定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方宏首先给唐昕打了一个电话,坦诚地将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告诉了她,唐昕很理解他,把收到邮件的事情告诉了方宏,并把那封邮件转发到方宏的新邮箱。看了邮件,方宏痛心地断定,这事是宋伟玉做的,因为除了她,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的这些隐私。
  为了万无一失,方宏报了警,请网络警察查出盗用自己邮箱的真凶。三天后,网警把方宏叫到分局,给他看网吧的监控录像。尽管画面很模糊,方宏还是清楚地辨认出来,那个在电脑前操作的正是自己的前妻宋伟玉。
  拿着这些证据,方宏怒不可遏,决定找宋伟玉谈一次。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并不想把宋伟玉怎么样。没想到,宋伟玉理直气壮,没有丝毫歉意。方宏改变了主意,趁上厕所的机会按下了特稿记者整天揣在兜里的录音笔的录音键。
  在方宏一再追问下,宋伟玉得意地将自己偷看邮件、私查短信、暴露線人以及将方宏的绝对隐私透露给唐昕的事情一一说出。方宏将这些全部录下,摔门而去。
  方宏决定走法律的程序,以侵犯个人隐私权将宋伟玉告上了法庭。法院不公开审理了此案,最终,宋伟玉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接受了民事调解。只是,再多的经济赔偿,也抹杀不掉她犯过的那些错了。
其他文献
1.遭遇绑架  舒宓经营着一家五金店。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女儿还没有回家,这让舒宓心里觉得很不踏实。女儿舒易才19岁,现在在一家单位实习。他拨打了一晚上女儿的手机,却一直提示关机了。他想着女儿可能是有事回学校住了,手机又刚好没电,就没有太紧张。然而,直到第三天上午,他仍不见女儿回电话,就急忙去学校找,才發现女儿根本没回学校。他又找到女儿的同班同学、好朋友林叶询问,林叶也不知道女儿的去向。但她说,
期刊
1.职业“打小三”  阎钢今年28岁,长得高大威猛,相貌英俊,是北京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女朋友刘燕是北京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市场部主管。刘燕与阎钢认识不久,便被他的外表和气质吸引。可她父母对未来女婿要求很高,首先一条就是要在北京有房。阎钢为了挣钱买房,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一家“情感危机管理公司”求职。  这家公司的老总叫刘仁,50多岁。见面那天,他见阎钢一表人才,谈吐不凡,又会驾车,便当场录用了
期刊
與品品结婚之前,我俩是一对小蜜蜂,恨不得将满心的甜蜜,都捧给对方。结婚后,两只小蜜蜂,就只剩下刺了。稍不留神,就蜇对方一小下,痛痒难当。  品品又生气回娘家了,我也想回娘家。可一个大男人,拎一包洗漱用具,半堵墙似的立着,弱弱地对老妈说:“我们又吵架了,我搬回来住。”这副嘴脸,就算不会吓到老妈,我自己也受不了。  品品手机关掉了,办公室的电话也拒接。我长叹一声,只有拨到她娘家。做女人,福利真多。一三
期刊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多数趴在书堆里,只有苏小囡坐立不安。  她一会儿低头瞄瞄书,一会儿出神地盯着走廊。钟楼的钟声响起时,吓得她打了一个哆嗦,脸一下变得通红,又是兴奋,又是局促。然后她慢慢沉静下来,像下定了决心一样,轻轻地把课本合上,站起了身,准备走人。  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了进来,苏小囡只好重新坐下来。这是班主任的习惯,每天4点左右过来走一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  苏小囡盯着
期刊
安美最近都快要抓狂了,好不容易别人送她一张请柬,去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酒会,可她竟挑不到一件合适的衣服。安美马上就要26岁,再不抓紧很容易就会成为剩女,她得牢牢把握每一次机会。  清早,安美照着镜子,心中叹息。她长得并不漂亮,圆脸,鼻尖还有几粒雀斑,身材稍胖,腿也短了点儿。先天不足,后天再补也不能脱胎换骨啊!一照镜子,安美就要犯愁。  吃过早饭,安美拎包出门。突然,她发现门缝里掉出一张广告卡片,要在
期刊
乡下55岁的婆婆老犯眩晕,老公赵铁决定接她来家里小住,养病,王雪当时没想太多,答应了。  周末,穿一身旧棉袄,左手挎着布包,右手拖着行李的婆婆,风尘仆仆地来了。  刚进门,包还没落地,婆婆就指着拖地的保洁大姐问是谁,得知是花钱请的,婆婆急了。当着外人的面,她扯著嗓门数落起来:“拖个地你们不会啊,还请人……”  说着她就要赶保洁员走:“你走吧,这地我自己会拖。”保洁员愣在那儿,一脸不高兴,搞得小两口
期刊
失明  失明以后他脾气暴躁,妈妈呵斥道:“你这样自暴自弃,从今以后我只喊你起床,吃飯,睡觉,不再管你。”  果然,从那以后妈妈每天只跟他说这三句话,这让他很愧疚,也渐渐平静下来配合治疗。  一年后,他终于复明,却没再看到妈妈。  家人告诉他:“你妈一年前去世了,去世之前录下那三句话,不想影响你治疗。”溺水  岸上围了一群看热闹的男孩。  “哈哈!快看!那个没娘的瞎子自己往水里走!”指着扑腾的她,个
期刊
桂嫂姓于,名叫月桂。丈夫死于车祸,留下一双儿女。在上世纪90年代轰轰烈烈的下岗大潮中,36岁的桂嫂为了养家糊口,供养正读小学的一双儿女,便开始了慢慢寻找工作的长征之路,经常在就业和失业的高兴与悲伤中辗转沉浮,日子过得清苦又艰难。  苦苦支撑到两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后,怎么也凑不齐学费的桂嫂,一狠心卖掉了丈夫给他们娘仨留下的房子。孩子的学费暂时有了着落,桂嫂却没家了,已近耄耋之年的父母,不忍女儿到处租
期刊
毕业5年后,我失业了。再三斟酌后,我决定辞去这份朝九晚N的工作,重新来过。可是,在心中,我隐隐觉得自己失去了某种让自己心安的“保障”,除了在招聘网更新简历,以便再给自己上个保险外,我还不时会想,生活这么无趣,有没有什么能让我抛开心结,变得阳光一些。  在同城聚会的群里,我看到群论坛一个招募帖:“贼快乐俱乐部,和我们一起救赎消沉,来一次惊喜交流吧。”  我来到俱乐部,发现今天有一场舞会,门票30元。
期刊
给她1℃的爱情  那年冬天,他和她搬到了一个小公寓,只有一个洗澡间,冬天洗澡很冷。  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先洗的话,浴室就会很暖和,所以每次他都抢在她前面冲进浴室洗澡。他想,等她进去浴室洗澡时,至少会暖和一两度吧。  他不能给她舒适的生活,带她去高级餐厅,给她买漂亮的衣服,但至少他还能给她1℃的爱情。暖和  今天,父亲回了乡下。我在收拾房间时,发现父亲给母亲买的保暖裤落在了床铺上。  “真是人越老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