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就要继续骑下去”
谢厚国,1949年5月出生于重庆,因幼时家境贫困,初中没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谢厚国性格开朗活泼,尤其喜爱自行车运动。19岁时,谢厚国被单位派往上海接受培训。在上海的一年时间里,她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把上海看了一遍又一遍。
1993年,谢厚国真正爱上骑行。她的骑行之旅,高山与低谷相伴,平安与风险并存。2006年1月,谢厚国在三亚骑行,被一台酒驾的摩托车撞倒,导致身体多处受伤,骨盆粉碎性骨折。医生在她的盆腔骨植入了30厘米长的钢筋,并叮嘱她以后不要骑行。这次受伤让她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生活的困境和病痛的折磨让她走向绝望。就在这个时候,身体不再硬朗几乎从不出门的老母亲来到医院看望她,母亲斑驳的手掌爱抚着谢厚国的脸颊,一股暖流传到了她的内心。谢厚国的心中燃起一团火焰:“既然死神不肯收我,那我就要继续骑下去。”
2010年,谢厚国从重庆一路骑行来到黑龙江,当她站在镜泊湖畔,看到湖面如镜,两岸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谢厚国甚是欢喜。随后,她又向哈尔滨进发,来到太阳岛。这次骑行,让她见识到了北国风光,终身难忘。一路上,她多希望自己一直健康,一直骑行下去。
北国一行之后,谢厚国想真正地挑战一下自己,她制定了从上海崇明岛到青藏高原的骑行计划。从翻越新疆“一号冰川”,到穿越罗布泊的“死亡之海”,谢厚国连滚带爬地骑行着。当经过四川境内时,车子被一颗碎石卡住,谢厚国被重重地摔下坡,在医院缝了15针。
“I am from Chongqing China”
渐渐地,身边的人开始说风凉话了:“你都一大把年纪了,不在家享福,出来折腾什么?就你这小身板儿,还不折腾散架了?你这不是闲着没事做想出风头吗?”谢厚国听了,大声回答:“我到处骑行难道不比待在家里有意义吗?”

每次完成一段旅程,谢厚国都会腾出时间充实自己。60岁,她决定学习英语。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她就找到附近的中学老师,请求和初中生一起上英语课。她前后去过4所学校学英语,每天听英语广播,练习口语和听力,这种学习劲头让比她小几十岁的“同班同学”望尘莫及。学了英语后,每次见到外国人,谢厚国都会自信地对他们说:“I am from Chongqing China(我来自中国重庆)。”慢慢地,她有了一个目标,就是一路骑行,到北京奥运现场为中国健儿呐喊助威。

谢厚国的丈夫和儿子担心她在骑行中再次受伤,便想方设法加以干涉。可她不愿放弃。2011年,为了完成走进世界屋脊的骑行愿望,62岁生日那天,她背上背包,带上馒头和两袋咸菜,一路骑行向西藏进发。途中她经历过狂风暴雨,摔过无数个跟头。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呼吸急促,耳鸣目眩,头痛欲裂。但她从未想过回头。她咬牙坚持着,最终抵达西藏,并安全返回。
2011年,谢厚国骑行至尼泊尔。2012年8月,谢厚国背负简单的行囊,骑着自行车一口气穿越欧洲11个国家,去英国伦敦看奥运会。一个夜晚,她遭遇了抢劫,最终在一名华人的帮助下才化险为夷。经历这件事后,谢厚国提高了警惕,到了晚上,一般情况下就不再出门,以防发生意外。后来,她买了个精致的小包包系在腰带上,里面放着护照、手机和钱。这三样物品,她连睡觉都没有离过身。
2016年5月19日,谢厚国独自骑行南美洲。以往的出外旅行总是充满欢乐的,但唯独这次,她痛哭了好几场。谢厚国和西安市一位骑友同行去美国,到达西雅图后,两人经过讨价还价,在一家简陋的酒店住下。谁知两天后,同伴忽然不告而别,打电话也联系不上。谢厚国顿时紧张起来,偏偏不巧,她用手机登录QQ,发现储存在QQ邮箱的旅途行程表也丢失了,她当时就懵了。情急之下,她跑到外面买了一张华人报纸,想从报纸上找到点线索。她联系上一家华人旅店,骑上自行车就冲了出去。天空一点点暗下来,路越来越难走,这时,又刮起大风,暴雨也倾泻而下。她突然感觉自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不由得大哭起来。就在这时,一辆汽车向她驶来,谢厚国赶紧上前打听去华人旅店的路,对方是一对外国夫妻,听明白谢厚国的境遇后,他们告诉她走错了方向,并让她在车上休息一下,第二天再把她送回西雅图。谢厚国感激不已。
“我也是有梦想的人”
2016年7月26日,谢厚国前往里约观看奥运会。她亲手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横幅,写着“中国女排加油”字樣,为中国女排鼓劲。谢厚国买到3场中国女排比赛的门票,但没有买到决赛票。中国女排决赛时,她在开场前3分钟从一个外国人手中买到一张票,喜出望外。8月21日,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在马拉卡纳齐诺体育馆举行,中国队对阵塞尔维亚队。双方苦苦缠斗,胜负难分,助威者心急如焚。谢厚国不停地喊着“中国加油”的口号,嗓子都快喊哑了。最后时刻,中国女排力挽狂澜,艰难战胜劲敌塞尔维亚队,获得了胜利。夺冠之后,女排主攻手朱婷跑到谢厚国前面来,给了她一个热情的拥抱。谢厚国提出想跟朱婷一起照相,朱婷很高兴地与她合影留念。
谢厚国出名之后,很多人羡慕她去过那么多地方。其实,只有骑行过的人才知道,独自骑行有多艰苦,有多难,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冒险精神。有一回,3个骑友想和谢厚国同行,体验一下骑行带来的乐趣。谢厚国很高兴地带着他们一路到了越南河内。在那里,他们突遇暴雨,一位骑友的车子出了问题。谢厚国拿出工具,很快就把车子修好了。暴雨如注,山路崎岖,大家推车前行,直到天黑,也没碰上旅店,只能不停往前走。当时,一行人又饿又困,一个个抱怨不断。谢厚国从背包里拿出干粮,分给大家,才救了急。还有一次,在越南境内,4个人在河边露宿,半夜时,突然来了几个人,怪声怪气地朝他们喊叫。那3位朋友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手里捏着钱包,浑身发抖,一夜无眠。天亮时一看,谢厚国仍睡得很香。受此惊吓,3位朋友都说受不了这种苦,遭不了这个罪,陆续退出骑行,只剩下谢厚国依然按计划继续前行。
25年时间,谢厚国骑行18万公里,全程可绕地球4圈。她还收获了几万张照片,十多面宣传旗帜,上千张朋友的名片,8本骑行日记,字数达到50万字,盖了2000多枚邮戳,还有各地政府加盖的印章和1000多份签名,这一切美好全部深刻地烙在她的记忆里。有人劝说:“你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谢厚国笑着说:“我也是有梦想的人,学英语,去外国旅游,付出了努力,换来无尽的乐趣,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谢厚国还有下一个目标:骑行观看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健儿呐喊助威。“一个人一首歌,一顶帐篷一辆单车,喝过山泉赛美酒,嚼着榨菜啃馍馍,宣传奥运与环保,跋山涉水骑遍全世界。”这是谢厚国的写照,也是这个花甲老太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