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

来源 :糖尿病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ad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小儿糖尿病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1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分得11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分得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溴索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小儿糖尿病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7 d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各类症状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而且能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昏迷应用替格瑞洛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实施替格瑞洛片+胞
L-多巴(LD)、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生物小分子,它们对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快速、灵敏和选择性地检测生物小分子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研究药物的药理及生理活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依赖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因具有选择性好、易于操作、价格低廉、灵敏度高等优势逐步成为分析化学领域小分子检测的重要手段。然而,生物小分子在普通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