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控制模式中的民俗控制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y1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是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侵害和平生活与经济发展的反社会行为,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对犯罪控制过分强调国家对犯罪的控制力量,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必然出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现实面前,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对民俗与犯罪的关系考察,把民俗引入犯罪控制的视野,从民俗入手,以审慎的眼光来理解乡民行为实践所构筑的意义世界,客观地探讨民俗在乡民地区所发挥的功能,进而提出:民俗作为民间力量对预防犯罪具有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并就大学物理教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对于媒体如何呈现广西形象这一问题,业界的研究尚显语焉不详。笔者由此切入,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大致勾勒出报纸所建构的广西及其族群形象。此外,通过对样本的定量与定性考查,厘
分析了迈克尔孙干涉仪的仪器误差的7个分量,确定了迈克尔孙干涉仪的仪器误差,分析了迈克尔孙干涉仪由于调节不当而产生的误差,提出了减小这类误差的方法,对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系统
利用数学知识中数形结合对物理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进行误差分析,让学生掌握一种分析实验误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