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思维导图是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以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为主题展开分析,阐释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意义,再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
  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学生写作思路的探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学生的写作思路。小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为薄弱,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写作时无话可说。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促使学生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至关重要。在后续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学生的写作思路,实现对写作思路的优化,解决“开头难”这一问题。例如,在人物写作训练中,教师就应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写作思路,根据亲人、朋友等的形象来展开联想,拓展相关内容,打开写作思路。与此同时,还要联系日常生活,指导学生思考各类人物都会做些什么,以此启发学生。如,引导学生写关于“月亮”的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在看到这一作文题目后,一开始就会描写“月亮”的形态,像“圆”和“弯”,而描写完月亮的形态后便会缺乏灵感,思路很难延续下去。而在这时教师就应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像“同学们知道各种文章中月亮有什么含义吗”,然后再举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诗句,促使学生联想到月亮代表着思念之情,从而拓展写作思路,确保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充实,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提升写作水平。
  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开拓学生写作视野的探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视野,写作素材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会获得更多体验,写作时也会更加顺畅,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很难積累多样化的生活素材,自然在写作时无法可说。而采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会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发散性思维。日常生活和写作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思维导图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构思需求,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以图形、图画记忆为主,通过思维导图将构思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在写作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布局,而当学生的视野有限时,作文的布局就会具有局限性。比如让学生写“假如我会克隆”时,需要学生对克隆技术有一定掌握,如果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克隆技术,那么写出的文章会内容空乏,甚至跑题。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指导,先为学生系统讲解较为常见的克隆技术,再通过制作动画系统描述克隆技术,并融入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克隆技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克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拓展其视野。
  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跟上教师授课节奏。因为作文教学本身就具有抽象、系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写作兴趣,而教师则应善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思维导图创新和突破传统作文教学形式。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多会注重对写作手法、技巧开展理论性讲解,会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要合理采用思维导图,确保其和各种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教学工作中也有着广泛应用空间。教师则应当将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以最大限度地丰富思维导图的色彩和形状,同时也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例如,在解读“童年趣事”这一作文题目时,教师应体现出学生主的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和其他同学分享童年时所发生的各种趣事,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把童年时期所玩过的游戏、玩具、照片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童年有着更加深刻的记忆,怀念童年的游戏场,然后再通过写作的形式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共同填充思维导图的框架,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思路。
  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写作形式的探究
  在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概括知识点,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应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优势,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授课,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写作的意义。思维导图教学手段不仅能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也会创新教学形式,促使作文教学整个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而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讲解《西游记》后,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西游记》中关键人物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探究人物形象,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应采用思维导图。当学生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提供一定时间和空间,共同研究和讨论。这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在经过讨论后得出答案,像“孙悟空是一个能力超群、惩恶扬善、正直的人”。教师就应积极肯定,并引出本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写一篇描写人物形象的文章,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作文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如,讲解《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要求学生依据文章的题目联想各相关词语,确定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可把文章的题目设定为“秋天的杨树”,再让学生了解主题应当突出杨树。而另一关键词是“秋天”,让学生回忆秋天的情景,了解在秋天时杨树的状态,通过关键词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教师则应当善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优势,落实在作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渐掌握并合理运用新思维写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拓展写作视野、产生写作兴趣以及优化写作形式,为促进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然而一谈起作文,家长无奈,学生头疼,老师伤脑筋。其实,我认为小学阶段,写作就是一个模仿、创造、创新的过程,如同牙牙学语的婴儿,在一遍遍重复学习过程中,由一个字,到词、短语,最后到句子的独立创作。以课文为根本,注重方法,巧妙引导,训练扎实到位,必会化繁为简,由难变易。  一、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力求从学到运用自然达成。  部编本新教材非常重视学与用的结合和衔接过渡,主线分明,
期刊
语文是小学主要教学科目,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能重。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更高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更高效地夯实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写作的能力,让学生避
期刊
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毛泽东爺爷也说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在一次次期盼中,我迎来了这周的第一节体育课。  体育老师让我们赛跑,我想:这可难不住我,简直太容易了!  同学们在起跑线上一字排开,哨声一响,一个个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我和好朋友若希并驾齐驱,时不时使几个眼色,想要一起加速。这时,我又使了个眼色,要求一起加速,可若希身体往左边倾斜,脚崴了一下,抽筋了,她一下子跌倒在地,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高度重视。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  当然,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坚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达成培养他们看图说话能力的目标。  一、
期刊
作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作文表达想法、见解与见闻。因此,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否则就会显得平淡乏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与体验,使其获得真情实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更富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文章。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将作文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丰富个人
期刊
统编教材单元编写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精读课文与单元写作之间读写相融,为写作练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教师可以采用写作先行的理念,捕捉学生写作单元作文时存在的漏洞和共性问题,借助单元精读课文所起到的范例作用,厘清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为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奠基。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课文范例支架,
期刊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是母亲身上的血液。她为我们灌溉农田,喂养鱼虾,养育着我们。但我们对她做了什么呢?曾经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去哪儿了?  你看,那工厂的烟囱每天都排出浓浓的黑烟,犹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在天空。还有生活废水、工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小河,整条河的河水乌黑混浊。你再看,小河的两岸,堆积如山的垃圾,一眼望去,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在風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嘲笑人们的无知呢?啊,清澈的小河,你去哪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这样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开展写作练习。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写作动力,从而有利于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性對小学写作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排斥多源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三学段的写作训练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设置了多个想象性的写作练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妙笔生花,写出想象力丰富的习作呢?笔者围绕统编版五上习作四,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围绕可感情境,唤醒学生的想象动力  想象不是说想就能想,更不是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学生就能顺势完成的。如果
期刊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和“以生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师缺少方法指导、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等,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作文教学效果差。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有效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写作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