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粗粒料力学性质及本构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来源 :能源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某高坝筑坝粗粒料进行了大型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级配下2种粗粒料的强度特性、变形规律。结果表明:2种粗粒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体变曲线整体变化规律为低胀高缩、先缩后胀,随着围压的增加,内摩擦角逐渐减小。低围压下,堆石料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硬化、体变变化为先缩后胀,砂砾料表现为软化、先缩后胀,峰值摩擦角随着围压的升高快速减小;高围压下,砂砾料由软化过渡为硬化,但堆石料在3000 kPa下出现软化、其他条件下均为硬化,体变均由剪胀过渡到剪缩,随着围压的升高,峰值摩擦角的减小速率逐渐变小。研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实验测得了锂离子电池内阻在常温下随soc的变化情况。实验显示放电时soc在0.2到1之间时内阻变化不大,soc小于0.2时内阻急剧升高,且充电内阻明显大于放电内阻。之后进
针对杨河煤业顺层钻孔存在封孔质量差、抽采浓度低和有效抽采时间短等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了杨河煤业囊袋式“两堵一注”带压封孔工艺技术参数,验证了囊袋式“
电动汽车电池在低温加热过程中,针对加热器的档位频繁切换和由此引发的冲击电流会缩短电池寿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加热水温寻找加热平衡档位的控制方法。以目标加热水温为
山区河流坡陡流急、泥沙级配宽、相对水深小、河床结构发育、水流流动在空间上变化剧烈,使得山区河流的水流阻力和推移质运动关系十分复杂。总结了山区河流阻力及推移质运动
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忽视了混合式制冷制热系统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一种新的U型土壤埋管换热器的变模型及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设计U型土壤埋管换热器。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获取河道水下地形数据,并通过克里金插值法生成地形数据的方法,用于无实测地形资料地区河道水动力水质模拟。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长江干流九江河段排污口对水质的影响,将提出的方法与九江水文局2017年1∶1 000实测水下地形生成的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水位最大误差由0.1 m增至0.2 m,流量最大相对误差由10%增至20%,水质模拟最大相对误差
以流域污染负荷核算为重点,对京杭运河(苏州段)两岸涉及的5个区20个街道各污染源负荷进行核算,对污染源进行系统、高精度分析,明确排污单元,核算污染贡献,根据各区及各街道水
随着煤矿机械化采煤程度的提高,煤泥含量越来越高,煤泥浮选是处理这部分煤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煤泥性质、煤泥预处理方式、药剂制度、浮选工艺等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的关键
油品的长距离输送主要依靠输油管道,在长期的输送作业过程中管道可能会出现腐蚀现象。输油管道腐蚀后容易造成油品泄漏污染土壤环境,甚至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