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老了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小心就老了”——这句话若出自二十五岁姑娘之口,自是文青式调侃或幽默;而若出自我这样的男人嘴巴,势必被说成矫情。不过另一方面,这也是我此刻切切实实的困惑和感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小心也罢不小心也罢,都要把人冲到“老”这个车站。不管你多么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亦无论你何等千娇百媚闭月羞花, “老”都是你必须“到此一游”的站。
  我现在就到了这一站。下了车我面对分明写着“老”字的站牌发愣。举目四顾,有咔喳喳甩着红绸扇跳“大妈舞”的,有“抱虎归山”打太极拳的,有坐在马扎上哼着“文革”小调钓鱼的,有歪在树下石凳上闭目养神的,与此前各站风景迥然有别——我将留在这里,留在“老”的现场!
  可我怎么就老了呢?昨晚吃的什么固然时常想不起来,但看书看到第几页大体不会记错。偶尔遭遇的日语生单词也休想从我眼皮底下溜走,日语那玩艺儿还能算外语吗?论体力,再爬泰山快到山顶时怕是要举步维艰,但一般坡岭沟坎仍可如履平地。比我年纪大得多的钟南山院士前不久在“南国书香节”上说他现在看见漂亮女孩仍会为之心动。我也心动——为谁心动绝非院士特权——心动即活力的证明。
  不过细想之下,老的证明也并非没有。例如,当年看女性,眼神如狼似虎地几乎全部扑向漂亮的形体。而今,除了漂亮,还会留意气质;吟诗,当年更喜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今,则更欣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诵词,当年更中意“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而今更醉心于“陌上花开,应缓缓归矣”;读文章,当年对繁复华丽的排比句情有独钟,而今则对日常性语词渗出的韵味别有心会;看景,当年更为旭日东升霞光万丈的壮观激情澎湃,而今则为山坡狗尾草丛那一抹夕晖低回留连;还有,当年更对山那边未知的远方浮想联翩,而今则对山这边爬满牵牛花的竹篱农舍依依不舍……
  如此对比起来,自己还是老了。一不小心老的也罢,处心积虑老的也罢。旋即突发奇想:假如有人给我一张回程票让我返回青春站,那么我会怎样呢?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却又未必。不说别的,青春期特有的种种麻烦就够折磨人的了。读一回没读过的三年高中诚然不坏,但上大学前的高考冲刺和上大学后住上下床的宿舍生活绝不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再说还要重谈恋爱。如今的女孩子据说可比过去难哄多了,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啦什么高富帅啦什么宁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座笑啦,自己这个从小山村蹿出来的穷小子如何应对得来?当然,凭乡下人的犟脾气和并不特笨的脑袋通过考博忽悠女孩子也不是全无可能,可博士学位本身是那么好忽悠的吗?光看书写论文倒也罢了,问题是还要去财务处排长队帮导师报销课题经费和当下手查资料干杂活。四五年怕是够熬的……得得,青春一次足矣,重复不得,麻烦。
  但与此同时,我又是多么渴望重复一次啊!果真能倒回青春站,我想首先当一个好儿子,不再只顾忙自己这点亨,而用更多的时间回乡探望父母,进而把父,母接来自己身边,多陪他们说说话,多留心他们脸上增多的皱纹,多体察他们的心事,多满足他们不多的愿望。其次当一个好父亲,较之望子成龙,更关心其成长途中是否开朗、快乐和健康。再次当一个好丈夫,我要开始做家务,至少在三八妇女节那天做一手好菜端上桌犒劳终日操劳的妻子……
  然而,人生如过河的卒子,没有回程票,怎么一不小心就老了呢?
其他文献
一  父亲喜欢做菜,每当年节将至,必先提前一周列好年节大餐的菜单。  北方山区的食材总离不开山货,父亲的菜品自然也大多以山货为主料,比如榛蘑炖鸡、赤嫩芽炒鸡蛋、红烧林蛙、老腊肉炒豆干等。  父亲的字体工整隽秀,写菜单时,他总是神情严肃。写好菜单,他首先会举起来,眯着眼睛仔细核对,核对好了才满意地抿抿嘴,在纸的最上端一笔一画地添加标题──某某节日菜谱。如果有疑问,他还会在标题后面加上破折号和“部分菜
父亲已到耄耋之年,可是一想起他温和、平庸甚至可以说“无能”的一生,我仍然会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父亲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九口之家,爷爷是县城里远近闻名的大厨,一个人靠着好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但由于孩子多且开销大,生活清贫且拮据。父亲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当大姐去上海做纺织女工、大哥二哥相继考上大学后,父亲就成了家里最强的劳力,他一边读书一边替爷爷帮厨。但是成绩优异的父亲没有读大学,高
纯手工布鞋,如今已很少见,只因样式不够新颖,而且做起来甚是麻烦,故不如花几十元买一双来的捷便。然而,我对纯手工布鞋的情愫难以用语言道尽,絮叨了半生,还要继续半世延绵。  母亲做手工布鞋,是行家里手,四邻八舍的人时不时地来向母亲请教技法,或来找母亲剪鞋样子。听母亲讲,她很小的時候已开始学着做鞋子,因在姥姥家是长女,姥姥要忙着做工,没时间照顾四个舅舅,故舅舅们的鞋子大都是由母亲来做。那时候,妈妈白天帮
最近朋友圈都被养蛙游戲刷屏了,有读者说:“忽然发现,喜欢一个人就像养蛙一样。”  “我隔5分钟就要看看我的蛙在做什么。”  “你说他出门这么久为什么还不给我寄明信片呢?”  这样的感叹你是否熟悉,你是否也对某个人说过?“他已经连续5个小时没有回我的消息了。”“明明更新了朋友圈,居然不在我的圈下留言?”“出差两天了,居然一个电话都没有?”当你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都被一只青蛙霸屏了,不管是妹子还是汉子,都
最近,一个新的名词“隐形贫困”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所谓“隐形贫困”并不是真的贫困,而是指消费观念超前、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月入一万多,却穿着3000块的西装,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租着6500块带落地窗的大房子……”对此,有人调侃也有人自嘲,还有人批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当,这样的生活观念,究竟是好是坏?  正方  从生产伦理转向消费伦理  张晓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
目前,多数家庭在装修设计时,都会以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即将室内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往往一个空间只承载一种生活功能。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这种缺乏“弹性”的室内空间还够用吗?如果说肌肤的弹性代表着人的活力,那么空间的“弹性”就代表着一个家的生命力。生活方式多元化,房子必须“装”得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居住品质,而好的居住空间首先建立在能满足居住者生活需求的基
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洪城路的肖莉芬和爱人萬建强原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分别为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现已退休。在工作期间,他们是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有名的“公益夫妻”,他们风雨同舟,将爱心无私奉献给了孤老残幼。2016年12月12日,肖莉芬家庭被评选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肖莉芬家四代同堂,上有96岁婆婆和82岁老娘,下有2岁外孙女,女儿在市政公用集团工作,女婿在武警部队工作。他们和女儿女婿都是中共党
爱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羞于表达爱使得人们的情感难以得到有效的沟通。一些时候,恨反倒比爱更能交代清楚亲情或爱情关系。在社交媒体上,“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泛滥的符号,但在现实生活里,爱依然处于一个缺失或者空洞的状态,这让人颇觉无奈。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产纠纷案最近再次开庭了。自2009年季羡林辞世后,与其遗产有关的纠纷一直没有停歇。2016年5月,季羡林之子季承将存
家乡临泽董潭村河网密布、交错纵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船便成了首要的交通工具,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条船。每到农忙季节,乡亲们忙着把刚收割的庄稼搬运回家,河里的船就多了起来,在河流交汇的地方经常会出现船多缓行和拥挤的现象,剐蹭、追尾也时有发生,淳朴的乡亲们从来不为这点小事互相计较。  家乡的船主要有木船、水泥船两种。木船很少见,一般打渔的使用,水泥船因其价廉耐用得到普及。会撑船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形象,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受认知水平的影响,一些家长开始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形象就更加重要,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的困惑,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在教育分工细化的过程中,班主任承担了关爱学生成长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发现学生越来越有“个性”,不屑于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对话,导致教育工作难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