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把事情写完整。
2.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
2.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在一周内确定要写的人并收集其典型事例。
2.课文相关片段、范文。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导入习作
1.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有熟悉的、喜欢的、佩服的,相信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愿意介绍给老师认识吗?人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2.启发思考:这次习作我们可以写哪些人?要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
【设计意图】亲切的话题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较快进入习作的话题情景。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导审题,读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3)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让学生切入主题,知道自己需要怎样去做,为下一个学习过程作好铺垫。
三、挖掘记忆、开启心路
1.交流写什么。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也由此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件。咱们比一比,看看谁说的人了不起,他的事迹最感人。(同桌之间交流)
2.讨论为什么写。为什么要选择他(她)?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事让我感动?(小组内讨论后,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来选择材料)
3.仿例文学习表达。⑴应该怎样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呢?请同学们回顾本组课文。(出示《穷人》一课有关片段)⑵小结写作方法:①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②恰当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练习表达。小组内互相说说各自所选取的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选材,明确习作的主题,把握人物的特点,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作方法,学习通过具体事例的记叙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展示和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不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章法导写。为帮助大家写好习作,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开头先概括特点,点明人物身份。如,我们班的李小英同学,人虽然长得瘦小,但坚持正义的胆量却真大。中间是重点段,描述具体事例。结尾抒情赞美,如,她的话掷地有声,我十分敬佩她。
2.佳作引路。(投影出示佳作)从中学会了什么?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习作。⑴同桌互读习作,交换意见,再次修改。⑵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5.佳作展览。
【设计意图】范文引路,是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难度。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描写成功的佳作,读中学写,开启了写作思路。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并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逸夫小学)■
教学目标: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把事情写完整。
2.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
2.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在一周内确定要写的人并收集其典型事例。
2.课文相关片段、范文。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导入习作
1.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有熟悉的、喜欢的、佩服的,相信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愿意介绍给老师认识吗?人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2.启发思考:这次习作我们可以写哪些人?要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
【设计意图】亲切的话题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较快进入习作的话题情景。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导审题,读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3)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让学生切入主题,知道自己需要怎样去做,为下一个学习过程作好铺垫。
三、挖掘记忆、开启心路
1.交流写什么。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也由此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件。咱们比一比,看看谁说的人了不起,他的事迹最感人。(同桌之间交流)
2.讨论为什么写。为什么要选择他(她)?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事让我感动?(小组内讨论后,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来选择材料)
3.仿例文学习表达。⑴应该怎样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呢?请同学们回顾本组课文。(出示《穷人》一课有关片段)⑵小结写作方法:①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②恰当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练习表达。小组内互相说说各自所选取的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选材,明确习作的主题,把握人物的特点,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作方法,学习通过具体事例的记叙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展示和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不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章法导写。为帮助大家写好习作,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开头先概括特点,点明人物身份。如,我们班的李小英同学,人虽然长得瘦小,但坚持正义的胆量却真大。中间是重点段,描述具体事例。结尾抒情赞美,如,她的话掷地有声,我十分敬佩她。
2.佳作引路。(投影出示佳作)从中学会了什么?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习作。⑴同桌互读习作,交换意见,再次修改。⑵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5.佳作展览。
【设计意图】范文引路,是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难度。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描写成功的佳作,读中学写,开启了写作思路。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并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