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拟儿童语言具有鲜明的抒情与讽刺两种形态。这两种语言形态是作家内心立体的“我”之成像的语言驱动,也是作家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文本策略。拟儿童语言不仅渗透萧红内心深处浓烈的情感诉求与宣泄,也蕴含其对于未启蒙时代的不满与抗争。尽管拟儿童语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正是拟儿童语言的独特,才使得萧红的作品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温情与残忍并存,希望与黑暗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