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缚的“灵”与“肉”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津当代作家林希通过“小的儿”形象的塑造,道说了一部天津卫侯氏家族的恩怨情仇。作为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妾”,“小的儿”宋燕芳通过“自身的努力”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秩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社会文化激烈动荡时期的一个婚恋脚注。这个人物形象对于封建宗法制家族的解构意义,传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新的审视与思考。
  关键词:“小的儿” 儒家传统文化 现代都市文化 时代悲歌
  天津著名作家林希写了一部小说《小的儿》,故事通过侯氏买办家族的兴衰史与“小的儿”的斗争史两条交织的主线来观照历史,以家族群像反观天津世像。这部文学作品塑造了一位八面玲珑的“小的儿”形象,道说了一部天津卫侯氏家族的恩怨情仇。作为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妾”,“小的儿”宋燕芳通过自身的努力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秩序,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中国社会文化激烈动荡时期的一个婚恋脚注。
  一、被屈辱的“小的儿”
  一部中国封建史,即是一部女性屈辱史。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语境中,“女性”一直是作为“第二性”被压迫、压抑的群体呈现于各类文本之中,她们的肉体与灵魂通通被打上了深深的男权烙印。女性对于男权社会而言,一直是一个卑微的话语存在。“小的儿”是小说中宋燕芳的代称,她与“我”的母亲大家闺秀马官南是一组对照的称呼。互为对照的称呼关系展示了现代与传统的内在逻辑冲突,这种冲突带有儒家传统秩序的解构意味。马官南是侯家四八三十二大轿迎娶回来的,而宋燕芳是自己投怀送抱跪进门的。“小的儿”的最初出现并没有打破买办之家出身的父亲与书香世家出生的母亲之间的婚姻契约,而离开侯家之后被称为“宋小姐”的宋燕芳也恰似一个没有终点的悲剧继续循环着历史的使命。“小的儿”是一个带有秩序排位顺序的称呼,包含着明显贬低的意味。“小说中的‘小dir’表示一种轻蔑,根本排不上号。”①宋燕芳是一个戏子,是奶奶的干女儿。马官南是传统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儒家仁爱文化与礼教文化的化身。“小的儿”是一个卑贱的存在,是一个在侯家被人正面称呼都无法实现的小人物。按照本尼迪克特的说法“一种文化就像是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种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的意图。”②“小的儿”是封建社会家长制和门当户对观念下被忽视、不耻的产物,她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媒妁之言,沦到侯家当妾,生活如履薄冰,尝遍人情冷暖。在为了挽回侯家名声时主动说:“我不过是在你们侯家宅门的小跨院里寄身的一个女子罢了,那个王丝丝来找我说情,说是要挤进侯家来做什么姨太太,我连自己还不是根正叶茂,你王丝丝的事我怎么能管得了?”③宋燕芳骨子里深受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在侯家的生活、行为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在离开侯家时候说了一句话:“小的儿要离开侯家,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她突然发现,她在侯家的靠山没有了。”④这个根基是什么?笔者想应该是宋燕芳心中的爱情,虽然侯家辉用无情冷漠对这场爱情进行了嗤之以鼻的讽刺。
  二、八面玲玲的“小的兒”
  中国文学作品中从来不缺少一个没有地位、无足轻重的“妾”形象,而“小的儿”却突破以往“妾”的边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命运的束缚,最终拉拢了侯家大少爷,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具有时代性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小的儿”是能人,这个人物身上有着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子,这是林希新家族小说中女性描写的一个重要特点。李大钊曾在《现代的女权运动》中谈道:“二十世纪是被压迫阶级底解放时代,亦是妇女底解放时代;是妇女寻觅她们自己的时代,亦是男子发现妇女底意义的时代。”⑤天津作为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窗口,西方现代都市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天津本土畸形地生长与发展。在都市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女性成为男性乃至权力欲望的对象,夜总会、舞厅和戏园是她们经常出入并赖以生存的场所。不同于以往身在闺阁、养在后院的马官南,“小的儿”的生活空间突破了家庭的藩篱,她在外亦有谋生的手段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林希塑造了不少八面玲珑但出身卑微的戏子形象,“小桂花”“王丝丝”等都是现代都市物质文明的“牺牲品”,但“小的儿”与其他的女性有着文化选择的不同,她真心实意回归传统家庭——儒家传统文化。“小的儿”亦有“母亲”的光辉。侯家老爷的隐去,“我”的母亲马官南成为整个侯氏家族的实际家长。她用仁爱、善良、无私与忍让的态度打理家族大小事务,遵守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惯例。她不会应对外来的社会问题,唯有通过不断典卖自己的首饰和嫁妆来帮助侯家的纨绔子弟和落难的家庭成员摆脱危机,渡过难关。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依然用博爱、大度的心对待妾的女儿“小四儿”。不同于落难时期只能投奔侯家的马小姐,“小的儿”是一个从外面世界走进侯家的人,她让四爷找洪九爷摆脱了赌债,解决了王丝丝的官司,任凭一个没有根基的人在侯家站稳了脚跟,离开侯家又能靠唱戏赚钱住皇宫饭店,并负担侯家辉的生活开销。而她正是靠着这些能耐战胜了“我”的母亲,赢得了侯家大少。在“小的儿”面前,“我”的母亲是中国传统儒家仁爱观念的一个化身,她守旧、深明大义,但无力对抗外面的世界。“小的儿”身上也有马官南的影子,她忍辱负重不要名分,为了维护侯家的名声主动脱离家族,不舍自己的骨肉,这些都是中国儒家传统女性的美德,但这种文化的力量碍于身份的拘囿无法覆盖于“小的儿”的全部。她在外部世界的游刃有余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对抗,而这股对抗性力量才能与当时的外部世界融合,人才能因此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现代商业文化与功利主义的冲击,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将摇摇欲坠的儒家传统文化逼近于空心的框架。在这个充满矛盾的文化空间中,成全了“小的儿”与侯家辉所谓的爱情。
  三、无法挣脱的“小的儿”
  可悲的“小的儿”身上集中了现代都市文化对女性的双重影响。以“小的儿”为代表的部分都市女性,依旧无法挣脱封建婚姻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而侯家辉作为买办家族的代表,他自身带有商业文明和功利主义的气息,他们构成了中国早期自发对儒家礼法的挑战群体。小说中的侯大少爷回马家时“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一直到军事政治,天文地理,那才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晓……一碗饭下肚之后,居然还说再盛一碗,我的天爷,新姑爷第一次拜认岳父岳母,哪有吃两碗饭的?”⑥基于家族记忆和生活经历,林希艺术性地创作了不少关于买卖家族的作品,买卖之家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他们一方面扎根于这片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土地,另一方面又受到外来工商业文明的影响。虽然早期他们享受了工商业带来的物质成果,但随着民族梦碎、外商的抛弃,他们成为一个被时代抛弃、命运沉浮的家族群体。衰败的侯家辉面对现实之后,做出了自己的文化选择。他的选择带有隐喻意义,虽然他回不到原来的那个家,但他还是选择了与他有过一个女儿的“小的儿”。作者对中国儒家正统文化的想象都是在东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历史环境下展开的,他借助秉承诗礼传家的买办之家在近现代史中的颠簸命运,凸显了儒家正统伦理道德、仁爱思想的熠熠光辉。”⑦这也是侯家辉一头扎进皇后饭店的根本原因,“小的儿”的结局谙合了一种文化的暂时选择。   陈鹏先生说:“婚姻基于天地阴阳自然之性,为人伦之本,家始于是,国始于是,社会之一切制度,莫不始于是,是为中国古代婚姻观念之又一特点。”{8}“小的儿”是一个新旧矛盾的合体,为了突出这个人物,作者又刻画了一个与她相似的歌女王丝丝。现代都市给予女性以个性和独立的空间,以“小的儿”和“王丝丝”为代表的新兴都市文化力量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分歧。她们的命运与都市文化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解构程度对等。“小的儿”是戏园子里唱戏的,她身上体现的都市文明还带有传统的因子,“王丝丝”是维多利亚舞厅的歌女,是穿皮鞋的新式女性,显然她更容易彻底沦为现代都市文明的“牺牲品”。王丝丝最后和刘市长好了,她不可能还留恋一个衰败的侯家大少。马克思曾说:“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9}如果说“小的儿”还未能彻底成为自由摩登的人,王丝丝却做到了。王丝丝这个人物身份与马官南是完全对立的,“小的儿”这个带有双重文化寓意的人物最后还是倒向了传统的怀抱,依旧在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的牢笼里守候。而这个人物的存在意义成就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對新兴的都市文化采取保守的观望态度,对儒家的传统伦理文化与仁爱观念进行新的审视。
  小说结尾通过“我”的口气在质疑:“是什么力量使我父亲成为小的儿的人?而我母亲对父亲这样的一片真情,却一点也打动不了他的心,男人真的是自甘堕落吗?”{10}母亲对父亲的爱是儒家礼法的仁爱与容忍,她的知书达理如何能阻挡现代都市消费文化对于一个热衷于“灯红酒绿”的“父亲”的诱惑?“母亲”的远走不单是爱情的悲歌,更是时代的悲歌。
  ①{3}{4}⑥{10} 林希:《小的儿》,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页,第362页,第410页,第410页,第436—437页。
  ②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⑤ 李大钊:《真正的解放》,季羡林编:《学者小品经典》,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⑦ 丁琪:《新家族小说与儒家文化认同——以林希小说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8} 陶毅等:《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9页。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社科规划项目:《天津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TJZW13-018)阶段性成果
  作 者:李小茜,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天津文学、文艺理论。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Waffe弹药分公司正在研发一种被命名为“帕斯卡”的新型非致命榴弹发射器,用以打击点目标和面目标,射程达500m。  “帕斯卡”非致命榴弹发射器计划安装在防护型车辆上使用,其利用压缩气体发射专用的40×165mm非致命榴弹,初速为20~150m/s。这些非致命榴弹包括尾翼稳定橡皮弹、烟幕弹、白光和红外照明弹、刺激剂弹、诱饵弹等。此外,为了防止暴乱的进一步扩散,该发射器也可作为致命武
ARX-160步枪是为意大利“未来士兵系统”而研发的新型单兵武器。该枪发射5.56×45mm NATO弹。并配备有GL-160下挂式40mm榴弹发射器。  目前,意大利伯莱塔公司宣布其研制的ARX-160步枪已发展成熟,并将部分ARX-160步枪部署至阿富汗,以便参与实战验证。阿尔巴尼亚特种部队开始订购该枪,墨西哥和埃及也即将成为该枪的用户。据悉,伯莱塔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分别配用7.62×51mm弹
缘起    1951年,美国装备保障部队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拟研制一种新型机枪来取代M1919A4、M1919A4E1以及M37等老式车载机枪。要求新型机枪必须使用当时已经被广泛采用的北约7.62mm NATO弹,且要使用M60机枪所配用的M13弹链,以简化后勤保障。于是,一种专门加装于装甲车辆的新型机枪开始投入研制。  经过多次实弹射击和对比测试,先后有4款机枪进入候选之列,其
哪种手枪弹是世界上普及程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手枪弹?  哪种手枪弹是世界上生产国家最多、厂家最多、种类最多的手枪弹?  哪种手枪弹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至今仍常青不老的手枪弹?  三个问题的答案指向同一个目标——9mm巴拉贝鲁姆自动手枪弹    虽然德国是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发祥地,但到1917年时就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仿制并使用这种手枪弹了。在此按照国别,介绍当时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在这些国家
当今自动步枪正显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即向多用途、高精度方向发展,新近上市的“快速交战精确步枪(REPR)”正是这样一种能适应各种任务环境的步枪,该枪的高可靠性和高精度在军方和执法机构中将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PR步枪采用7.62×51mm北约制式口径,可快速更换4种长度不同的枪管,包括适于城市狭窄作战环境的305mm枪管、兼顾精度与使用便捷性的406mm枪管、专供精确射击的457mm比赛级枪
小公司出产高精度步枪  坐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布朗费尔斯市的山村(HILL COUNTRY)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旋转后拉枪机式高品质狩猎步枪的小公司,最近公司开始涉足军警狙击步枪领域——首先推出的是“收割机”旋转后拉枪机式狙击步枪,这款狙击步枪的价格只有1995美元,在狙击步枪市场上显然是超低价了。用“收割机”给一支狙击步枪命名,确是别有寓意。随后山村公司继续对该狙击步枪进行改进,推出了性价比颇具优
2010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天龙特攻队》是一部场面火爆的动作片,该片讲述了由约翰史密斯、坦普莱顿帕克、默多克和巴拉克斯4个美军前游骑兵成员在与墨西哥恶徒交火中相遇,由此组成靠赏金为生的天龙特攻队。一天,他们接到一项新任务——伊拉克战争中,隶属美国的黑军抢夺伊方印钞机,并用它大量生产伪钞。天龙特攻队的任务就是在伪钞和设备运回美国之前将其夺回。该片剧情扣人心弦,不过仍出现了不少疏漏之处,本文将从若干方面
2009年1月1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相继宣布停火之后,持续了20余天的加沙军事冲突终于告一段落,最后一批以军部队于1月21日凌晨从加沙地带撤出。但是真正的和平远未到来,哈马斯在1月28日、29日、2月1日、7日陆续向以色列南部发射了30多枚火箭弹,以军战机则陆续于1月29日、2月1日、7日、9日向加沙地带目标进行了空中打击,这充分说明双方要达成完全停火还困难重重。根据巴方医疗机构统计:持续的战火已
本刊2008年第5(下)期曾介绍了国产“健卫”牌运动步枪的早期产品,包括从“健卫1”到“健卫8”共8个型号,均由296厂研制生产,随后,“健卫8”5.6 mm/0.22英寸小口径运动步枪于1964年转入396厂生产。“健卫”牌小口径运动步枪能否在396厂再续辉煌?答案是肯定的!396厂借“健卫8”这粒种子播下了运动步枪的一片苗圃,不仅培育出为国外狩猎者所喜爱的各种型式。多种口径的“健卫”牌步枪、猎
蝎是一种节肢动物,通常体长不足10cm,尾刺内有毒腺,能向前弯曲,是捕食与自卫的武器。捷克约半个世纪前生产的Vz61蝎式7.65mm冲锋手枪,因其枪托形状像蝎的尾刺,因而得名,其名称中的“蝎”,十分准确地表达了该枪的特征。     设计思想前卫     Vz61的设计思想旨在提供一种既是冲锋枪又是手枪的新枪,兼具冲锋枪近距离战斗的压制能力与手枪单手射击的方便性,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个人自卫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