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发展中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就业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应该看到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并不是很强,通过对职业生涯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显得意义十分重要。
   关键词:职业生涯 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我们也发现,中职毕业生就业仍存在一定问题,就业能力不足,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学生共同面对并不得不过的“门槛”。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期望过高,职业意识差,综合素质不高,生活能力低等。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指导工作,让学生更好了解自己,认识社会,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做好个人生涯发展规划,为他们成功迈向社会,开始人生第一步提供良好开端。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一大主题,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指导是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中职学生面临用人单位个性、心理、素质、能力等众多选择,中职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也非常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就业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主要内容,重点还是着重在学生职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能力培养上。下面就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就业能力,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学生就业后生存和发展依靠就是职业技能,要实现工作目标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做基础,中职教育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中职校学生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需要。为此,中职学校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以突出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开展一系列教学。目前中职教育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但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等有相当距离,学生就业时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帮助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飞速变化。中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展开,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上下工夫,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切入点,采用工作导向型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工厂等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对接。让学生走向企业,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生产为载体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所学职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明确的认识,获得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身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氛围,进入企业,认识企业,适应企业。然后返回学校,返回课堂带着目的开始学习专业理论,专业操作技能,校企结合,学以致用。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同时,更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尤其对学生服从管理,遵章守纪,吃苦耐劳,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合作态度等诸方面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在学好技术技能同时,个人素质、修养和觉悟也得到同步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或个人创业打好基础。
   二、独立社会(交)能力培养,现在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唯我独尊,凸显个性,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偏激,依赖性强,遇事常常没主见、不会解决生活、学习中矛盾和问题。而且,他们心理脆弱,自控能力比较差,情绪很不稳定,遇事爱冲动,常常为一点小事闹得脸红脖子粗,一旦受到同学们的讥笑愤怒的不行,便感到委屈或甚至打大出手,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不能恰当处理,存在一些有碍交往的心理问题,因而人际关系通常不好,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困难。自私自利,这种自私自利的脾性,很让人讨厌。要想有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真挚的友谊,首先要有坦诚的态度,其次必须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礼貌待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等。可中职生交往能力普遍欠缺,不懂得尊重别人,举止随便随意,不顾他人感受,常会引起别人反感。使人际关系受到无端的破坏。学校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要灌输“要做事,先做人”的准则,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入手。学会尊重别人,诚以待人,待人热情,克制自己,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优秀交往品质、掌握交往技巧、丰富交往经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多加引导,学习过程中,多注意给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安排按小组进行,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专业实训课,尽力以集体活动为主,有意识给学生创造交往机会,让他们常沟通,多交流,经常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缓解内心压力。要学会倾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提高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学校经常组织各类专业、文化集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互相交往、互相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用人单位参观学习,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管理者到学校授课教学,传授企业文化,讲授企业管理,提供咨询服务,请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接受企业教育和熏陶,潜移默化接受影响,及早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相互融通。企业非常注重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是靠企业各部门通力合作来完成,因此企业十分看重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合作与协作,而我们中职教育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使学生在与人交往、沟通、合作上存在一定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是企业非常重视一个用人标准,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这方面培养和训练,以适应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工作需要。
   三、独立生活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我们中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独生子女,是生活在“快餐时代”的孩子。依赖性强,除了学习,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使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常常导致学生遇事没主见、不会处理自己的事情、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常出问题。
   面对从小备受父母呵护,缺乏生活锻炼的“小皇帝”,怎样面对就业后独立生活,是摆在中职学生教育一个现实问题。生活能力高低不仅关系学生以后生活和生存,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事业和发展,生活能力的强弱直接显示每个学生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中职学生自我生活能力培养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锻炼来实现。通过开展学生生活强化训练营,让平时基本生活一点都不做的学生,进行为期几周或一个月封闭强化训练,从最基本洗衣、做饭、买菜、购物等基本生活活动开始,锻炼学生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学校把即将就业学生分批分期组织起来,分成几个小组,发放一些基本生活用具,让学生独立完成洗衣,买菜,做饭,购物等家务劳动和必须的生存训练,经过几周或一个月训练,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生活能力,解决毕业生不愿远离家乡,或到不同地区由于饮食不习惯和其他生活问题而频繁更换就业岗位或就业困难问题。也为学生工作后节省一些生活开支,培养他们精打细算的良好习惯。学校把毕业生送出去,只是完成学生就业第一步,而让学生就业后工作生活的更好,才是中职学校不断追求的目标。
   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需要不断学习锻炼。就业也不是即时过程,而是一个相对漫长过程,只要意识到就业能力重要就为时不晚。就业能力的提高,不仅解决学生生存问题,也解决社会就业压力问题。同时也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各种变故能力,为学生走好今后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琴 《中职学校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和就业指导研究》。职教论坛2008(6)
其他文献
基于文献数据,研究了木屑在800℃,900℃,1 000℃,1 100℃和1 200℃时氧气气化和水蒸汽气化所产气化气的能值、火用值、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氧气气化所得气化气体的能
电力监控系统的脆弱性量化的研究,对于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电子监控系统的脆弱度因子进行量化,并且根据IEC6185
从测量放线、楼板施工缝、梁板模板安装拆除等方面分析梁板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模板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必须依照图纸和施工计划来安装。在施工过程中,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