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智能健康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开发并建立神经内科智能健康教育平台。方法 以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纳入智能健康教育平台进行智能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干预前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对患者生活质量专项评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有差异,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和社会角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智能平台可增强患者自身在逆境中的“续航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智能平台;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提升并且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对抗逆境的心理能量[1],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我科室开展智能护理模式,利用可能的智能化资源,帮助患者独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 2018年4月~2018年12月,哈尔滨市某医院神经内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自纳入研究后,两组在统一模式下进行系统的神经内科疾病规范治疗,纳入标准为:诊断明确;神志清楚,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明确自身病情并愿意配合者;随访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神志不清有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病情危重;中途失联、失访者。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和自身权利,患者有权中途退出研究,研究中严格保护患者隐私。
  1.2研究方法
  對照组获常规干预,干预组施行智能健康教育模式,是利用智能化手段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智能自我护理,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财力和人力资源。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智能指导。
  (1)智能健康教育平台:设智能管理组长1名,安排组内工作,汇总各类信息,及时反馈协调及解决问题,成员由科室2名医生和7名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构成)志愿组成,热心服务于临床。
  (2)模式执行:设计开发健康智能扫描二维码,通过微信就可以使患者及家属可获取专业、有效的健康教育语音。通过智能平台患者一旦扫描后,就可随时随地收听相关内容的文字介绍和语言提示、图像指导等,智能管理平台包括①制作疾病认知和心理应对宣传智能码,使患者持续得到专业的引导。②疾病应对干预,包括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责任、心理韧性强化、自我实现和压力管理等几个方面,不断激发患者内在潜力。
  (3)模式运作:①利用微信建群、网络访视等互联网工具建立人员与家庭的双向沟通。②出院后进行专科化随访,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居家环境,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给予正确导向,消除不安全隐患。
  (4)模式激励:为避免患者产生心理依赖,开展前实施先培训后使用的策略,在患者住院期间,制定心理培训计划与网络信息简单化教程。确保与患者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开展中期,针对患者产生的动力不足,给予活动按内容赋分,得分高的人可以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1.2.3评价工具
  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S~QOL),从精力、在家庭中所担任的角色、语言功能、活动能力、情绪、思维和个性的影响、自理能力及社会角色等10项目进行测评,共43个条目,问卷内容效度0.783。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与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  两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病程、治疗方案、收入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有差异,具体表现在精力分配、情绪、思维、语言和个性的影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和社会角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智能健康教育是神经内科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干预的新型探索
  疾病认知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能调动患者内心力量,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使患者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和自尊[2]。将智能的概念化转变为可操作性则是充分利用智能手段使患者自身目标得以实现。
  3.2 利用智能手段协同患者具有可操作性
  在护理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特点开展,畅通多种互联渠道是干预开展的前提。利用微信、网络访视等互联网工具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了居家环境中一个新的、长期评估途径[3]。网络可以屏蔽客观环境的干扰,在抽象的空间开展心理干预,比如语音交流,关怀的晨起问候的,不同时段都可以对患者实施贴近的心理呵护。
  3.3干预组较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方面得分显著提高
  通过对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在自理和活动能力等项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看出只有自我适应水平有所提高,才能有助于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真正意义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智能平台的应用,将会使神经内科患者疾病应对和及专科指导更加具体、连贯,帮助患者提高在逆境中的“续航能力”,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全英玲.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态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702-1705
  [2]李冬梅,鲁彦妤,严佳.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J].临床护理杂志,2016,(4):65-67
  [3]钟代曲,蒋晓江,曾登芬.微信平台在出院脑卒中病人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6):2029 -2031.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泌尿外科医生应用腹腔镜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术,如精索静脉高位结扎、腹腔隐睾探查切除及睾丸固定、肾囊肿去除等。但近十几年腹腔镜在泌尿外科大型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肾癌根治、膀胱全切、肾上腺肿瘤切除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等。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后腹腔镜手术是欠成熟而具有较大风险,同时存在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所特有的一些并发症。所以做好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工作,将更有利于后腹腔镜手术的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6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入院的70例小儿疝气患儿,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而且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儿科收治的274例患兒为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标准化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候诊评分为(94.62±0.05)分、检查(95.21±2.61)分、专项护理(90.31±0.85)分、综合护理(94.26±0.87)分,满意度为93.43%,(P0.05)。  1.2方法  为两组患儿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期刊
摘要:妇产科压疮主要是由于手术之后患者行动不便所造成的,皮肤组织受压力与摩擦力作用而产生出血破损,其实预防压疮比治疗压疮更加重要,压疮患者大多数为体弱年老者,所以临床上治疗压疮最好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的几率较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压疮;防治与护理  前言:妇产科压疮是术后的常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因外力挤压导致皮肤组织溃烂破损,长期的压力与摩擦使皮肤组织变得脆弱。现大部分医院的治疗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于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宣讲,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于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进行管理,应用价值较高,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治疗时间差异分为探究组(n=30)与参照组(n=30),分别在治疗期间施以中医特色护理与临床基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且探究组护理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优质健康教育对PICC带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采用PICC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PICC治疗期间带管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PICC的带管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PICC治疗期间带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将强化优质服务方式运用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的成效情况。方法:从自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间入某院外科施行相应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7例,根据护理服务方式的差异性将所选患者分成优质组、常规组,前者践行一般护理+强化优质服务,后者仅践行一般型护理。在对比两组各有关指标前提下评价两护理法的优劣情况。结果:优质组平均在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是(7.1±2.09)d、4.00%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护士的培养措施;方法 以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从大学三年级接受急危重症救护培养,接受两年急危重症救护的理论学习与实习训练;结果;急危重症救护专业护士的主要课程、实习成绩与毕业考试都不存在不合格现象,成绩呈正态分布。结论 政府应当尽早规范化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还要积极促进院校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护士和在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课题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5月-2018年10月的10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抽签模式划分组别,常规护理组(n=50)接受常规标准护理,干预护理组(n=50)在标准护理下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估两组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与焦虑、抑郁心理等评分。结果:干预护理组经调查统计,显示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