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神实主义”或“现代现实主义”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小说而言,在纯文学领域内现实主义仍然是主流的创作手法,无论是图书市场的出版物,还是发表于各类文学期刊的作品,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只是今天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已经与1950—1980年代有了很大不同。当代文学在经历了“先锋文学”的洗礼之后,虽然形式实验的热潮已经退去,但当年的艺术革新在创作与阅读领域仍然改变了很多东西。那些曾经新奇的理念与方法已经变为了寻常经验的一部分。对于写作者来说,它们已经成为必要而自然的技艺。很多作品都会在传统的写实手法中夹杂不同程度的现代、后现代主义因素。有时是行文的必然、非如此不可的;有时则由作者的创作意图、叙事情感、或作品的氛围所决定。但不管怎样,作家们往往认为他们运用的是最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艺术方式,一些作家还试图从理论上对他们的思考进行阐述和概括。其中,阎连科提出的“神实主义”与王方晨主张的“现代现实主义”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创作理论。以下简单对“神实主义”或“现代现实主义”的关系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